您的位置:宝书岛 > 历史小说 > 潮声月影谁与归章节目录 > 三百五十一、袁家父子兵进归德

三百五十一、袁家父子兵进归德

潮声月影谁与归作者:江风语火 2020-03-29 16:19
    第三百五十一章、袁家父子兵进归德

    从北京城刚动身出来时的袁午桥老大人,本来对未来前路,还是有几分茫然的;放眼四顾,几无所持,几无所依;虽然话是说,路在脚下,可是往那边走呢?总不能若鬼打墙一般,四处乱串,满世界瞎磨悠吧!

    可是,在沪上盘桓了这么一阵子,见过几个人,尤其是和两江总督杨安卿一席长谈之后,心里就有点谱有点数了;反而,慢慢把心放回肚子里了;也能够吃得下、睡得香,精气神儿,慢慢也回来了。

    端午节之后,他就搭着杨孟晗老父亲返程的顺风船,先到了扬州;然后,卫国军又给他准备了一条稍小点的内河船,让他一路上溯北上;随着离老家河南越来越近,离自己的子弟兵队伍越来越近,心情也就越来越好了。

    两江系已经承诺的背后支持,让站在船头看风景的,年方半百、华发早生的袁午桥老大人,雄心再起,豪情顿生;腰杆子,不知不觉地,又挺得笔直了。

    他到扬州后,换船转入大运河,在淮安转入烟波浩渺的洪泽湖,进入淮河主航道;然后,在怀远转入支流涡河,经蒙城,直趋位于豫皖边境的亳州(谯城)。他的长子袁保恒,领着他最后的一支力量,在苦苦地等待,老父亲的归来。

    被无端端地,折腾了这么一次;竟然一晃眼就是小两年,河边的杨柳,都再荣再枯两个来回了;岁月如梭,光阴似箭,时间过得真快啊。

    嗯,袁甲三老大人的小脾气,还是有点倔;也没想到,要弃舟登岸,稍微绕几步路,途径庐州,去看一眼曾经的顶头上司,现在还算是地头蛇、大杠把子的安徽巡抚福济大人。也是,做人留一线,日后才好相见呐;这福济老家伙,当初也没少在后面下黑脚,没少开黄腔,还真是相见不如不见;见了后,看他那张不阴不阳、皮里阳秋的一张老脸,反而堵得慌,很倒胃口的。

    福济这次,由于有和春在前面吸引火力,在前面顶雷,谁都没顾上他;嗯,也有人说,私下里,大万岁也是下旨斥责了的;就不知道,这坊间传言,是不是真的了。

    袁老大人的归来,对整个袁家军,提振士气的作用,还是很明显的;两年多来,这支部队,像一个没娘的孩子,在外面四处游荡,凄苦无比。虽然军队口粮这边,基本上能从卫国军这边化点缘,打个秋风;但其他的开支,就得靠袁保恒自己想办法了;很多时候,他们也是当抢土匪的“土匪”,靠打劫小股捻子,三天两头,捡软柿子捏一捏,获得一些缴获,才活到今天。

    嗯,这几年,他们在安徽,算是正儿八经的客军;而且是安徽巡抚衙门不认账、不待见的客军;因为是属于历史遗留问题,没把他们生生地撵回河南,也算福济大人“厚道”了。所以,他们自打袁老大人离职返京后,就成了黑户,开始断炊了,没人管粮饷吃喝了。因为是客军,只能接纳捐赠,却不能收税,开厘金更是不可以的;不说安徽巡抚福济,就不会答应;在两江地盘上,杨家父子也不许有这事的。所以,这两年,他们日子过得,那叫一个苦啊;也就是在卫国军接济下,能勉强吃饱饭而已。

    现在,老大人回来了,就肯定会有办法了;袁家军上下,都是满心欢喜地这么认为的;这几天,大营里,喜庆的像过年一样。

    袁甲三老大人回到亳州没几天,在颍州的卫国军第一师师长赵安骧,就带着大量的物资和武器,来到了亳州;他已经接到总部命令,拨付杨孟晗这边承诺答应的第一批给养物资,和那一个营的武器装备与配套弹药;并且,带来了负责培训的一应教官。

    赵安骧过来亳州,另外一件事情,就是和袁家军协调协商一下,收复归德的战事。并且,协调在袁家军开拨归豫后,接管亳州的驻防事宜。

    他这么快当地,像送财童子一般,到达亳州后;袁家父子可是有点没想到,有点喜出望外;热情备至,远远地领着部属,迎出大营老远,客气的不得了。嗯,新式步兵营的训练要靠他;以后在豫东作战,后勤支持,主要还是继续要靠他汕;县官不如现管嘛。况且,卫国军第一师,自陈睿霆手里开始,就一直对袁家军照顾有加;袁家父子,还是时刻记在心头的,知道感恩的。

    赵安骧:袁公,筱午,幼鸣那边一再交待某家了;而且,总部参谋部,给下达了相应的作战指导计划。我们安徽卫国军第一师这边,会出动一个主力团和寿春镇,约五千人马,配合作战;山东那边,吴长庆的鲁南巡防支队,也会从北面出兵,夹击归德府;嗯,他们出动的人马,也不会少于五千人,只会更多;其中,鲁南巡防支队,出动人马不少于四个营两千人。嗯,按照总部参谋部的指导计划,南面,我们两家,将兵分两路;我们卫国军计划走东线,一路横扫永城、夏邑、虞城之敌;你们直接从亳州北上,直取归德;最后,形成三面包围,分进合击,三路围攻归德府之势。嗯,倒要看看,盘踞在这一带多年的,那个什么以“大汉永王”张乐行为首的捻军,江湖诨名是如雷贯耳了;这回咱就找机会试试他们斤两,看看他们到底有多少成色。

    这个时候的捻军,已经于去年夏天,在河南项城会盟了;分为了黄、白、红、黑、蓝五旗军制;算是有了统一领导。但这个时候,他们主要还是“反清复明”的,和太平军只是听调不听宣的友军而已;也没有接受太平军红毛大仙教的教义教规;嗯,作为一个中国人,只要没人拿着刀子逼着,就没几个人,会脑子抽抽了,信那个鬼玩意儿。捻军勉强归到太平军旗下,其实是大家抱团取暖的成分,更多一些;跟罗大纲的天地会义军,跟着太平军厮混,是一个路数;嗯,捻军的独立性,比罗大纲他们,还要更强一些。当然,捻军内部,组织也不严密;各旗之间,不可能做到如臂使指;也是一个大杂烩,一锅大乱炖。

    在另一个时空,后来,张乐行要高举红毛大仙教的伟大旗帜,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洪大教主为大杠把子的太平军长毛周围,要和太平军融为一体,亲如一家,还接受了洪大教主的“沃王”封号。可是,自由散漫惯了的捻子,可受不了太平军男女分营、一切缴获归“圣库”的规矩;也不想成为太平军的一员,离开家乡,四处游动作战;这种不可弥合的分歧,还造成了捻军内部的严重分裂;嗯,分家时,大家伙还撕破了脸皮,相互动了刀子。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笔者注:张乐行的江湖匪号,几经更迭,如有谬误,读者君一笑而过。)

    因为卫国军的强势,在河南的太平军曾立昌等主力部队,也不愿意靠近豫皖省境活动;这样,在豫皖边境河南一侧,即河南的东部与东南部,形成了一个缓冲地带;自然而然,成了捻子的天下,成为他们主要的活动区域。嗯,河南的官府体系,几年前,就给摧毁的七零八落了;老百姓看不到县官衙役,已经很久很久了。

    由于卫国军早早就派陈睿霆部北上定远;几年来,与袁甲三及其他团练,紧密配合;再加上一直在推行的“粮食运进来、人口运出去”的政策;几年下来,效果还是很明显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