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宝书岛 > 历史小说 > 丰碑杨门章节目录 > 第0494章 交托

第0494章 交托(2/2)

丰碑杨门作者:圣诞稻草人 2018-10-17 19:54


    漫步在陈家口外,杨七举目四望,总觉得那里有些不对劲。

    转了半,他才看到,在陈家口两侧的山上,长满了树木。

    郁郁葱葱的连成了一片。

    当即,杨七道:“派人去调遣复兴军剩下的三万兵马全部过来。让他们把两边山向东的树木和山头上的树木全砍掉,送到工地上当支架用。同时告诫他们,砍树的时候,不能砍光了,一定要留下一尺高的树茬子。”

    传令兵一脸茫然的下去传达了杨七的命令。

    而在杨七身边的人,也都很茫然。

    唯有扛着大旗的王行,若有所思的道:“将军您这是怕辽人从两侧山头的山林里摸过来突袭,所以才命令人砍了树木。之所以留下了树茬子,是用于绊马之用。辽人多骑兵,一旦有了这树茬子做挡箭牌。基本上就绝了辽人偷袭的念头了。”

    杨七似笑非笑的盯着王行,笑道:“看不出来,你还挺有眼光的,你以前的身份,一定不一般吧?”

    王行老脸一红,干咳道:“都过去的事儿了,现在提它干啥……”

    王行既然不愿意,杨七也就没有刨根问题。

    杨七长叹了一声,道:“时间紧急,也唯有出此下策了。如果时间充裕的话,应该把城墙沿着山脉一直筑造上去。然后在两个山头上,再立两个军寨。那样的话,辽人就算是插翅也难飞进来。”

    王行闻言,大赞道:“将军睿智。”

    杨七翻了个白眼,道:“不是我睿智,是我爹睿智。”

    杨七所的这种筑城扎寨的办法,就是老杨在雁门关用过的办法。

    老杨在雁门关镇守了十年,沿着山脉筑了近二十里的城墙,建立了三座军寨。

    所谓的三关寨,指的就是老杨在雁门关筑造的三座军寨。

    王行听到杨七这话,震惊道:“令尊莫非就是雁门关守将,传中的杨无敌,杨令公?”

    杨七瘪了瘪嘴,并没有回答王行这个问题。

    显然,杨七不希望在自己麾下的眼里,自己戴上一顶杨无敌儿子的帽子。

    杨七在城墙上巡视了一圈,最后走到城墙边上的时候,又提出了给城墙外筑造一道护城河的建议以后,就带着人回应了。

    对于筑城的情况,杨七心里虽然急,却也催不得。

    他心里知道,自己一旦一催,就很容易产生豆腐渣工程。

    杨七回到了军营的时候,就发现了一群流民队伍,浩浩荡荡的汇聚到了军营附近的空地上落脚。

    同时,还有几万匹的战马,在奔腾嘶鸣。

    一看到这些,杨七脸上闪过一道喜色,脚下的步子也轻快了许多。

    杨七进入到自己的中军大帐以后,就看到了杨大、杨五在里面等待他。

    兄弟三人见面,难免寒暄一番。

    三人坐定以后,杨七感慨道:“我的哥哥幺,你们可终于来了。你们到了,我可就放心了。”

    杨五的眼神一直频向帐篷外,似乎没有跟杨七话的心思,他的魂儿已经被外面正准备去砍树的大军给勾走了。

    杨大瞥了杨五一眼,摇头一笑,对杨七道:“接到了你的信以后,我和你五哥紧赶慢赶的往这里走。可是麾下带着大批的流民,根本走不快。”

    杨七激动的道:“来了就好,来了就好……”

    杨大莞尔一笑,感慨道:“如今我和五郎,都快成了你麾下的将士了,处处都要听你这个大将军调遣。你这一封信,比军令还好使。”

    杨七咧嘴笑道:“大哥您拿我开涮?你我兄弟,还要分个尊卑吗?”

    杨大摆了摆手,笑道:“就知道跟你这个探花郎耍嘴皮子,讨不到好。哥哥我也不跟你开玩笑了,谈正事。”

    杨七立马作出了一副洗耳恭听的模样。

    杨大正色道:“在来胜州之前,爹给我送来了一封信。让我劝你不要攻打胜州。”

    杨七沉吟了片刻,立马就明白了老杨心里的顾虑。

    杨七乐呵呵笑道:“从我到代州的那一刻起,胜州就已经被我划进了代州的版图。如今胜州已经拿下来了,总不可能再交出去吧?”

    杨七打趣道:“这种事儿我可不敢干,我怕被人戳脊梁骨。”

    杨大哭笑不得的指着杨七,“你啊你……”

    杨大作为长兄,老杨递过来的信件,他有责任有义务执行。

    不过执行归执行。

    杨大对于杨七拿下胜州这件事儿,举双手赞成。

    他把老杨的话传达到了以后,就不再谈胜州去留的问题了。

    杨大正经危坐,沉声道:“来的路上,我听人你正在陈家口筑城?”

    杨七点了点头,“此番拿下了胜州,辽人一定不会善罢甘休,必定会大举来犯。目前咱们兵力有限,不可能跟辽人正面对敌。只能加紧筑造城墙,借城墙之力,抵御辽人。”

    杨大点了点头,道:“你的想法和作法都没错。你这么拼命,我这个当大哥的也不能给你拖后腿。这一次我和你五哥,一共收拢到了十二万流民。

    这可都是劳力,全部派上去筑城。”

    杨七拱了拱手道:“筑城的事儿就有劳哥哥了。”

    杨大摆手笑道:“你我兄弟,不必这么客气。”

    杨五在这个时候,突然转过了头,道:“那我呢?”

    杨七郑重道:“野乞干泊屯兵在胜州边境,大有进攻胜州的意思。此后我会带两万兵马前往胜州边境,和野乞干泊一决雌雄。

    五哥您就负责和大哥坐镇陈家口。我会余下一万复兴军游骑兵归五哥您掌管。

    除此之外,筹建重甲骑兵的事儿,也该做了。

    五哥您可以在训练这一万复兴军游骑兵的同时,挑选出合格的重甲骑兵战士。”

    杨五是一个执着的人,他对训练兵马和统兵作战的事儿都比较痴迷。

    因此,杨七对杨五的这个安排,杨五很满意。

    杨大和杨五的到来,彻底解决了杨七的后顾之忧。

    他把陈家口的事宜交托给了杨大,又交给了杨五一万游骑兵。

    他自己带着两万复兴军步卒,赶往胜州的边境驰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