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宝书岛 > 历史小说 > 新纪元1912章节目录 > 第30章 南苑校场练兵忙 疯子淬练军人魂

第30章 南苑校场练兵忙 疯子淬练军人魂

新纪元1912作者:无语的命运 2019-02-04 07:26
    “军校就像培养军人尚武精神的摇篮。{/书友上传更新}”

    与任何一个国家不同,对于中国来说,中国的军事体制无疑是混乱的,这种混乱始自镇压“发乱”之后,团练与汉人总督的崛起不无关系,从那时起,满清就陷入了中央与汉人总督的明争暗斗之中,汉人总督之所以可以在晚清六十年中影响着并改变着这个国家,源自于他们手中掌握的团练武装,而随后满清为对抗湘淮系集团,又扶持如张之洞、袁世凯之类总督大员,而其同样编练部队,最终,正是这些地方大员编练的新军,摧毁了满清,建立了中华民国。

    从晚清开始,军队是地方的,是督抚的,而这种局面直至民国,不仅未曾改变,甚至还呈愈演愈烈之势,辛亥军兴之后,地方各省纷纷以新军的基础建立省军,南方各省革命军与各省都督更形同军阀半,而北方的袁世凯则以在辛亥军兴时遭受重创的北洋五镇新军为基础收边北方各省陆军,编遣中央陆军,由此在中华民国出现了中央陆军和地方省军的军事序列。

    军队如此,在军队的灵魂——军官培训上,亦是如此,尽管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名义是中央陆军最高军校,但是在中国尤其是西南各省存在着陆军讲武堂,用于培训省军军官,而在一些未设讲武堂的省份,同样设立变相的军官培训学校,以保障军官补充,就像江苏陆军,尽管其名义上没有陆军军官学校。可是在南京却设有陆军军官教导队,诸如此类的或明或暗的军官培训体系,最终造成的一个目的却是——化军为私。

    而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在袁世凯的主导下,出现了一个极为另类的军官培育体系——陆军模范团,旨在培训一支忠诚于“国家”的军官、士官队伍,但……这只是官面上的。

    对于老北洋诸将而言,他们每一个都清楚的知道,军官模范团是袁世凯为了摆脱他们弄的一个什么新班氏,事实上正是因为袁世凯意识到北洋诸将不再是像以前那样听命于他,特别是执掌兵权的段祺瑞日渐跋扈,俨然拥兵自重。经反段的袁克定等人不断鼓吹。袁世凯决心着手培养能忠诚于自己的军队指挥体系,“培育将才,编练亲军”。袁世凯原拟建立禁卫军性质的陆军混成模范师,后改为培训军官的陆军混成模范团,隶属于海陆军大元帅统率办事处。

    原本第一期模范团按袁世凯的想法应该由长子袁克定出任团长,最后在段祺瑞的反对下。方才由他以大元帅亲兼团长,曾任赤峰镇守使的陈光远为副。王士珍、袁克定、张敬尧等为办事员。

    第一期军官模范团之后,他又办起了第二期,这一次虽说没能让长子当上团长。可也给长子谋了个副团长的职务,尽管在中国众所周知,模范团是边防军的基干,可世人皆知,边防军最后却是要纳入参战军。所以但凡加入这模范团的军官都明白,他们将在不久之后,第一次代表中队前往欧洲,同世界第一等陆军强国——德国打仗!

    “国史明标第一功!中华从此号长雄!”

    “远征欧罗巴、扬我大汉威!”

    在南苑的红房军营的围墙上,随处可以看到白圈黑纸白字的标语,这些标语是无处不在的,无时不刻的不在提醒着这里的每一个人,他们即将承担的使命。

    而这里紧张的气氛,从天没亮到天黑都能感觉到。

    每天清晨,在南苑军营的教练场上练习口令的喊声震天价响,模范团的学员们进行各种军事训练,真刀真枪真练:五公里越野,二百米障碍,刺杀,投弹,射击的等等,教练场上天天龙腾虎跃,热火朝天。天黑了,还有人摸黑练射击,瞄香火头,瞄院外城市的灯光。《《》》()

    即便是星期天也不例外,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明白,他们在这里的训练将直接关系到,在未来,在残酷的欧洲战场能否生存下来,能否活着从欧洲回国。“什么是五大技术!”

    在训练场上,一名军官面对着眼前的十余名士官大声吼喊道,然后他的视线朝着一个士官的身上移去。

    “梁馒头,出列!”

    “报告长官!”

    出列的是一个身高足有一米八的壮汉,他的声音中带着浓浓的山东腔,山东地少人多,从晚清开始,各省皆喜在山东征兵,而不知多少山东人为了一口饭,就去当了兵。

    “射击、投弹、刺杀、爆破和土木作业共五项,这是每个步兵最基本的五大技能,既是战场之必需,也是军人之必须;每个步兵都得会!”

    士官的回答让马思勤非常满意。

    “也许,你们会说,你们是士官,现在你们是下士,中士、上士,等到模范团结业时,你们就会成为班长、排长,成为一支军队中的骨干,所以,你们光会还不行,而且要“过硬”,要“过硬”,就得天天练,练着练着,你们自己的感觉就不一样了。”马思勤大声吼喊着,出身江苏陆军的他传承着一些江苏陆军的习惯,而江苏陆军的那些习惯有些是来自那些士官生,有些则是传自总理,还有一些传自德军,总之,江苏陆军极为重视一些东西。“什么叫“过硬”?就是水涨船高,你硬?还有比你更硬的,在行伍之中,比的就是硬气,比得就是本事,谁的本事熊了,谁也瞧不起,所以,作为军中骨干,你们必须要比普通士兵更过硬,更需要刻骨练习。”

    话声一落,马四勤的右手猛一提手中的步枪,然后冲着梁馒头喊道。

    “梁馒头!马鹏举,出列!”

    “有!”

    “刺杀术一对二训练!”

    “是……”

    分钟后,在这十五名的士官面前。马四勤和梁馒头中、马鹏举三人穿着一身单薄的非标准的护具,手持步枪,三人相隔数米。枪呈现四十五度,彼此对视着。他们的举动吸引了周围的注意力。

    对于这些在德国教官的要求下,实施着闭营训练的军人来说,他们几乎没有任何娱乐活动,对于他们而言,唯一的娱乐活动也就是平素的训练,尤其是刺杀训练,因为,特别刺激。

    刺杀对抗训练是两个战士面对面的搏杀训练。双方身上都穿着特制的护具,头戴护头,面部是铁质护网,看不清对方的脸,对抗双方手持特制木枪,像古代戎装的武士一样。威武无比,谁第一枪此种对方胸部为胜。

    刺杀对抗特别激烈。针锋相对,龙腾虎跃,杀声如雷鸣。高手出场时,往往几秒钟,顶多是十几秒钟的激烈搏斗,猛然,不知是谁第一枪刺中对方。一枪中的,裁判叫停,对方就完蛋了,激烈的对抗戛然而止,胜负分明。大人说,在战场上就这样,硬碰硬,谁更硬,一枪就把对方捅死了,毫不含糊。可是,在南苑军营之中,人们都知道第六大队四中队三小队有一个马疯子,他的刺杀术训练和其它人不同,可以说是截然不同,他的护具很简单,一件双层牛皮护胸、护腿,除此之外,再无其它,而且不用刺杀木枪,而是用真枪,唯一的区别就是真枪上着刀鞘。

    所以,论其刺激,远甚至普通训练。

    “马疯子表演一对二了!”

    消息一经传来,立即吸引了训练场上的军官和士官们,那些正在休息的人纷纷朝着三小队所在的位置跑去,而正在训练的军官亦下令解散,命令大家前去观摩学习。

    马疯子的刺刀,在整个南苑那是有名的。

    刺刀是军人的胆,马疯子一直如此向大家说道着,有人说他曾和青岛和日军打过仗,对日军的铳剑术印象极深,甚至还曾用枪逼日军俘虏和他对刺,刺不胜他的就枪毙,以此来学习其铳剑术,不过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