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宝书岛 > 历史小说 > 新纪元1912章节目录 > 第351章 广州(求月票!)

第351章 广州(求月票!)

新纪元1912作者:无语的命运 2019-02-04 07:26
    第351章广州(求月票!)

    民国四年4月6日,清明节的前一天,此时岭南一带早已经是一派晚春之色,在岭南的崇山俊岭之上,五架飞机机似一群巨大的飞鸟,静静地飞越南岭山脉,朝着广东省省会广州飞去。//《》《》小说网//

    这五架飞机是国社党的助选飞机,在过去的二十天间,李子诚已经搭乘着飞机飞遍了湖北、江西、四川、湖南四省的主要城市。正如李子诚所料想的一样,每一次,当飞机降落在某一个城市之后,立即会在那座城市掀起一阵狂风。

    飞机!

    作为这个时代最新鲜、最先进的交通工具,已经完全展现了它的影响力,二十天间,这五架飞机,在四省卷起了一阵旋风,而伴着旋风的产生,国社党、助选、李子诚,一直占据着国内报纸的头版。

    而现在每一个省的大中城市的人们,无不期待着助选机队的到达,当然对于绝大多数民众而言,他们更期待的却是看到飞机,尤其是在航空队的两架护航飞机的空中飞行表演。不过即便如此,国社党、李子诚却随之为人们所熟悉。

    机舱里,阳光透过巨大的方形舷窗照入机舱,使得机舱显得很是明亮。靠着柔软的座椅,李子诚不时的翻阅着最新的报告,表面镇静的神态里透出几分喜色。

    二十天,拜访四省二十座城市的效果远超过他最初的想象,那二十座城市都是补选区,其中有六座城市的投票已经结束,在效果最好的武昌选区,国社党赢得了超过九成的补选席位,即便最差的城市,也赢得了7成补选席位。

    如果按照这种局面发展下去,这次国会补选结束之后,国社党很有可能会以30左右的席位,成为国会第一大党,同时还有可能赢得控制诸如湖北、湖南、江西三省议会,这三省议会的主流之前是国民党,其议会议员在“民二叛乱”后均失去了议员资格,三省省议会几乎就是重选。

    江苏、安徽、浙江、湖北、湖南、江西……在心中合计着补选之后,国社党可能控制的省议会,李子诚的脸上笑容更浓了,如果可以控制这六省议会,意味着自己将有可能控制小半个中国,这无疑将会成为自己在京城的政治生涯添加又一个有力的筹码。

    “如果能赢得广东、福建两省的话……”

    心中嘀咕着,李子诚的眼前却浮现出半壁江山皆为已有的局面,江苏、安徽、浙江、湖北、湖南、江西、广东、福建,这八个省省议会都曾为国民党所控制,因此是此次补选的重中之重,如果八省议会能为国社党所控制,那就意味着国社党将掌握八省之地。

    省议会,在国民党的手中或许无法发挥太大的作用,但是在李子诚的手中,李子诚却自信能把省议会的作用发挥至最大,当然最根本的依持还是武力、财力,没有武力、财力作为后盾,国社党不过只是第二个国民党。

    可当国社党拥有武力、财力作为后盾,又能掌握八省议会,那又意味着什么呢?意味深长的笑了笑,作为整个计划的制定者李子诚当然知道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两个月后,他便拥有同袁世凯“裂土”的资格。

    “广东……”

    可想到这两个字眼,李子诚脸上的笑容却慢慢的消失了,广东省,那里是国民党的大本营,现在的广东省省议会留守议员不过只有十一人,其他一百余名议员,皆为因系国民党员,而失去竞争资格,而那些人要么是“革命功勋”,要么就是“地方名流”,国社党想赢得广东,实在是……

    就在这时,张一麟从机尾舱走了过来,然后弯腰说道。

    “经略使,穆经理拍来一份电报。”

    尽管“y-1”客机的体型并不算庞大,但是为了便于联络,飞机上仍然加装了一部电报机,以保持同陇海方面的联系,以保持彼此间的通讯。≈ap;《》最快更新**

    “藕初?”

    李子诚倒是一愣,穆并不负责的经略使公署的事情,他给自己发来电报,显然是为了的公司的事情,尽管自己是公司的董事长,但公司的主要事物还是由穆负责,自己只是把握一下大方向,同时指导技术中心应该在什么时候放出什么技术。

    “是的,经略使。”

    张一麟在说话时,将电报递了过去。

    “估计有一万字……”

    一万字的电报!

    接过那十几页电报纸,一时间李子诚还真不知道,会有什么大事,能让穆拍来这么一封长电。“这么长的电报……”

    自言自语时,便开始翻看着电报,

    “……成立化工康采恩?”

    瞧着穆的报告,李子诚倒是不觉得有什么意外,“一业一企”是未来四年公司发展的重点,通过行业垄断达到减轻公司的管理成本,同时促进行业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这不仅符合公司的利益,同样符合国家的利益,对于“一穷二白”的中国而言,欲建立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必须要通过全盘规划,才能在短期内达到这一目的。但是中国的经济环境,使得中国不可能采用的“计划经济”,在这种情况下只能通过行政指导的方式完成,但是行政指导却没有法律依据。

    虽说具有前瞻眼光的精英们制定的政策,不仅有利于行业发展,对企业个体也有好处,再加上优惠的诱导政策,使得政策可以得到企业的认可,但是这个过程却是繁杂的,尤其是在中国技术人员不足的情况下,技术官僚更为罕见。

    但是如果通过公司制定行业指导,从而引导企业的经营和社会资源的流动方向,却有一定的可能的,但一个最根本的前提却是,必须要建成“一业一企”的垄断企业,通过企业约束力,来达到同样的目的,而公司又在某种程度上,接受政府的“指导”。

    尽管最初这是由泰勒制定的公司发展策略,但李子诚之所以认同这一设想,却是因为二战德国通过垄断组织对国家工商实业经济的全面控制,再利用对垄断组织的支持,换取其同政府的合作,从而确保了德国战时经济的正常运行,达到全面干预国民经济、推行国民经济军事化的目的。

    尽管目标有所不同,但最终有一点却是相同的,那就是通过对国民经济的控制,最大限度的发展本国实业经济。

    对于李子诚来说,在很大程度上,尽管现在很难像过去一样,在企业发展上投入百分之百的精力,但是他却不敢轻视企业的发展,毕竟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公司,以及由控股的数百家运行公司,将承担起整个国家工业化的使命和责任,在未来公司将会同国家的命运紧紧的联系在一起,所以绝不能加以忽视。

    化学康采恩!

    这个事情来得非常突然,突然得几乎让李子诚难以相信,因为按照计划,中国的第一个康采恩公司,将会在连云港钢铁公司同汉冶萍公司组成中国第一家大型康采恩公司,通过对中国钢铁产业的垄断,进而规划全中国的钢铁产业发展。

    之所以选择钢铁产业,不仅是因为这一产业现在的暴利,同样还因为李子诚掌握着汉冶萍公司的股权,而且汉冶萍公司最近还向实业储蓄银行申请了一笔巨额贷款,用于兴建的炼铁高炉、炼钢炉以及轧钢厂。现在两家企业的合并,已经被摆到了议事日程上,可就在这时,由久大精盐、丰收肥业两家公司合并而成的永利化工却试图同共和染料合并。

    “范旭东!”

    在惊愕之余,李子诚对于这个人倒是不陌生,事实上,任何后世之人,对他都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