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宝书岛 > 玄幻小说 > 单挑好莱坞章节目录 > 第145章 唐恩资本

第145章 唐恩资本

单挑好莱坞作者:千堆雪 2019-06-28 23:15
    以前在美国的ngo实习过,实习的单位就是很多美国富人的慈善基金赞助的,其他国家的情况不知道,但我可以说说美国富人们一种常见的做法。

    有一种基金叫做charitableleadannuitytrt(我不知道怎么翻译,大致可以译为慈善信托基金),这个基金的运作方式是这样的:富豪(委托人)设立一个基金,比如1亿美元,然后用这个1亿美元每年定期向慈善机构捐款,比如每年1千万,约定支付年份,比如10年,则10年之后,这个基金的余额可以免费转交给一个第三方(通常就是富豪们的后代)。

    有人说,这不傻么?1亿美元支付10年每年1千万到最后不是连零头也没有了?

    显然不是,在这种情况下,基金会孕育而生,基金会负责代管和打理这笔1亿美元的投资、增值等业务,一般而言基金会的运营收益率都要远远大于当年的年利率和征税利率,比如1亿美元每年净收益率为10,而征税利率假定为5,则10年运营下来,子女甚至能获得比本金更高的收益。

    其实客观而言,这种制度的设立有很多好处:

    1、美国本身需要缴纳财产税的人少,我记得看过一组数据说estatetax规定只有财产超过五百多万(具体数字记不清了)才需要缴纳遗产税,而美国财产到达五百万的人不到百分之五。也就是说这个遗产税针对的是真正的富人。

    2、给了美国众多的慈善机构以及ngo充分的资金支持,对比国内ngo的生存现状,国外ngo的境况相对滋润一些。国内很多ngo由于资金缺乏,吸引不了好的人才,甚至连正常的运营都很困难,相反美国通过这种方式支持了ngo的发展

    天朝传说中的80万起征点如果真的出台,再加上国内压根没有什么慈善机构、基金啊之类的避税方式,那可真是再穷苦大众和他们的子孙头上的头上又狠狠地加了一座大山。

    补充:找到了一篇很好的资料可以供大家参考

    盘点各国遗产税征收:美国缴税家庭不到1-中新网

    美国的遗产税可能跟国内想象的不一样美国的遗产税和赠予税其实是一个税,并不是生前给就不用纳税了,除了每年有14kperdonee的赠与税免税额度,在人死后最后算遗产税时也有一个一生赠予金额总数的免税额度,这时会把生前所有用过的赠予额度全部加进去。

    不管是生前死后缴纳,纳税的税率都是由之前一共已经赠予了多少财产决定的。

    所以死前给并不能省税。唯一要注意的是一些会升值的资产可以尽早赠予,以省掉增值部分的税额。

    以题主所说用现金赠与,其实这也并不是不可行,但是一旦被抓住,在美国偷税是重罪,是要负刑事责任并有被监禁的可能。

    美国大部分的法律在中国人的眼中并没有什么效力是因为中国人不理解一旦触犯法律会带来的一系列后果。

    很多美国人选择不去犯罪并不是因为有人去管制阻止他们去从事犯罪活动,而是事后被抓住的后果往往是他们不愿意面对的。

    所以你们在美剧里才会经常听到

    “don≈039;tgetcaught!”。美国人会付很多钱给律师和税务师来进行estatepnng利用irs准许的手段合法避税。

    美国人有多么的不愿意偷税可以举一个例子,在美国从事其他类型违法活动的人如毒贩、非法移民和性产业从业者都会报税。

    为了促进税收美国国税局和移民局之间有不互通信息的greatall。

    在美国还有专门向毒贩提供的可匿名购买的税票,这样他们一旦东窗事发后不必再为逃税这一罪行坐牢。

    很多犯罪分子最后锒铛入狱都是因为检方掌握的证据不足以以他们本身的罪行立案却可以将他们因偷税送入监狱。

    何清涟此文应该较好的回应此文

    资源吸附体制下的智囊群体缺什么?——以遗产税草案为例

    by何清涟?october7,2013?中国观察?0identaltaxbreaksa/20130703/,未经核实)

    看香港,

    06年香港废除遗产税,香港政府官员对于取消遗产税的解释是:遗产税其实很少,每年只能征收到15亿,取消了,不但可以减少港资外逃,而且可以吸引外资流入,政府从新增的投资中获得的印花税等税收会比征收的遗产税还多,同时社会还能增加众多就业岗位。

    随着香港废除,新加坡也在08年废除了遗产税。

    而且,遗产税的征管成本很大,是目前中国所不可及

    当然,纯粹的废除/或不征并不是百利而无一害,财政总是要吃饭的,遗产税筹集的资金有助于资助从医疗保健到教育到国防,总得有纳税人为这些计划付款。

    好吧,那么说回中国,即便要征,其他都不说,就说能不能摸底盘查清楚富人在全球各个角落有多少珠宝钻石,评估清楚有多少艺术品房产都是个极大的问题。

    遗产税是建立在对个人征税体系的非常完善的基础之上,

    先看个数据,根据15年oecd统计数据,美国政府财政收入中个人所得税和公司利润税的比例是83:17,而中国统计局数据,中国个人税和公司税的比例刚好相反,是20:80。

    “唯有死亡和税收不可避免”是美国富兰克林说的,每个人都考虑税单怕被罚款这已经是美国人骨子里的日常,加上个穷追不舍的irs,具备征管条件。而以中国宽松的个税征税政策去征遗产税,简直难上天。呵呵,你连年收入12万以上的税都没报,还想让税局去评估你的珠宝钻石鸡缸杯?

    总之,国之大策需要考虑的更是一个生态体系的稳定。不过好在,有些人以遗产税为名那什么的,应该会消停一阵子了。

    —end—

    需联系授权,请_i001)。

    欢迎关注“ay姐的跨境金融圈”()

    ay姐,入于会计师事务所,兴于券商投行。拆过红筹,做过并购。现帮移民的朋友打理家族资产,做做跨境投资。主要研究:跨境税务、跨境并购、离岸基金、境外信托与保险、移民前后的财产申报、全球资产配置、外汇管制与crs应对等。

    美国的慈善基金,和学校、医院一样,很多都是私有制的,政府是不干涉其运营的,同时作为公益机构,可以免税持有不动产、金融证券等等。

    在美国,慈善基金的财务公开义务,指的是对捐赠人公开,换句话说如果你发起设立一个慈善基金,但是不接受别人捐赠,那么别人是无权要求查看财报的。

    第二是,慈善基金的章程,名义上是由发起人,但实际上是由捐赠人制定的,比如该慈善基金的章程规定理事会成员由捐赠人后代担任,那么这个慈善基金实际上就是你家的,只是名义上归“大众”所有。

    第三是,虽然说美国法律对慈善基金的财产每年有5支出的要求,但是对内容没有任何限制,也就是说你全部投资、甚至全部开支掉,也是合法的。

    请你想想当你作为一个巨富面对着将近50的遗产税,你会怎么办?

    当然是自己成立一个不接受公开捐赠,或几个富豪关起门联合成立一个慈善基金,将全副身家捐出,但是章程规定基金的理事会、管理层由自家人担任。

    法人,公司,慈善基金是没有寿命的,又可以免税,每年象征性捐点钱,其他的投资增值,所有的个人消费都列在基金的费用里开支掉,这才是千秋万代啊。

    如果钱不够成立慈善基金呢?毕竟请律师会计师帮忙打理很烧钱的,你的规模要达到增值的部分能覆盖掉他们的支出。

    很简单,找一个私立学校、医院,捐给他们,但是同时要求自己的子女担任校董、管理层,领取可观的薪水直到他们退休即可,相当于通过这些免税的机构转了一道手,将遗产变成了劳动收入。

    君不见,美帝的慈善,教育指的是给学校捐钱盖楼买器材买推荐名额,医疗指的是给医院捐钱盖楼买设备,可有捐给穷学生和重病患者的?

    前者是投资、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有回报,后者是真慈善真往水里砸,当人家真傻啊。

    谢邀。没想过此事,既蒙相问,想了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