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宝书岛 > 历史小说 > 新纪元1912章节目录 > 第176章 二年

第176章 二年

新纪元1912作者:无语的命运 2019-02-04 07:26
    第176章二年(第一更!求月票!)

    “兹……”

    厂房内,刺耳的金属拉削声回响着。

    在一台简易的机床前,额头上滴着汗水的工人看着随着冷却液流出时带出的银白色的金属屑。

    在电动机的带动下,拉刀缓缓后退着,而圆柱型的工件则缓速旋转着。

    刺耳的拉削声中,从胶管中流入工件内部的冷却液缓缓流淌着,银白色的金属屑和着冷却液在映着光亮。

    “哗……”

    完成一次拉线后,黎杰辉立即旋松卡轮,然后按照定位重新固定工件,不一会,他的耳边再一次响起刺耳的拉削声。

    “拉线机……”

    在机器开始工作时,盯视着眼前这台整个工厂或许是最简陋、最粗糙的机床,黎杰辉还是忍不住笑了出来。

    这台拉线机是他自制的设备,在两个月前为他带来了1000元的奖金。拉线机是用来制造枪管膛线最重要的设备,膛线是枪管的灵魂,没有膛线,枪弹想要打得远、打得准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尽管二轻工厂内有上千台购自德、美等国的先进机械设备,但那些设备大都是民用设备,根本就没拉线机,而在一个月前,工厂就开出了1000元的悬赏,悬赏解决膛线制造,当时黎杰辉只是看一眼,然后便开始默默的制造起拉线机。

    二十年前,也就是黎杰辉十五岁那年,他就进了天津的北洋制造局,在那里他曾和师傅一起制造过拉线机,再后来,十几年前八国联军烧了北洋制造局,他便到了辗转到了大沽造船所,在造船所干了十几年,早忘记北洋制造局的事情了。

    而这十几年来,大沽造船所却陷入了生存困境。大小船多年未造一条,修船的活儿也星星点点。从玻璃厅到各车间冷冷清清,死气沉沉。职员和工人的月薪难以维持。这原因,要追溯到甲午海战、黄海之役,使花了重金组建起来的北洋水师一败涂地,这之后的战争赔款,又大伤了中国的元气。百业凋敝,市井萧条,民不聊生。自然也没人造什么兵舰。

    民国后,这大沽造船所工人们的月薪更是难以维持,也正因如此,黎杰辉才会来到连云港,因为曾在北洋制造局干过几年原因,他才进了这第二轻工机械厂。

    半个月前,这台简易的拉线机便被他制造了出来,事实上拉线机并不复杂,至少对于黎杰辉而言,这拉线机甚至就只是“木匠活”,而第一台拉线机的线轴和大多数构件,也正是用木料制成的。

    直到用那由木料制成的拉线机人工拉出膛线后,工厂才以黎杰辉制造的那台拉线机为原型,制造了新型的拉线机,尽管同样很是简陋,但制造膛线却没有任何问题。

    从拉线机上取下拉完膛线的枪管,刚放在台架上,黎杰辉便看到枪管被人拿走了,转身一看,是厂里的技术协理莫凡。

    “莫协理”

    在黎杰辉打招呼的时候,莫凡已经举着枪管,对着灯泡检查了起来,不停的转着枪管检查之后,莫凡笑了笑。

    “老黎,这膛线加工的不错啊”

    看着老黎,从他的身上莫凡总算是明白为什么公司会重视工人,有时候很多老工人,比他们的这些技术人员更顶用,最起码这台简易的拉线机,如果单靠自己的话,恐怕还真造不出来。

    “就是慢了点,加工六根膛线,需要换四次拉刀,前后要十几分钟,如果……”

    犹豫着,黎杰辉指着拉刀提出自己的想法。

    “我在想,能不能这样,”

    说着他比划了起来。

    “……就是用在拉刀后面再加三组拉刀,就像这样,每一组拉刀的拉深都不一样,从浅到深,攻丝拉刀由单刃改成四刃或六刃,就像这种枪管,就用六刃拉刀,六刃四组,一次就能加工一根枪管,这样工效至少能提高二十倍”

    黎杰辉的话让莫凡深思着,他半闭着眼睛思索开来,这的确是个很好的建议。

    “嗯,这个主意不错,咱们明天就……”

    “莫协理,”

    突然莫凡的话被人打断了,是刘厂长,只见他正急急忙忙的跑过来。

    “董事长来了,在靶场,让你过去一下”

    董事长来了?在靶场?

    “哒、哒……”

    清脆的枪声在靶场回荡着,据着二年式冲锋枪,枪托抵肩,李子诚不时的扣着扳机,伴着枪声,黄铜弹壳不断的从枪膛中弹出,随着不时的扣动扳机,枪声不时的发生变化,那是p40所特有周期性产生特殊的声音。

    “这支枪不错”

    一个弹匣打空之后,放下手中的枪李子诚满意的笑了笑。

    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