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宝书岛 > 玄幻小说 > 权驭大明章节目录 > 第862章 起义军

第862章 起义军

权驭大明作者:小黑醉酒 2019-02-07 08:09
    崇祯四年二月,李宏宇趁着冰雪消融之际,在一千骑兵的护送下东进嘉峪关,急匆匆地赶回京城,后金军这次进犯京城肯定使得朝野大哗,天知道会出什么乱子。

    护送李宏宇的这一千多骑兵还是当年护送他出关的那批禁军,这些年来虽然有人战死但很快就得到了补充,以至于兵力没有减少,战斗力却在战争中提升了许多。

    途径甘州城的时候,陕西行都司都指挥使古山率众给李宏宇饯行,经过两三年的整顿陕西行都司的面貌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百姓忙于耕种,士兵勤于操练,已经达到了李宏宇的初步构想。

    “太保大人,近来许多流民进入我们都司地界,由于他们不是本地百姓我等不敢收留,但他们又不肯离开,我等只好开设粥场赈济,可这也不是长久之计,还望大人示下。”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后,古山想起了一件事情,不由得苦笑了一声,颇为无奈地向李宏宇说道。

    按照古代的户籍制度,百姓们要按照户籍居住,尤其是农民不能私自离开,以免影响地方安定和社会经济。

    虽然陕西行都司的地界以军户为主,但也有一部分民户,与军户一样受都司衙门管辖,但不用服兵役。

    这次涌进陕西行都司地界的百姓有军户也有民户,可无论军户还是民户陕西行都司都无权接受,也就不能安置,只能把把他们集中起来管理,开设粥棚让他们度过眼前的难关,然后回归乡土。

    本来,逃荒的难民是不会往西走的,因为西边的环境比他们更为困苦,通常都会往东走进入中原地区。

    可随着陕西行都司的军事整顿和社会变革,军户和民户皆过上了以前无法想象的安逸生活,积极耕种,勤于练兵,可以顿顿吃上饱饭。

    这就吸引了很多难民前来,被当地的社会风气和秩序所吸引,纷纷不愿意离开,这使得古山为此很是头疼。

    由于李宏宇先前忙着在西域作战,所以古山不想用这种俗事来打扰他,因此就没有禀报,唯有上书所属的右军都督府。

    可惜,他的上书已经有半年了,可右军都督府还没有回信,只好趁着李宏宇前来进行请示。

    实际上,这也并不是右军都督府不愿意回复古山,实在是他的上报来的时机不对,正好赶上了皇太极率领后金兵进犯京城,朝野为之震惊。

    五军都督府的都督们为此被文官们骂了一个狗血淋头,认为五军都督府应该付这次的责任。

    那些都督们自然不乐意了,天晓得皇太极竟然绕过了关锦防线,于是纷纷进行了反驳,朝堂上为此是乌烟瘴气,谁还有心思去处理公务,而且还是这种涉及到户籍的麻烦事。

    这年头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多做多错,故而右军都督府的官员们层层上报,能拖就拖,以至于公文现在没有被批复。

    “怎么会有这么多难民?”李宏宇对此感到颇为意外,不由得皱着眉头问向了古山,他记得很清楚,三年前出关的时候陕甘地界的情况还很好。

    “太保有所不知,陕北近些年来连年发生灾荒,最近两年久旱不雨,草木枯焦,使得乡民外逃,饿殍载道。”古山闻言苦笑了一声说道。

    “太保大人,陕甘地界的饥荒现在愈加严重,加之疫疾肆流,以至于死民甚多,传言已经到了‘草木尽、人相食’的地步。”随后,陕西行都司都指挥同知赵海也叹了一口气说道。

    “竟然已经到了如此严重的地步!”

    李宏宇闻言不由得放下了手里的酒杯,神色严肃地望着古山问道,“朝廷没有救济吗?”

    按理说,陕甘出了这么大的灾祸朝廷应该开仓赈济才对,可从古山和赵海的言语中李宏宇觉得好像不是那么回事,如果朝廷救济的话那么灾情不会如此严重,难民们也不会跑到陕西行都司来。

    毕竟,中国的老百姓都是恋家的,如果不是情非得已谁愿意背井离乡。

    “不知为何,朝廷的救济好像一直没下来。”听闻此言,古山小心地回道,毕竟这是朝廷的事情他不好多言。

    其实,导致灾民流离失所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他没有说出来,而且也不能说出来,那就是崇祯皇帝登基后竟然连年加派陕甘地区的赋役,并且严令官吏督责税赋,使得农民“皮骨已尽,救死不赡”。

    因此,那些在家乡实在活不下去的百姓就唯有拖儿带女地逃难,除此之外就唯有造反一条活路可走。

    这也是古山为何小心应对那些难民的原因,他可不想背负上“官逼民反”的骂名。

    “事急从权,既然那些难民不愿意回去,那就把他们选择地方安置下来,地方上的衙门对此不能坐视不理,要把安置那些难民作为头等大事。”

    李宏宇知道朝廷肯定在难民的事情上发挥了负面作用,因此当机立断,沉吟了一下后向古山说道,“如果把难民安置好了,本太保给其记上一功,谁要是阳奉阴违,那可别怪本官不客气了!”

    “太保放心,卑职一定尽力而为,安置好那些难民。”古山闻言顿时松了一口气,向李宏宜一躬身后说道,有李宏宇的这句话他就敢放心行事了。

    李宏宇由于要急着赶回京城,故而没有在甘州城久留,稍作停顿查看了一些周围卫所的事务后就起程赶路。

    “古都督,本官有禁军护送即可,不必劳师动众。”

    出城后,李宏宇发现城外列队聚集着两千陕西行都司的骑兵,立刻知道了古山的意思,想要让那些骑兵护送他,于是不动声色地回绝道。

    “太保有所不知,这两年陕甘地界不太平,我等是担心太保的安全,故而派兵相送,别无他意。”古山闻言知道李宏宇误会了,连忙躬身回道。

    “不太平?”

    李宏宇的眉头顿时就是一皱,他这几年不是在漠西就是在西域,故而对陕甘地界的情况并不了解,究竟这陕甘地面上有多“不太平”,竟然使得古山要用两千骑兵护送他。

    “太保有所不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