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宝书岛 > 历史小说 > 强汉章节目录 > 第八卷:《气壮河山》第二百八十九章:乌穆之战(六)

第八卷:《气壮河山》第二百八十九章:乌穆之战(六)(2/2)

强汉作者:荣誉与忠诚 2019-02-07 10:48
受的教育比之其它外地郡县优秀、生活也富裕,这也就解释为什么北军都有一股子傲气。每一个朝代的京城人士都视非京城人为土包子,这种优越感很难讲清楚。

    南军与北军取自不同的兵源,是有其深意的。外郡的农家子弟到京城护卫皇宫,由于来自远方,与京师本地的民情无法融合;南军内部来自各地的兵卒之间,语言和生活习惯也不同,加之服役期只有一年,也难以达成密切的沟通,故而不易发生集体作乱之事。而三辅子弟们的家族、亲朋、祖坟都在这块土地上,动一发而牵全身。有了这种牵挂,驻守京师的三辅子弟们不会轻易冒险犯难,辱及亲族。

    明了什么?明汉部与汉国绝对是不同的两种军队制度,汉国没有的汉部有,当然,汉国有的汉部也绝大多数没有,而这个年代是生存竞争的年代,军事力量才是关键,军事实力的差距还在被继续拉大会造成什么结构?看现在汉国被军事威胁压迫,汉部短短两年内就成为军事强国就能明一些东西。没错!就是国策的区别,而这一恰恰是匈奴人不理解也从来都没有想过的!

    有时候一错误的理解就能改变人的一生,而一个国家的统治者一旦错误理解了一些什么东西必然会影响到下面的部属,从而形成骨牌效应,一排崩塌了就会继续崩塌下去,直至国家崩溃。

    匈奴的崩溃就将从乌穆草原这个战场开始……

    留在后方并站在巢车上的观察兵看到即将对阵的两军相距只余两里的时候抓起腰间的号角吹了起来,冲锋中的豹军阵中号手听到了,他在驰骋中也抓起号角吹响起了两长一短的号声。

    燎很镇定,他眼睛死死盯住前方的匈奴骑兵,他已经可以清晰地看见对方的脸孔,他看到了一个左脸颊有刀疤的匈奴骑兵,那个匈奴骑兵的装扮与其他人不同,看上去颜色相对华丽许多,而在草原民族里颜色复杂正是身为高贵的人的意思。他在心里默念:“这个是我的!”

    一阵尖锐的声响在刹那时竟然压下了骑军冲锋的马蹄声,霍时天空好像一暗,燎害怕骑兜掉了没敢抬头,他尽量将眼睛往上瞧,看见的是一片由箭矢编制而成的黑幕,那块黑幕在飞,飞向正对面的敌军,注定引爆无数血花,溅起漂亮的血色花朵。

    三长两短的号角声又被吹响了,燎顾不得分神,他用力咆哮:“枪骑兵端枪——持平!”,而各屯的屯长也在这么喊,立时奔驰在冲锋阵列前方的豹军枪骑兵拉开了彼此的间距,他们要收割生命了!

    马坦没有随着麾下骑兵一起冲锋,一名校尉以上的将领他的职责早已经不是上阵杀敌而是需要在后方控制战局,这一只在汉部被强硬规定。

    同样立在巢车之上的侦察兵激动:“接触了!”

    马坦有眼睛,他能自己看,他看到的是己方弓骑兵射出一轮箭后匈奴骑兵进行反击,双方阵列中不断有骑兵中箭落马,差不多是三个呼吸的时间两军的前锋就互相发生碰撞,己方的枪骑兵果然利用骑枪长度的优势将杀伤距离太近的匈奴骑兵串成肉串。

    燎抛开了过重的骑枪,他一斜身抽出战刀,而在这抽刀期间付出的是被匈奴骑兵的刀锋伤到左臂,依稀脑海中还出现刀锋与甲片的‘嘶啦’摩擦声响。

    枪骑兵冲阵的威力不用怀疑,事实上冷兵器时代骑战前期杀伤力最大的就是枪骑兵这个消耗性兵种,利用得最完善的不是在古中国战场,而是西方的罗马战场,罗马的雇佣兵出产地的马格内西亚帕加马(pergau)骑兵!

    马坦遥望过去,他看到匈奴军队在被枪骑兵分割的后选择龟缩性移动皱了皱眉,细声道:“可惜……要是兵力再多一些就好了。”

    匈奴人的骑术太好了,他们也习惯了死亡,根本就无视数量极大的同伴倒在互相冲阵的道路上,没死的骑兵没有出现混乱,他们在苍凉的号角声中想退出交战场地到旁边整军再战。

    “校尉大人,要通知李校尉出动吗?”

    “不!”

    马坦眼睛死死地盯交战军队后面在不断游驰的匈奴骑兵,他十分明白战争才刚刚开始!

    (未完待续,)(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