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宝书岛 > 历史小说 > 潮声月影谁与归章节目录 > 三百二十七、罗佑甫来访厦门

三百二十七、罗佑甫来访厦门(2/2)

潮声月影谁与归作者:江风语火 2020-03-29 16:19
没估计到,这对太平军各处山头的杠把子,震动有多大,吸引力有多大。我是听说了,比如,在河南的曾立昌部,为什么从来就不愿与卫国军正面为敌;听说,就是为了“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汕。要是我再猜得大胆一点,人家说不定,也造就惦记着,找机会跑路呐。呵呵,幼鸣,试想一下,假如有人能够给曾立昌送去一份刘丽川的亲笔信,并说,已经给他安排好远洋航行船只,并在加州给他置办好了一个大庄园。你说,曾立昌的脸色,会是何等的精彩?嗯哼,话再说回来,一旦胡以晃、罗大纲他们,在海外立足成功;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后面,这些人跟着动心思的,会如过江之鲫的;往后,越是战事不利,跑路的,说不定会跑得更坚决,更加义无反顾。嗯,太平军是不太怕八旗和绿营,可是对付湘军与团练,就很吃力了呀;更遑论与卫国军刚正面,分庭抗礼了。所以,看不到前景的太平军将领,实际上是有不少的;幼鸣,真的没必要,也逼着他们一起拼命的。连狼群在草原上,捕猎羊群,也是会有意识地开个口子,让能打能跑的壮年公羊,先行跑路的。

    杨孟晗边走着,边默默地、耐心地听着,没有急于表态。嗯,不管罗佑甫说出这个观点的出发点是什么;是不是,还是在绕弯子,帮助罗大纲。但是,这个思路,确实是有很多可取的地方。

    如果海外,有这么一个可以暂且安身的地方;嗯,再传得神乎其神一点,说还能发家发财,金矿银山随便开的;只要传开了,相信很多太平军将领,肯定惦记着,卷着细软跑路的。嗯,这些年,他们好东西,已经抢了不少了;现在,有机会金盆洗手,不去找门路、托人情跑路,那才是傻瓜呐。

    嗯,要是能带出去一批能打的老兄弟,在海外继续占山为王,裂土封疆;继续称王称霸,吃香的、喝辣的。那就更好彩了汕。

    嗯,看来,如果放开跑路的口子,肯定不能一放了之;过程的监控,就要提上议事日程了。如果为了全程掌控这件事,福建本土,前期,就需要让何卓人派出得力人手。

    海外之地,可以让蓝大茂那边,想办法渗透进去;这对二毛来说,是件比较容易做到的事情的;只要在郑滔、黄阿申手下,挑一两个外面知道得不多的,醒目仔小弟,扮成不黑不白的军火贩子,到这些土匪山寨里,那肯定是座上宾的。

    也许,只要卫国军稍稍睁一眼闭一眼,放这几位黑老大一马,八闽之地是可以“和平解放”的;尤其是在明年秋天,拿下江西、四面包围八闽之地之后。嗯,到时候,这些人还没眼色地不跑路流亡海外的话;只能乖乖地,做阶下之囚了。

    胡以晃那边,尚还不是很清楚,他是什么打算;但是,罗大纲、苏三娘这对“江湖侠侣”,肯定是鲲鹏万里的。

    呵呵,到时候,尤其是在赚到钱的大咖们,都卷着金银细软,带着心腹跑路后,不崩盘是不可能的。

    嗯,如果闽地荡平了,卫国军也会腾出大量兵力;用兵两湖、问鼎中原了;也有余力,应对那个“急先锋”包令和二货鹰派公使伯驾,动不动就来没事找事了。

    嗯,要是这样,罗佑甫的建议,真的不是不可以接受的。国内的仗,打的时间越久,对中华民族造成的伤害就越大。能够尽快地结束国内战乱,对华夏百姓,确实是一件天大的好事。

    杨孟晗和罗佑甫,两人在厦门海边的沙滩上,边走边聊,很坦诚、很推心置腹地,一直谈到了下半夜,还是意犹未尽,不想归去。

    最后,杨孟晗让罗佑甫,再多待几天;明天,也要和其他人,仔细地商议商议;尽快给他,一个准确的回复。嗯,如果是采取罗佑甫的思路,派什么人,在过程中跟踪监督,以及事后的掌控;这其中,是有很多讲究的;要让何卓人、蓝大盛,要多动点心思,上点心。

    嗯,说不定,还有用得着罗亚才的时候,让他“戴罪立功”一把,当一下左右逢源、两边都吃得开的双面带路党嘛,吼吼吼

    第二天上午,杨孟晗有把方子詹、袁翔甫、何卓人等几个人,叫到了一起;把罗佑明的想法,更大家说了,也让大家敞开胸怀,大胆地议一议。

    没想到,方子詹和袁翔甫两人,对此特别热心,举双手赞成;他们的态度,更加鲜明;列朝列代,为了控制战乱,连发官帽子、发银子买平安,都是平常事;更何况这惠而不费的,放一条生路,让他们兀自去海外逃生的办法了。

    他们的意见一出来,杨孟晗才发觉,自己这些后世观点,和这个现世今生,大部分人的观点、想法,差距有多大了。

    唔,也难怪,当初罗亚才,可以大刺刺地跟自己当面锣对面鼓地明说了;在这个时代,这样处置动乱,是正常不过的常规手法的。嗯,倒是自己这个死臭僵硬的态度,像个外星人,有点滚刀肉,有点不接地气了。

    何卓人最后乐呵呵地说道:幼鸣,也许,这是一石两鸟的好事情呐;只要我们私下非正式地答应了,就基本搞定佐汕!嗯,杨家信誉,说一不二,江湖上就是金字招牌,他们肯定深信不疑的。这样,福建的胡以晃、罗大纲,必然更加和太平军同床异梦、貌合神离了;夸张了,两家起龌龊了,吵起来,乃至抡刀子打起来,都有可能。嗯,只要他们,相互生分,互不支援,我们就达到分化瓦解的初步目的了。而且,一旦他们出去后,小日子能过;散在各处的长毛将领,心里肯定会长草了;这对以后的剿匪,不知要省多少事唉。嗯,我们也可以人为的塑造一个,很四海的场面人嘛,专门牵线搭桥,江湖救急嘛!喝喝,幼鸣,要是潘正祥不去卡宴,他倒是个再合适不过的人选呐!现在,像他这样,又有江湖地位,我们又信得过的,一时半会的,真不好找唉!

    好嘛,这何卓人,套路还越来越深了;越玩越让外人,看不出,门槛里面,其中的花胡柳哨的门道了。

    方子詹也点头深表赞同:只要有几家跑路成功,然后,我们有心地放点风出去;说谁谁,在海外又有个大庄园了,家里田亩、牛羊都数不清;只要这个传说,长了翅膀,在江湖上乱飞;长毛的军心,肯定就散了,队伍就没法带了。这对我们以后的剿匪战役,也是有百利无一害的。

    嗨!让方子詹这么一定调子,不这么干,还不行了呐!

    也是,反正是有好处没坏处的事,何乐而不为也?

    至于说,一时找不到,干这些不黑不白的活儿,这方面的人手;嗯,找孟怀吧,办这些鸡鸣狗盗、狗屁倒灶的事,他应该认识不少;说不定,他手下就有现成的人手呐!

    大嫂早就说了,他就是个二混子嘛!

    杨孟晗:嗯,卓人,以前,是怕你们走得太冒了,太操之过急;所以,你们的情报工作,更多的是侧重于情报收集与分析。这个当然重要,但也有其局限。嗯,卓人,是时候组建情报部属下的特别行动队了。嗯,这只部队,要小而精的特种部队,应该是比侦察兵的要求,好要高些;能够千里独行敌后,干些侦查、刺探、策反、刺杀等等摆不上桌面的事情。嗯,搞情报,很多时候,是无所不用其极的;斯文的和不斯文的,都要能做得才行。嗯,要是真找不到合适人手;坏哥手下那个孟达和包立身,你作为重点考察对象,什么时候,抽空看一眼。

    嗯,当江湖门道碰到现代情报学,会开出怎样的罪恶之花呐;嗯,滴个,杨孟晗也不知道;只是晓得,在这个丛林世界,你斯文了,真特么不行的,要吃大亏的!

    后世,咱们吃小倭寇的哑巴亏,还吃得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