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宝书岛 > 历史小说 > 大唐三帝传章节目录 > 血染凤袍,泪织金冠八

血染凤袍,泪织金冠八(2/2)

大唐三帝传作者:丹妮尔 2018-11-08 21:10
因为他们就真的只是孤家寡人而已,不论是父母,亲朋,兄弟,姐妹,儿女……

    无一可靠,无一能够完全依仗的。

    天子身为天之子,自然只能把这天整个背负于自己肩上,却是再也不能找了旁的人与之一起背负的。”

    李治看着媚娘,半晌却突然轻笑起来:

    “哦……这么说,我是真的千古第一运强之主了,是不是?”

    媚娘睁大眼,看着李治,一脸不解。

    他含笑道:

    “难道不是么?

    从我登位为储以来,父皇兄长,对我百般照顾,百般爱护;叔伯之间,也多有亲好;更不必提全力助我的舅舅……无论我如何任性如何胡闹,他也一定持我到最后……

    还有你……”

    李治伸手,轻轻而紧紧地握住了媚娘的手,动容道:

    “这些年来,一直都与我并肩而立,不弃不休的你……

    居然能这般得你们相助,我不是运强,又是什么?”

    媚娘心中一动,喉间一哽,好半晌才目光中微含着水气道:

    “是呀……治郎真的是实在运强……这样的运强之主,千年难遇一个呢。”

    李治看着媚娘,突然笑了起来……

    那般的笑容,是只有她才见过的,天真的,可爱的,淘气的,甚至是有些没心肝的笑容……

    那是已然足有十年未曾再见过的,属于晋王稚奴的笑容……

    也是属于她武媚娘独有的笑容。

    次日晨起。

    媚娘松垂着头发,就送走了经过了一夜休息,恢复了精气神的李治,然后转头第一件事,就是吩咐明和唤了瑞安来。

    不多时,瑞安依召匆匆而入,媚娘头也不回地轻声对他说:

    “文娘一个人在太极宫里,虽说有你近心的人照看着,可到底你也是不放心,回去罢!回去后,好好儿看看宫里到底是哪一位皇子,近来过得不甚如意的。

    明白我的意思么?”

    瑞安抬抬眼,看看她,却不作声。

    媚娘等不到回音,先是一怔,接着回头一看瑞安,立时目光锐利:

    “是谁?”

    “……东宫昨日传来消息,说是永安欲行刺太子殿下,结果被太子殿下当庭诛杀于殿内了。”

    媚娘怔怔地听了半晌,好一会儿才轻道:

    “为什么?”

    “……有人告诉了太子殿下,此番娘娘与代王殿下受毒之事,到底是谁在中间落手的。”

    瑞安低声道:

    “娘娘,这也不能怪太子殿下,便是他与皇后之间无此仇怨,怕是也难容得这样人在身边的。”

    “可那也不能亲自动手杀人!”

    媚娘正色,厉声轻道:

    “你可知这国储染血,是何等不祥之事!?原本治郎便对太子上位之事心有芥蒂。何况近来我虽不知前朝多事,却也听闻前朝对太子诸番行事多有不满……

    若是此事一旦招摇开来,怕是太子地位更加不稳!

    这个忠儿……真是……”

    媚娘气急道:

    “这孩子……唉!

    他怎么就不明白治郎一片苦心到底是为了什么呢!?

    这么大的事情,治郎宁可瞒着我,与我这般隔气,也不愿轻易动了他的身边人……

    到底是为了什么,他想过没有?!”

    瑞安叹道:

    “太子到底还是年轻,这些事,竟是从未想也未细品过的。否则又为何想不到若果然如此,日后于他行走前朝后廷之间,必然会有些麻烦缠身的。”

    媚娘摇头,轻轻恨恨道:

    “是啊……不过也不能怪忠儿……

    要怪,也只能怪那永安与他背后的主子,实实在在抓这机会抓得准狠……竟是正抓在了治郎与太子最不能切的一点心结之上……”

    媚娘无奈地一摇头:

    “难怪治郎昨日来时那般颓然,这不仅止伤的是父子之情,还伤了治郎这份难得的苦心。不成,此番之事,无论如何我都不能让治郎的一番苦心白费……”

    媚娘想了一想,突然轻道:

    “眼下是什么时辰了?”

    “已近寅时三刻。娘娘,说起来您还是早些歇歇罢!到底您腹中还……”

    “我呆会儿自然会去歇着,只是我要手写一张便笺,你拿了,现在便去前殿找一个人,将这便笺与他看了,便速速焚尽。

    明白么?”

    “瑞安明白,不知要叫何人一观?”

    “英国公,李绩。”

    媚娘轻声道。

    ……

    片刻之后。

    前廷金殿之下。

    一处小角门边。

    好容易等得李绩前来的瑞安出了口气,将媚娘的嘱咐一一说与李绩听过,然后才将便笺出示与他。

    李绩快速地扫了一眼,脸色一变,又仔细定神地看了一看,然后才抬头迟疑地看着瑞安:

    “敢问瑞公公再说清楚些……这是昭仪娘娘着老夫看的?”

    “正是。”

    瑞安正色道:

    “娘娘所嘱,瑞安不敢胡言。”

    “可……”

    李绩欲言,却又止,想了一想,倒也明白,点头叹道:

    “原来还是为了主上与东宫……罢了,也是难得娘娘一片苦心。还请瑞公公回娘娘的话,老夫自会依娘娘之计行事。”

    接着,便与瑞安各自做别。

    目送着李绩离开之后,瑞安立时便将那张便笺取出来,淡淡地扫了一眼上面的寥寥数字,便将之引燃,看着那些墨字在火苗中渐渐失色,终于虚无——

    今日朝后,请与元舅公相议昨日宫中所传流言:东宫侍永安,乃为本宫强逼之下,太子无奈诛之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