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宝书岛 > 历史小说 > 抗日之超级壮丁章节目录 > 第二百九十一章 送温暖

第二百九十一章 送温暖

抗日之超级壮丁作者:八扇门老王 2018-11-09 06:25
    滇缅公路被封锁前于璐就安排人在缅甸开设了不少新买卖:渔业捕捞公司、汽车装配厂、运输公司、罐头厂、畜牧公司。这些公司规模大小不一,注册用身份证件都是通过黑市上收购来的,单从注册信息上来看,根本没有人能够和国民政府拉上关系。女王大人亲自对公司运营做看“指导”,无非是争取贷款、力争把本金投入降到最低,万一要打仗,不管是一把火烧掉还是怎么着都不至于太肉疼。

    赵诚安排了不少个矮人黑的弟兄前往这些公司打工,比如汽车装配厂和运输公司基本上就都是自己人,这些弟兄们边工作边学习缅语,借着各种机会熟悉当地的道路人情。

    公司总体的来说搞的不错,以渔业捕捞公司为例,什么双拖网、多层囊网拖网、密眼衬网,反正现在没有什么法律制约,那些船长都是怎么能提高产量就怎么整。七八条二百吨的渔船天天都能满载而归,货物少部分在码头上销售,其余货物直接送进自家的罐头厂。

    至于罐头厂,他们通过贿赂搞定了驻缅英军的后勤部门。在各种肉制品里死命放味精、那些供应高层的提供里还暗中加了些罂粟壳,所以口味那是相当的好。单靠英方那点订单和本地零售根本消化不完工厂的产能,那些没有添加什么乌七八糟调料的好玩意都被留了下来,这东西放个一两年又不会坏,直接运到公司在缅北的仓库里就行。

    英国人禁止军需物资通过滇缅公路运进中国,可是民生物资根本不在英国和日本的协议之内,赵诚还钻了个空子,比如在境外铸造的(手榴弹)铸铁弹体、迫击炮弹体,都是一车一车的往回运。英国佬“非常诚实”的执行着禁运协议,但是对于规定之外的东西他们根本懒得去管,盎格鲁-撒克逊血统里那种与生俱来的教条这会显得是如此可爱。至于那些本地出生的官员,只要红包足够,漫说是一些打擦边球的物资,就算是再重要的军需物资都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当然,赵诚不是那么分不清轻重的人,既不让“朋友”难做,也不让自己的利益受损,他只要多弄些车皮就行。军需物资不让过畹町桥,那么就在缅甸一侧屯着,火车不够就用轮船。日本方面闹不清货主是谁,只知道这里有阿根廷人、瑞士人和土耳其人,甚至还有意大利人,所以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大批的货物往边境运。当然,只要不到中国境内,他们也说不出什么。

    于是,在各方的沉默中,滇缅公路中国一侧慢慢多了不少大家伙,美国的推土机、挖掘机,还有被小型船舶的构建,都乘着公路不那么繁忙时在往大后方运输。新24师老部队的训练有李有财负责,张伟在筹建和滇军合股的新部队,周易负责东川的老窝,只有赵师座闲着没事干。去长沙拜完码头后,老赵每天的主要工作就是签字,然后就是锻炼身体和下部队视察。

    所谓视察就是刷存在感,无非就是和基层官兵聊天、握手顺道吃个饭什么的。赵诚口袋里有自家银行印的票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