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宝书岛 > 历史小说 > 潮声月影谁与归章节目录 > 二百四十三、却道天凉好个秋

二百四十三、却道天凉好个秋

潮声月影谁与归作者:江风语火 2020-03-29 16:19
    第二百四十三章、却道天凉好个秋

    琦善大人也算是为国尽忠、鞠躬尽瘁了;琦善大人三起三落、坎坎坷坷的人生,在瑟瑟秋风中,无声谢幕了;尘归尘,土归土;来归来,去归去。

    由于江宁、安徽的收复,同时,一直歹命、战绩平平、还惹出不少是非的江北大营,也随之到了谢幕时刻。

    旗营和绿营客军,在扬州吃大户的事情,还是被有心人捅出来了;副都统德兴阿,成了那个悲催的坐蜡顶缸的人。

    估计,要么是德兴阿有点实在了,把搞来的钱都当军饷发放了;要么或者是他自己犯浑,麻着胆子吃独食了。反正,他肯定没有上下打点,让四九城里的话事人,看不顺眼了。

    特么的,发财了,我等岂能无份?不拿大头就是给你面子了,还敢遮莫抠门!连个冰敬碳敬还有那个什么敬,都没看到影子!

    遮莫不开眼,不整你整谁?

    德兴阿没有顺势成为新任江宁将军,连江宁副都统或者镇江副都统都没混上,被免职调任了。不久后,满洲正红旗鄂栋托明阿,就是领兵和胜保一起围剿林凤祥、李开芳北伐军的那个托明阿,成了江宁将军。

    江北大营的士兵,除本地两镇外,所有的客兵,都陆续调往济南、开封;看来,朝庭下一步的用兵重点,放在了山东、河南等中原地区;要打通南北漕运,保证北京的粮食物资供应;顺带着荡平中原,嗯,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先把长毛匪寇赶远点再说。

    或者是,林凤祥、李开芳、吉文元,让万岁老倌儿惦记上了。

    哼!敢让朕一次不舒坦,朕让你一辈子不舒坦!

    就追着你丫,打到你丫连你老娘都不敢认!

    朝庭在济南放置重兵,对两江防务也有顺带的好处;至少防卫力量空虚的苏北,现在暂时要安全一些。眼面前,不着急需要前线部队回防;这样,对新光复区的扫荡,可以做得彻底一点。

    在安庆之战扫尾后,杨孟晗就有悄悄地溜回沪上的打算,然后找个名义下南洋了;可是一直为七事八事迁延着,暂时还走不脱。

    一是新光复地区的治安清理,与新的防务体系安排事项;二是江南、江北两大营,撤并后,所有兵马的重新调动、布署安排。至少要等到两省的防务完全交接了,客兵全部离境了,才好隐身;目前很多事情,还是需要他这个提台大人出面的。

    这一次作战,主要是驱逐性的,消灭和俘虏陈年老匪并不多;好多都是被裹挟时间不长的本地村民;初步审问后,以乡老里甲作保,基本就放了;不能放的,也就数千人,利名洋行来船全给拉走了。

    倒是俘虏了不少老家在两湖、江西的太平军女兵,没法放人;只好四处分流,送去给移民当老婆。本地女兵大多数都放回家了,除掉一小部分已经家破人亡、无家可归的,也只好一起送去澳洲了。

    向荣向欣然大人在进入江宁城第三天,就上了病休、乞骸骨的折子;还一连上了三道,情真意切的,那意思是坚决不干了,也干不动了。都六十多岁的人了,这几年的风风雨雨,让他想的太明白了;要不是有杨家,想得到这样圆满的结局,几乎是不可能的;非常大的可能,是某一天,一不小心就在某处战死沙场、马革裹尸了;能像琦善大人这样老死军营,寿终正寝,都是幸运的。

    尤其是现在,看到新军这种打仗的方式,他的那些行伍经验,也贬值了,不值钱了;这些有文化的年轻人,再有几年,连他们讨论打仗时说的话,自己都听不明白、插不上嘴了;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该退就退吧,自己这辈子,从大头兵做起,也算功德圆满、光宗耀祖了。

    由于向军门退意已决,江南大营无意中,也算非正式解体了。反正,向大人也不发新的军令了,只让各军安心待在军营里,等候朝庭新的诏令。

    内部的功赏银子,实际已经发下去了;连大头兵,也至少是一百两白花花的银子。然后,向大人还私下告诉大家,都别说出去;也许,还能从朝庭那边,再蒙几两银子。嗯,能蒙到最好,蒙不到拉倒,也别指望、惦记着;朝庭扣扣索索的习惯,你们也是知道的。

    属于江苏的四镇士兵,也都自然而然地归了建制,还给了两江总督衙门;也算是杨孟晗这个江南提督名正言顺的手下兵丁了。

    现在,他们也都在前线,给卫国军打下手;只是说一声,连交接都不用了。

    叶常春表现最积极,把营盘扎在小孤山,算是顶在最前线。不过,杨孟晗给他下过严令,现在是战果消化期,后方新收复地区,未整顿清理理顺前,我军无力发动新的攻势;所以,保持警戒,加强巡逻时必须的;但尽量不要越过安徽边境,过于撩拨长毛,导致开启新的大规模战事;嗯,要记住,卫国军是从来不打无准备之仗的。

    和春、福济那日,从袁甲三藩台衙门回去后,两人碰头一商量、一合计;觉得这件事,前前后后,就是袁甲三那厮捣的鬼。人家杨家卫国军,领兵的才是一个从四品的武官而已,而且是半个客军,自然不好贸贸然来找高高在上的钦差大臣、江北提督大人和巡抚大人;嗯,想找也不一定能摸到门呐,官位太低,连拜访的资格都没有。

    可是,你袁甲三是地道的安徽属官,这样的大战,你不跟上官说一声,这怎么可以呐?嗯,上半年作战,派他到哪,他都推三阻四、不情不愿的;要不是他这么拧着劲不合拍,说不定上半年庐州就收回来了;哪会留着这大好机会,给杨家军;后来让他们,平白无故地,捡了这么一个大便宜,得了这么一个大功劳。

    特么的,跟我们搭伙时,嫌这嫌那,不是鼻子不是眼的;和杨家协同作战,他倒浑身使劲,没皮没脸的,主动倒贴着巴结上去了。

    这不是人牵着不走,鬼牵着跑得飞快嘛!

    这胳膊肘也太往外拐了!嗯,连心都长歪了。

    还捂着盖着,藏着掖着,故意不让我们知道;不就是惦记着先进城,大口吃肉,大把捡洋落,而且还独占收复庐州的首功嘛!

    哼!想升官想到梦里都发癫了!

    不行,饶不了他!参他,往死里参他!狠狠地参死他!

    特么的,对付不了杨安卿,还对付不了你个小小的项城袁甲三!

    福济不久之后,就来江宁了,以拜访同年杨安卿,会商安徽军事、政事的名义。

    杨孟晗在老父亲书房,见到了瘦高高的福济巡抚。必禄福济,字元修,满洲镶白旗人,看着比老父亲稍长几岁,态度倒是和蔼,说话笑眯眯的。

    见礼后,福济倒是笑呵呵地先开口了:安卿公,你家三郎,文武全才,少年成名,真真羡煞在下了。

    老父亲也是有点小得意:嗯,也是莲舫公、瑞臻公教导有方,我杨家是捡便宜了。

    福济:也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瑞臻公、莲舫公仕途不顺,回归田园,潜心向学,教书育人;倒是培养了一批定远后辈。定远现在青年才俊,如雨后春笋,人才辈出,皆二位德才双馨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