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宝书岛 > 历史小说 > 新纪元1912章节目录 > 第103章 金融之劫

第103章 金融之劫

新纪元1912作者:无语的命运 2019-02-04 07:26
    自天津开埠以来,港口贸易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19世纪80年代中期,天津港进出船只数量增至4倍,海关进出口总值增至5倍,在此期间还发生了天津教案、中法战争等重大事件,天津又是洋务运动的北方中心。在这种背景下,天津租界逐渐发展起来,途经天津的中外客流数量激增,对饭店的需求也骤然增加。随后,天津英租界又出现了环球饭店,形成竞争,因此利顺德饭店的改造重建势在必行。

    当时,西方大城市中已经出现了大量的豪华饭店,豪华饭店就是复制贵族生活的奢侈气氛,是身份、权力的象征,投资者几乎都是上层贵族。豪华饭店规模宏大气派,内部装饰高雅,设备十分奢华,服务对象主要是王公贵族、社会名流。天津当时是中外名流聚集的城市,也需要有一个豪华气派的饭店作为接待场所。

    1886年,当时英租界的权贵富豪,包括英租界工部局董事长、津海关税务司英籍德国人德璀琳,怡和洋行、高林洋行的洋老板和华人买办等人集资将“泥屋”改建为三层带转角塔楼的英国古典风格的建筑,成为豪华饭店。后来利顺德饭店不断扩建,一直是天津顶级的豪华饭店‖时饭店也有了新的英文名字:astorhoehotel,与上海礼查饭店的英文名称一样,中文名称仍叫利顺德。

    新改建的利顺德饭店有70间客房和能容纳300人的餐厅,有接待室、化妆间、阅览室、球房和酒吧间,有自备的发电设备驱动电扇和暖气,有自己的冷库和奶牛场,储存了各种名酒,具备了当时最舒适豪华的设备。

    利顺德,这座天津最为豪华的酒店,自然成为了各国政要来津都下榻之处,也正因如此。饭店经常举办各种舞会,如圣?乔治日、圣?安德罗日、圣?帕特里克日舞会等,从此利顺德成了英租界的社交中心。而相应的国内的王公大臣经常出现在这里。进入20世纪,特别是民国以后随着天津城市的迅速发展。利顺德饭店更成了中外名流出没的地方。

    甚至于,可以说在中国还能找出像利顺德一样的豪华饭店,但是与中国政治和文化生活联系如此密切的饭店,恐怕是绝无仅有的,不过,这一切,似乎都已经成为了过去。

    尽管在过去的一年中。随着大港工业实业开发区的迅速建设,天津正隐隐成为北中国的工业重地,而天津的城市建设同样日新月益,虽说在天津依然没有一座豪华饭店能与相比的豪华酒店,可是利顺德的风采却正在被另一座远谈不上豪华的酒店所夺去。

    天津荣军饭店,这座用了7个月建成的十二层的饭店是天津最高的建筑,虽是最高建筑,但是他远没有那些人们见惯了的、习以为常的欧洲古典风格的外形。而是一座略带东方建筑色彩的建筑,而且内部装修亦不见得豪华,正像这座饭店的名称一样♀是一座为军人准备的偏重实用的饭店。

    在其建成后的几个月间,除去往来于此的远征军军官之外,这里同样也是中国高官的下榻之地,而这个风潮则是那位国-务总理带来的,众所周知,或许那位国-务总理因其曾接受西方教育的缘故,所以极为西化,但欧洲的民族主义观却严重影响了他,他是一个骨子里的民族主义者,这点没有任何人会怀疑↓如他以“身无二土”去要求中国官员应该使用国货一样,在这种情况下,他自然不可能进入,原本就引其反感的租界内入住外资饭店。

    所以,自然的在荣军饭店建成之后,每一次来天津♀里都是他的首选,不过让外界称道的是,每一次他来荣军饭店,都没有任何特权,而是和普通的军官一样预约房间,因此,往往他的行程会受限于的饭店。

    不过,这一次却和往常不同,因为前来天津参加京津公路完工典礼的缘故,所以,他享有了原本应该一些特权——院方直接要求饭店提供房间,这并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那些原本于此居住的第三期远征军军官们一听说是总理下榻这里需要房间,立即主动让出了房间,甚至于一些军官在听到“袭击传言”后,还自发在饭店内外,协助警察对饭店加以保护,有时候,人们总会因为一些事情对某一个人产生信服之感。

    一下汽车,周作民就被眼前的一幕吓了一跳,只见荣军饭店附近,这会似乎真成了“荣军之地”,随处可以看到军人,而且几乎都是一色的校级军官,仅在大门附近便多达数十人之多,当他正欲走进饭店大堂时,却被门旁的一位远征军中校拦了下来。

    “不好意思,请出示你的证件!”

    似乎就像是在军营中一般,军官反倒问他周作民索要起证件来,却全然不顾在这个时代的中国,此时的老百姓手中压跟就没有什么证件可谈。

    证件!

    听着这两字,周作民先是一愣,证件,有什么证件呢?

    思索了好一会,周作民才像想什么一样,他的确有两个证件,一个是淮禾业储蓄银行证件,一个是国社党党证,从提包中取出两个证件,递给那位军官。

    “淮海银行华北区总经理!”

    看一眼手中的证件,军官反倒是一愣,再一看那份国社党党证,只看编号便知道这位在国社党中的地位不低——第00132号。比对着两份证件上的照片和眼前的这人时,军官的心里不禁嘀咕起来,眼前这位应该算是大人物吧!

    淮海银行是总理的资产,而国社党也是,显然,这位不会有任何问题。

    “不好意思,打扰了,消您能谅解!”

    将证件递回去,中校略带歉意的说道。

    “没事,没事,……”

    心知他们这么做也是为了保护“老板”。周作民急忙说道,随后便进了大厅,在大厅中和一位特勤局的特工联络之后,便径直去了电梯。

    “维新。你来了,请坐!”

    对于周作民拜访,李子诚的心中倒是觉得有些诧异,过去两人并不认识,还是他到了京中任职之后,因为工作上的关系和周作民这位“华北财神”有了一番接触。

    “总理,您……”

    没事就好。没事就好……心下嘀咕着,周作民坐了下来,而李子诚看了他一眼,不待他说完就主动说道。

    “我没事,连皮都没擦着!”

    说着,他又是一笑。

    “那些人,不过就是一群乌合之众,成不了大气候!怎么。有什么事吗?”

    打开桌上的雪茄烟盒中,示意周作民自己取一支,自己也取了一支点燃后。认真的看着周作民,这位淮禾业储蓄银行的二号人物,也是自己在京城中的财力后盾,政治从来都离不开金钱,而在京城国-务-院所依靠的绝不是武力,而是财政,说白了,就是金钱。

    正是在大量金钱的帮助下,才使得国-务-院可以干涉府方的一些事物,可以说。财政为本,这句话着实不假,而在结交朋友、巩固关系上,却需要淮海银行的支持。

    “总理,幕后……”

    “不是咱们的大总统!”

    笑着,李子诚倒是猜出了他的来意。在过去的几年间,淮禾业储蓄银行在华北、东北、西北地区的放贷、投资多达两万万元之多,其中70都是自己出任总理后的进行的“政策性支持”,发生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