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宝书岛 > 历史小说 > 新纪元1912章节目录 > 第296章 元老会议

第296章 元老会议(2/2)

新纪元1912作者:无语的命运 2019-02-04 07:26
方正义是萨摩出身的,他是从避暑地镰仓赶来的,事实上这些有权决定首相人选支持官僚、政党内阁的元老,平素如无大事很少会去东京,只有在需要的时候,他们才会聚集在一起召开元老会议。

    待大山岩、西元寺公望等人都到齐后,元老开始开会了。

    “昨日为避免第二舰队遭到空袭,海军军令部已经命令第二舰队撤往旅顺!”

    在会议一开始,大隈重信有些无奈的说道,他曾试图阻止过海军的这一举动,但最终,他的努力并没有起到任何作用。

    “不撤回第二舰队,如果第二舰队再遭到空中攻击,这个责任由谁来承担?”

    海军军令部的反问,让大隈重信说不出任何话来,日本是个岛国,四面环海,东与美国隔太平洋相望,西又有俄罗斯虎视眈眈,日本不能没有海军。

    但让大隈恼火的是,海军甚至不愿意留下那怕一艘巡洋舰撑一下面子,如果不是他再三恳求,只怕海军会一下把舰队撤到本土,而不是旅顺。

    在日本海军和陆军的矛盾由来已久,因为日本四面环海,使日本极为重视海军的建设。数十年来,日本不断倾其国力发展海军。这引起了陆军的妒意。随着一艘艘战舰的下海,规模日见庞大的海军,野心膨胀得竟比海军自身的发展还要快出许多,尤其是在对马海战之后,海军成为了整个日本的英雄。

    在这种情况下海军自然再不愿甘居陆军之下,开始在内阁、军部,在枢密院,在一切重要的部门施加自己的影响,与陆军分庭抗礼,双方的矛盾也由此发展开来,而到山本权兵卫组阁,海军在政府中的影响力一度超过了陆军。

    最终,机缘巧合下,陆军利用“西门子事件”一举摧毁了海军在政界的发展,海军重新居于陆军之下,这次冲突,海军之所以卖力,一是受制于陆军,二则是为了挽回声誉,可出人意料的结果,再加上由来已久的矛盾,使得海军在遭受如此巨大的损失之后,自然不愿再为陆军的攻略牺牲宝贵的战舰。

    而这一次,海军的撤出,却造成了陆军与海军间那种若隐若现的矛盾终于公开化了,公开于世人面前。

    “如果没有海军的支持,不要说在岚山一带缺枪少弹无粮的第二军剩余部队,即便是胶澳战场,整个都会发生激变!总之,现在战场局势正在朝着不利于日本的方面发展!”

    在大隈简单的汇报之后,元老们先是沉默了一会,这是习惯,即便是他们早已知道了事件全部,在这个时候,也要思考一下,然后才会发言,而在这些人中,第一个发言的是资历最潜的西元寺公望。

    “支那是远东最大的,也是最后一个尚未被瓜分和被一个西洋列强独霸的落后国家。西洋列强之所以未能吞并中国,显然是同支那的过于庞大有关。在欧战之前列强各国中兵力最多的不过100万,如露国,最少的仅几万人,如美国,世界头号殖民帝国英国的兵力也不过50余万人,即便是作为后起之秀的日本也只有20余万人。要把这样少的兵力单独投入到有数百万平方公里和有4亿人口的偌大的中国来,同时还要保护他们自己的国家和诸多殖民地,无论如何是办不到的。

    也正因如此,西洋各国一致接受了美国提出的“门户开放”、“利益均沾”的原则。尽管各国政府各自难免还会抱有自私的目的,争吵和冲突依旧不断发生,但是,中国作为独立国家的资格至少在形式上保全了下来。直到欧战爆发之后,情况才再度发生了某种变化。对日本而言,鉴于世界版图已被瓜分完毕,故而才试图乘机改变这种状况。”

    出人意料的是,西元寺公望并没有从时局去加以说服,而是从国际的大环境以及制定对大陆扩张政策的源由说去。

    “欧战爆发之后,一边是由英、法、俄、美等组成的协约国,一边是由德、意、奥、土等国组成的同盟国。协约各国为防止远东祸起,力劝日本加入协约国,而我国则乘机要挟,迫使英、法、俄等同意日本可在与协约国权利无关之支那各地“自由行动,不加干涉”,并接收德国在中国山东的一切权益。但我国在支那的扩张,不能不引起欧美各列强的不满。但是英国也好、法国也好,要让他们把有限的兵力投入到中国来同日本一争高下,不仅战争中不可想象,即使在战后也绝无可能。在这时的大国中间,唯一有条件对日本的扩张进行干预的,只有美国。美国毕竟不能无视与其有着直接地理联系的远东地区发生这种问题,更无法回避日本的挑战。日本的行动无疑严重破坏了美国所强调的“门户开放”的原则。但是,要让陆军兵力总数还不及日本2/5,海军军舰总吨位只多出日本1/5的美国用武力阻止日本的行动,也是办不到的。何况,现在美国国内仍旧盛行孤立主义,即使是日本侵犯了美国的部分经济利益和势力范围,深受国会和政党分权化牵制的美国政府,也绝难反应强烈。”

    话至最后,西元寺公望方才用有些低沉的声音说道。

    “因此,才有了日本在支那大陆现在的行动,可以说,日本在支那的一切行动,都基于一个因素,即协约国为防止远东祸起方才作出的让步,而在协约所顾忌的却恰恰是我们现在失去的舰队!所以,无论如何,现在是时候结束一切了!”

    话音一落,山县有朋却哼了一声。

    “那么,陆军的损失、海军的损失就这么白白付出吗?如果消息传出去的,又将是一次日比谷打烧事件!”

    在山县有朋提出日比谷事件后,原本第一个写信支持日本加入战争的井上馨却缓声说道。

    “没有海军的支持,恐怕想避免大陆失败会很困难!”

    井上馨在尽量不伤害到山县的自尊心的前提下做了一番解释。

    “而且海军现在又怎么提供支持呢?我们的商船不可能接近支那大陆,否则就会遭受到空中攻击,如果海军再损失了第二舰队,而且历史早就证明,欧洲各国那些表兄弟之间的战争,根本持续不了多长时间,现在美国的威尔逊总统已经派出特使前往各国斡旋,一但欧战结束,英国、法国、德国、奥匈以及露西亚达成停战协议的话,西洋列强就会从欧洲抽开身来,而到那时……”

    看一眼陷入沉思的山县有朋,井上馨知道自己说的话起到了作用,在提到西洋列强时,他特意加重了“露西亚”,这个庞大的帝国又岂会忘记日露战争之耻,他们无时不刻的不在思考着如何洗去上次战争的耻辱。

    或许外界并不知道,但对于元老们而言,他们都熟知每一个人的性格,作为一个元老山县有朋根本就不适合当一名政治家,更不适合作为一个幕后操纵者,他是典型的军人性格,根本就不知妥协,可是井上馨却知道,山县最害怕的或者说最担心的是什么。

    日军在战争中固然取得了对沙俄军队的胜利,但山县有朋等军界高层人物十分清楚,日军的胜利带有很大的侥幸性。这不仅表现为日军在战争中的伤亡十分惨重,而且表现为日本在人力、财力、物力等方面的弱点在战争后期逐渐暴露无遗。

    日本清楚这一点,作为失败一方的俄罗斯同样也清楚这一点,对于山县而言,他总感觉俄罗斯以后一定会报复,所以在七年前,陆军才会制定相应该的国防方针,陆军以准备再度与俄军在中国东北交战为由,抛出了野战师团25个、战时特种师团25个,即总计50个师团的计划。

    事实上,可以说,日本陆海军的矛盾正是由扩军引起的,在日本抛出二十五个师团的计划后。海军同样不甘寂寞。它以对抗美国、夺取西太平洋制海权为己任,确定了海军总兵力倍增的目标。

    可日本是一个穷国,不可能支持陆海军的扩军,最终因扩军问题,陆海军的矛盾被激化,而事实上造成这一矛盾激化的,正是山县有朋对俄罗斯的担心与恐惧,他了解俄罗斯,在他看来,二十五个师团都已经是最底限度,最好是平时五十个师团,战时一百个师团,这样才有可能阻止俄罗斯的复仇。

    “如果俄罗斯腾出手的话……”

    果然,井上馨不过是刚一提醒,山县有朋即意识到了危险,相比于支那,在他看来和日本有一战之恨的俄罗斯才是最让人担心的,如果欧战结束,而海军于支那损失了精锐战舰之后,再损失几艘旧式战舰,到时陆海军就会限入,海军无法击败俄罗斯,陆军无法阻挡俄罗斯的困境!

    到了最后山县有朋终于也同意了。其他的四位元老中,本身井上馨、西元寺公望并不支持对支那施加军事压力,当然不会有什么异议,尽管大山岩想反对,但最终在会议结束的时候,就这样把这个大方向决定了下来。

    最新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