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宝书岛 > 都市小说 > 掌舵人之城市暗涌章节目录 > 第一百四十四章:刘奶奶断案

第一百四十四章:刘奶奶断案

掌舵人之城市暗涌作者:南阳听雪 2018-10-17 00:32
    里间屋的摆设也不少,还有个梳妆台,可以断定这是一间女孩子的闺房。

    刘奶奶站在门口把里屋看了一遍以后,把目光落在了靠墙角放的那张挂着帷帐的秀床上,刚才环视房间的时候,刘奶奶只是朝床上瞅了一眼,帷帐敞开着,床上似乎有东西,不过也没在意。

    这时候定睛一看,吓的刘奶奶差点没尖叫出来,就见床上躺着一具干尸,手上脸上已经变成紫褐色,肉皮像黑草纸似的干瘪瘪粘在骨头架子上,样子十分恐怖。

    刘奶奶朝床边走了几步,仗着胆子又瞅了瞅,从干尸身上的衣服和鞋子来看,这是一具女尸,应该就是刚才那个鬼魂生前的尸体。

    见到鬼魂和见到尸体其实是两码事,看着干尸刘奶奶这时候有些害了怕,毕竟她当时只是个十*岁的姑娘,心理承受能力有限,在一间昏暗阴森的房间独自面对一具干尸,不害怕那是假的。

    刘奶奶不敢再多看,赶忙从里屋走到外屋,接着,她又朝对面那间里屋走去。

    走进这间里屋一看,像是个男人的房间,里面也有一具让刘奶奶心跳的尸体,不过这具尸体不是干尸,已经化成一具骷髅架子,在骷髅架子旁边,还躺着一把锈迹斑斑的铁剑,看样子,这死者是用铁剑抹脖子自杀的!

    一座房子里出现两具尸体,虽然在过去那年月儿人命如草芥,但是看到死人,特别是躺在房子里的死人,老百姓的第一反应还是要到官府报官的,最起码的,也要跑去跟村长或者保长言语一声儿。

    刘奶奶这时候一下子看到两具尸体,心理承受能力受到了不的冲击,打心眼里对这处宅子产生了厌恶感,而且她这时候觉得这宅子里除了鬼魂作祟以外,还有一些其他事儿在里面参合着,要不然好端端的怎么可能一个上吊、一个抹脖子呢。当然了,另外的这些事儿,就不是她一个驱鬼人能管的了。

    刘奶奶快速把房间看了一遍,见没啥异常发现,赶紧从里屋走了出来。

    来到外屋,不用再面对骷髅骨干尸啥的,她长长吁了口气。再看两间里屋的门口,血红色的布帘子又出现了,血淋淋的挺瘆人,房间里的鬼魂似乎又要跟她些啥。

    稳了稳心神,刘奶奶朝水盆那里走去。

    这时候,水盆那里的红布帘子无风自动,像在荡秋千似的,好像很着急的样子。

    来到水盆跟前,刘奶奶寻思了一下,问道:“你是不是还有啥想跟我的?”

    红布帘子抖了一下。

    刘奶奶想了想,又问,“那我再问你,你不是自杀的,对不?”

    刘奶奶话音刚落,红布帘子狠狠抖了一下,看来是对了。

    刘奶奶一点头,又问:“杀你的人是里屋那个拿剑的男人,那个男人逼着你上吊的,对不?”

    刘奶奶完,红布帘子居然不再动弹,过了好一会儿,扑扑!狠狠抖了两下。

    抖两下是否认的意思,也就是,不是那个男人逼她的,这让刘奶奶露出一脸困惑,刘奶奶又问,“不是他杀你的吗?”

    扑!红布帘子又狠狠抖了一下。

    “那好吧。”刘奶奶随后朝耷拉在地上的红绳看了一眼,走到布帘子跟前,把地上的红绳捡起来又系在了布帘子下角上,然后把水盆里之前那张几乎已经泡烂的白纸捞出来,换上新纸,接着又问:“到底咋回事儿,能跟我不?”

    一般像这种鬼魂,死前都有一个没化开的心结,也就是怨气的凝结点,刘奶奶这时候之所以这么问,就是在找这个鬼魂的怨气凝结点,等找到以后对症下药,鬼魂自然就会离开。这要起来吧,驱邪驱鬼,也就是这么简单,并没有书里写的那么高大上。

    跟刚才一样,刘奶奶问过以后,木盆里的水很快变成了黑墨色,又过了一会儿,黑色逐渐褪去,纸张上出现三个笔画简单的人儿。

    其成两个人儿挨得的很近,手牵着手,一个人儿是长头发,显然是个女的,另一个人儿是大辫子,显然是个男,在这两个人儿旁边,还有个手里拿长剑的大辫子人儿,拿剑人儿迈着丁字步,前腿微弓,后退蹬直,拿剑的胳膊朝前伸着,作恶狠狠的刺杀状,手里那把长剑从大辫子人儿的胸膛穿过,大辫子人儿大张着嘴,似乎在发出“啊”地一声惨叫。

    刘奶奶蹲在木盆边看了一会儿就明白了,这个长头发人儿应该就是现在这个女鬼,也就是里屋那具干尸;这个被剑刺成的大辫子男人,和这个女鬼可能是夫妻、也或者是相好的,应该就是另外一间屋里的那具骷髅骨。

    看着图画不难想象,应该是这个拿剑人儿首先把大辫子人儿用剑刺死,又逼着长发人儿上吊自缢,手段挺恶毒的。

    刘奶奶为了确定自己这个判断,心问布帘子,“长发人儿是你吗?”

    红布帘子缓缓抖了一下,看上去挺伤感。

    刘奶奶又问,“这个被剑刺死的大辫子男人,是那间屋里的骷髅骨吗?”

    红布帘子又缓缓抖了一下。

    “你和他是夫妻吗?”刘奶奶这话一问出口,红布帘子很快抖了两下。

    “不是夫妻?那这座老宅子也不是你们两个的吧?”

    红布帘子又抖了两下。

    刘奶奶又问,“难道这座老宅子是那个拿长剑人儿的?”

    红布帘子抖了一下。

    “原来是这样啊。”刘奶奶见状沉默了下来,看着图画思量许久之后,刘奶奶脑子里冒出一个大胆的推测,又心翼翼问布帘子,“你和这个拿剑的男人是夫妻,你和大辫子男人是相好,你和你相好在家里私会,给你夫君撞上,你夫君恼羞成怒,用剑杀了大辫子男人,又逼着你……”

    没等刘奶奶完,红布帘子狠狠抖了一下,显然是给刘奶奶猜对了。不过,这立刻引来刘奶奶满脸的鄙视,原来死在房间里的这两个,是一对奸夫*,像这种人,搁着过去是要浸猪笼、骑木驴的。这女人死了以后居然阴魂不散,还想留下来给自己报仇,这还要不要脸了。

    这时候,刘奶奶对女鬼再也生不出丝毫同情之心,耐着性子又问它,“你男人现在还没死,你守在这里是想找他报仇,对吗?”

    刘奶奶这话一出口,红布帘子竟然胡乱抖动起来,好像很气急的样子,显然刘奶奶这次猜错了,不过任刘奶奶再聪明,这时候也是一头雾水,闹不明白它抖得这是啥意思。

    抖了一会儿,女鬼似乎看出了刘奶奶的困惑,红布帘子突然停止抖动,紧跟着,木盆里的清水又变成了黑色,刘奶奶见状,赶忙把里面的旧纸捞出来,扔进去一张新纸。

    过了一会儿,木盆里黑墨散尽变成清水,纸张上出现两个人形,长发女人和大辫子男人,两个人依旧手拉着手,不过,在长发女人怀里多了点儿东西,抱孩子似的抱着个包袱,因为画的只有一个大致轮廓,寥寥几笔,刘奶奶看了好大一会儿才弄明白,原来这对偷情的男女,还生了一个孩子。

    刘奶奶把头抬起来刚要问,你怀里抱的是个孩子吗?还没等问出口,木盆里的清水又变成了黑色,刘奶奶赶紧又换了一张新纸扔进了木盆里。

    不大一会儿,纸上再次出现一副画面:长发女人和大辫子男人躺在地上,拿剑的男人一手拿剑,一手抱包袱,迈着大步朝前方一个方框走去,那方框估计是个门,看样子,拿剑的男人把这对偷情男女杀了以后,把他们的孩子抢走离开了。

    把这副图画看了一会儿,刘奶奶又问,“你男人杀了你和你相好的以后,害怕官府追查,把孩子抢走离开了这里,对吗?”

    红布帘子抖了一下。

    “你觉得他还会回来,所以你一直在这里等他,对吗?”

    这一次,红布帘子没动,不过木盆里的水又变颜色了,刘奶奶赶忙又换了一张新纸。

    这一次,纸张上寥寥几笔画了一个包袱,包袱一头儿,露着一张孩子脸。

    刘奶奶顿时被女鬼触动了一下,“你留在这里,是为了等你的孩子……”

    红布帘子狠狠抖了一下,紧跟着,木盆里的水再次变黑,刘奶奶又扔进木盆一张新纸。

    很快的,新纸上面又出现一个长头发女人,女人脚下是一条弯弯曲曲的路,路的尽头,画着一个包袱。

    刘奶奶看了好一会儿才弄明白,抬起头问布帘子,“你想要我帮你找孩子?”

    红布帘子又狠狠抖了一下。

    刘奶奶顿时沉默了下来,这人海茫茫的,到哪儿去给她找孩子呢,再谁知道这都过去多少年了,当年那孩子现在多大了,是死是活呢?

    当下,刘奶奶就有心用强硬手段把这个不守妇道的女鬼驱逐出宅子,不过就在这时,她想起了刘念道之前交代她的那些话,“鬼也分好坏,为虎作伥、助纣为虐的事咱可不能干!”

    女鬼对自己的男人不忠,于情于理,固然不对,但她化煞以后并没有害过人,只是想在宅子里等她的孩子,单论这一点,还是值得同情的。

    再者,撇下这女鬼不,这么破旧的老宅子,背阴宅,风水又不好,那候德森明知道这是座凶宅,为啥就是不肯放手呢?花钱找人来这里驱鬼驱邪,他图个啥呢?就是把这里的女鬼赶走了,这么破旧的地方也不可能再住人呀。

    思量许久,刘奶奶觉得这里面肯定还有别的事,必须把这些事弄清楚再。

    于是,刘奶奶又问红布帘子,“外面那个候老爷,你认识吗?”

    红布帘子抖了两下。

    “那你知道他为啥非要这座老宅子吗,这宅子里是不是有啥?”

    刘奶奶话音刚落,木盆里的水再次变黑,刘奶奶赶忙又换上一张新纸。

    很快的,纸张上出现一个圆盆子,盆子里面画着元宝之类的。

    聚宝盆?刘奶奶一看就明白了,这处宅子里一定有一笔价值不菲的财宝,候德森如此锲而不舍,恐怕是知道这宅子里藏着财宝。

    随后,木盆里的水再次变黑,刘奶奶赶忙又换上一张新纸,这一次,纸张上出现一个襁褓里的婴儿,婴儿旁边画着那个盛满珠宝的聚宝盆。

    刘奶奶一看,立刻就笑了,与此同时,心里有了一个完整的推测:这个宅子的主人,在杀了这对男女以后,因为害怕官府缉拿,抱着孩子走的匆忙,留在宅子里一笔数量可观的财物,女人死后化煞,守着宅子不让外人进来,就是希望有朝一日她的孩子能返回这座宅子,她想把这些财宝留给她自己的孩子,真是可怜下父母心。

    刘奶奶把自己的推测对着布帘子了一遍,布帘子连连抖动,显然刘奶奶的推测是完全正确的。

    不过,这么一来,让刘奶奶着实为难了,她从木盆旁边缓缓站起身,对布帘子道:“你孩子的事,我帮不上忙,只要你在这里不害人,我不会把你赶走,你好自为之吧。”着,刘奶奶伸手去解布帘子下角的红绳。

    女鬼这时候似乎不干了,红布帘子剧烈抖动起来,刘奶奶赶忙把手缩了回来。

    与此同时,木盆里的水又变成了黑色,刘奶奶犹豫一下,又扔进去一张新纸。

    不大会儿功夫,新纸上面出现一个长头发女人,女人双膝跪地,双手作揖,呈乞求状,看着挺可怜的。

    刘奶奶一下子心就软了,轻叹了口气,问布帘子,“你知道你儿子在哪儿吗,你要我咋帮你?”

    就在这时候,院子外面传来刘继宗喊声,“枝儿,枝儿,你没事吧?”

    刘奶奶赶忙回头朝门口回了一句,“我没事哥。

    刘继宗又喊,“时候不早了,你快出来吧。”

    刘奶奶应了一声,“这就出来了。”

    等刘奶奶把头从门口转回来的时候,红布帘子居然不见了,刘奶奶忙扭头朝另一个里间门口看去,那面红布帘子也不见了。

    刘奶奶心里顿时莫名其妙的涌出一股无所适从的空落感觉……

    就在刘奶奶问出,“你知道你儿子在哪儿吗,你要我咋帮你?”红布帘子突然不见了,也就是,女鬼藏了起来,它这是啥意思呢?

    难道是被刘继宗刚才的喊声惊着了,还是不想再跟刘奶奶交流了?刘奶奶想不通。

    这时候,刘继宗在外面又催促起来,还挺急。刘奶奶只好答应一声,收了红绳,端起木盆走出了房间。

    院子外面,刘继宗、候德森以及那两个身强力壮的家丁,都在门口等着。

    刘继宗离门口最近,一脸焦躁。候德森带着两名家丁站在不远处,看不出焦急,倒是一脸的火热加期待,似乎候德森此刻巴不得刘奶奶在房间里多呆一会儿,最好能把房间里的鬼魂当场除掉。

    刘奶奶顺手把木盆里的水泼到墙根儿,朝候德森看了一眼,这土财主既然知道这宅子有财宝,肯定还知道些其他事儿,不准他能知道女鬼孩子的下落,心下合计着,待会儿套套他的话。

    刘继宗见刘奶奶出来,拄着拐杖三步并作两步走到刘奶奶跟前,抬手接过刘奶奶手里的木盆,关心问道:“枝儿,你咋才出来呢,没事吧?”

    刘奶奶欣慰地冲刘继宗一笑,“哥,不是早就跟你了嘛,我没事,放心吧。”

    “整要我担心你。”着,刘继宗神神秘秘一回头,朝身后候德森三个看了一眼,三个人不紧不慢正朝他们这里过来。刘继宗压低声音对刘奶奶道:“枝儿,这事儿别管了,咱这就回家吧。”

    “咋了?”见刘继宗话的心谨慎,刘奶奶一脸不解,感觉刘继宗肯定发现啥了。

    “因为……”

    刘继宗刚要,候德森带着两名家丁已经来到了他们跟前,刘继宗忙把话又咽了回去。

    候德森这时候一脸激动,来到刘奶奶跟前,干笑着恭维刘奶奶,刘奶奶道行高深,乃仙姑下凡。先前的轻慢在他身上再也看不到了。

    奉承了刘奶奶几句以后,候德森迫不及待问刘奶奶进到屋里以后的情况,看来恭维是假,关心房间里的鬼魂才是真的。

    刘奶奶冲他一笑:“屋里也没啥,就是有个上吊的女鬼。”

    候德森和那俩家丁听刘奶奶这么,脸色同时一变。刘奶奶接着:“你们也别怕,只要不进到屋子里,那女鬼不能把你们咋样儿。”着,刘奶奶话锋一转,问候德森,“候老爷,这老宅子过去的主家儿是谁,你知道不?”

    候德森闻言脸色一窒,眼神闪烁,明显是在想啥,停了一会儿,吞吞吐吐道:“过去的……过去的主家儿姓李。”

    “他现在在哪儿,知道不?”

    候德森牵强地摇了下头,“不知道。”

    “我记得你这宅子是你朋友抵债给你的,你那朋友难道不是这宅子的主家儿吗?”

    候德森狐疑地看了刘奶奶一眼,语气不快地反问道:“白仙姑,你问这些干啥?这个……跟你没关系吧?”

    刘奶奶一笑,“跟我是没关系,不过跟屋里那女鬼有关系,那女鬼的孩子丢了,不把孩子给她找回来,她是不会离开的。”

    “孩子?”候德森露出一脸不解,不像作假。

    刘奶奶解释:“过去住在这里的家主抱走了她的孩子,她留在宅子里,就是为了等她的孩子,不等到孩子,她是不会走的。”

    候德森闻言急道:“那、那就没别的办法了吗,你、你就不能做法把她赶走吗?”

    刘奶奶把头一歪,露出一脸无奈,“要是能赶走,我还问你干嘛。”

    候德森立刻把头低了下去,脸上阴晴不定。

    这时候,刘继宗又给刘奶奶使起了眼色,还挺着急,刘奶奶看了他一眼,回了他一个眼色,示意他再等一会儿,刘继宗立刻没好气地瞪刘奶奶一眼,刘奶奶嘴角一勾,立刻又回了他一个嬉皮笑脸,气的刘继宗把头扭向了别处。

    就在这空当儿,候德森把头抬了起来,不过像变了个人似的,恭恭敬敬笑着对刘奶奶:“白仙姑,我看这色也不早了,要不先到我府上吃了晚饭再吧。”

    刘继宗赶忙又给刘奶奶使起了眼色。刘奶奶看看候德森,又偷看了刘继宗一眼,想了想,对候德森道:“贵府上俺们两口子就不去了,这夜里阴气重,也不合适做法,俺们这就回去吧,赶明儿俺们再过来,对了候老爷,借俺两口子一辆马车使使,赶明儿过来时再还你。”

    听奶奶这么,候德森居然脸上一阵轻松,如获大赦似的,不过他嘴上却:“那怎么能行呢,怎么着也得到府上喝口茶水。”

    刘奶奶一摆手,“不喝了不喝了,爹娘还在家里等俺们呢,回去晚了,老两口子又该担心了。”完,朝刘继宗一笑,刘继宗松了口气。

    随后,候德森让一名家丁牵来一辆带棚子的马车,刘奶奶坐进马车,刘继宗赶着马车,在候德森目送之下离开了河湾儿村。

    路上,刘奶奶问刘继宗,这么着急回家干啥,是不是刚才发现啥了。

    刘继宗对刘奶奶,就在刘奶奶进到堂屋没多久,他发现有人趴在墙头儿探头缩脑朝院里偷看,显然不怀好意。

    前面过,刘继宗善使飞刀,一般练这种功夫的人眼神要比一般人敏锐很多,候德森和他那俩家丁都没发现墙头有人,却没能逃过刘继宗的眼睛。

    刘继宗怀疑,除了候德森以外,还有人在打这老宅子的主意,这趟浑水趟不得。

    听刘继宗完,刘奶奶沉默了一会儿,:“看来这宅子过去家主儿不简单,明个儿来的早点儿,先找他们村里的老人打听打听。”

    刘继宗一听就急了,“你还要管呀,明个儿你就别来了,我过来把马车还给那财主,这事儿咱就甭参合了。”

    听刘继宗这么,刘奶奶叹了口气,她想起了堂屋那女鬼,觉得那女鬼挺可怜的,有些于心不忍,冷不丁问刘继宗,“哥,你人好,还是鬼好?”

    “哪个都不好。”刘继宗冷哼了一声。

    “我觉得鬼比人好,鬼的都是人话,人很多时候都在鬼话,恶鬼恶,没人恶。”

    “你这话啥意思,你到底想啥?”刘继宗有点不耐烦。

    “我想帮那女鬼找儿子。”

    刘继宗狠狠在马屁股上抽了一鞭子,“不行!”

    “为啥不行,咱要是不管了,那候财主将来再找个有道行的师傅过去,把女鬼打散了,那你忍心吗。”

    刘继宗也不是那种狠心肠的人,一句话,噎的刘继宗哑口无言,最后他妥协道:“等回家问问咱爹吧,爹让管就管,爹要是不让管,那你就死了这份儿心吧。”

    二更刚过,刘奶奶和刘继宗来到河岸渡口,把马车寄存在巡河人那里,坐船过河回家。

    到了家里,刘念道还没睡,刘奶奶把事情跟刘念道了一遍。

    刘念道抽出李守道那根大烟袋吧唧吧唧抽了几口以后,对刘奶奶道:“这事儿,咱不知道也就罢了,既然知道了,那就管到底吧,心些就是了。”完,刘念道居然莫名其妙叹了口气。

    后来刘奶奶才知道刘念道当时为啥要叹气,因为刘念道出上面那句话的时候,想起了刘奶奶的父母,也就是白福根夫妇。刘念道把刘奶奶抱回家以后,夫妇两个的鬼魂曾经来家里看刘奶奶好多次。父母对孩子的这种挂念,曾经身为浪子的刘念道,是最能理解的。

    第二,还是由刘继宗陪着,快到晌午的时候,刘奶奶再次来到了河湾儿村。

    依着刘奶奶的意思,没着急去那老宅子,让刘继宗赶着马车在村子里转了一圈儿,这时候刚好是晌午吃饭的时间,很多村民图凉快搬条凳子坐大树底下乘凉吃饭。

    刘奶奶就凑过去和他们搭讪,这些村民倒也很好话,没几句,刘奶奶就问起了那个老宅子的事儿。

    其成一个上了年纪的老人还真知道一些,就跟刘奶奶,那个老宅子是几十年前一个姓李的外乡人盖的,那人来的时候背着个大包袱,听那包袱里全是金银珠宝,不过,谁也没亲眼见过。宅子盖好以后,那外乡人就在这里定居下来,六十来岁的一个老头子,竟然娶了附近村子里一个如花似玉的大姑娘。

    不过那大姑娘过门儿没多久,就传出消息,这老头子是个太监,慈禧老佛爷驾崩以后,从宫里跑出来的,因为这老太监没那本事,这大姑娘就跟别的男人好上了,再后来,那老太监不见了,那宅子就开始闹鬼了。

    老人到这儿,旁边的村民就开始七嘴八舌议论,这老太监可能就是当年慈禧老佛爷身边的大红人李莲英,要不然那老宅子为啥叫“李府”呢。

    不过,慈禧死后,是有不少人想杀李莲英,李莲英也确实想找个没人认识他的地方躲起来。

    河湾儿村“李府”这个李太监到底是谁,谁也不清楚。

    刘奶奶对老宅子家主的身份并不感兴趣,管他是李莲英还是安德海呢,她只想知道那老太监后来的去向、以及女鬼孩子的下落。

    刘奶奶想了想,又问老人,那么大一个老宅子,七八间屋子,难道就住了老太监和那大姑娘两个人吗,家里就没有个家丁丫鬟啥的?

    老人,有呀,家里除了那大姑娘,还养着俩丫鬟呢,不过就是没有家丁,宅子里没男人,除老太监一个不男不女的,剩下的全是女人。

    刘奶奶又问,后来那俩丫鬟哪儿去了?

    老人摇了摇头,这都是几十年前的老事了,有些已经记不大清楚了,只记得那老太监来到他们这里以后,先是盖了一间大房子,和那大姑娘成亲以后,又围了个大院子,在院子里又盖了几间厢房,厢房盖好以后,从外地买了俩丫鬟,打哪儿以后,老太监就很少再出门,又因为那宅子偏僻,整条巷子里就住了他们一家,村里很少再有人见到过他,每次买粮食买菜啥,都是那大姑娘带着俩丫鬟出门买的,后来,那大姑娘就在外面跟别人好上了,那老太监的名声也就传了出来。

    再后来,就是一年多以后的事儿了,有一次那宅子里又哭又笑,听见的村民爬墙头一看,堂屋门开着,门里一个大男人,坐地上浑身抽抽着,一会儿哭一会笑,爬墙头的村民一眼就把那男人认了出来,是村里有名的二溜子,平常就喜欢偷鸡摸狗,想是去老太监家偷东西了。

    有个好心的村民就把二溜子的家人找来了,二溜子的家人翻过院墙走进堂屋去拽二溜子,可谁成想,进到屋里的人也都跟二溜子成了一个模样,进去几个疯几个。

    最后把村长也惊动了,村长让人用渔船上捞死漂的搭钩把屋里的人勾住,一个个拽了出来。

    也就在这时候,村里人才知道这老宅里已经没人了,不过,打那儿以后,谁也不敢再靠近那所宅子,都老太监一家子给人杀死在了宅子里,全变成了厉鬼,宅子也变成了凶宅。

    老人到这儿,刘奶奶轻轻点了点头,在心里自忖,看来想从那俩丫鬟身上了解老太监的去向,也是不可能的了,这些村民显然并不知道老太监杀死奸夫*,又抢了他们孩子逃走的事。至于那两个丫鬟,女主子跟别人偷情,她们一定知道,老太监不定把她们也一起逼死在了老宅子里。

    打听到以上这些消息,刘奶奶觉得已经没啥可打听的了,就想坐上马车招呼刘继宗离开。

    就在这时候,刘奶奶猛然又想起一件事。之前走进那老宅子的时候,院子里的葡萄晶莹喜人,像给人修剪过,而且后院有间厢房也像是给人修缮过,这明至少有人在宅子里住过。不过,这和候德森的法儿就有些冲突了,候德森,宅子里的房间全都进不去人,既然进不去人,谁又能在那里住着呢?

    想到这儿,刘奶奶打消了离开的念头,把话题转到了候德森身上,跟几个村民打听起了候德森。

    刘奶奶一候德森的名字,几个村民立刻七嘴八舌了起来,这候德森外号“候得碗”,啥意思呢,就是搂着自己锅里的,还惦记着别人碗里的,贪财吝啬,强取豪夺,老不是东西了。

    有个和候德森年龄相仿的村民,这候德森的老爹,年轻的时候跟几个洋人有交情,从洋人手里买来“*”,在县城开了家烟馆儿,挣了不少的黑心钱。

    民国成立以后,袁世凯大总统下令禁烟,那些开烟馆的烟馆老板逃的逃、抓的抓,甚至还有被枪毙的。候德森他老爹害了怕,关了烟馆,拖家带口回到了河湾儿村,听从县城回乡的时候,行李里还带着不少没卖出去的“*”,后来那些抽“*”的人还跑他家里来买,直到现在,这候德森还在私下里卖着“*”。

    这时候的“*”,也就是鸦片,已经不再是从洋人手里买来的了,实打实的“成国造”,当时全国各地很多地方都种植罂粟,制作鸦片的作坊也特别多,这些作坊大多都是地方官员暗成支持的。

    听村民完,刘奶奶点了点头,她也知道“*”是什么玩意,打儿刘念道就教育刘继宗跟刘奶奶,哪怕是刀架在脖子上“*”这东西也不能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