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宝书岛 > 都市小说 > 找到了宝藏章节目录 > 69 竹简是真的

69 竹简是真的

找到了宝藏作者:符宝 2018-10-16 21:43
    鲁运昌看着封条上齐太公元年5个字,心里琢磨了一下,陈平安没拿来厉公7年简,而带来了齐太公元年简,同样,竹简保存完好,竹简还用一根麻绳捆绑,贴了封条。陈平安是不是有更多的齐春秋简。

    陈平安将背包放在一边。竹简已经在鲁运昌手里了。

    陈平安坐下。一个鸡翅木的茶盘。茶盘的纹理呈v字型,一圈圈的,看起有时空错乱的感觉。

    在茶盘边有一个和尚静坐参禅的陶像,边上放着一个陶制茶壶,三个茶杯,茶杯里面是嫩绿色的,跟清亮的茶汤相映成趣,在茶汤中浮沉着一颗嫩芽,一旗一枪,嫩芽是枪,边上的嫩叶是旗。

    “这茶叶是西湖龙井的明前茶,采摘的时候,只采摘一旗一枪。请品尝一下。”王和平道。

    “不会品茶,只会饮茶。”陈平安道。

    “那也没关系。”王和平道。

    陈平安端起茶杯,细细饮了一口,抿在嘴里,然后,吞了下去,“好茶。”

    王和平笑着道,“怎么个好法呢。”

    “王校长想考较我吗?品茶这么高雅的东西没学过,但是,我会观察。首先,这个茶壶最紫砂壶,紫砂壶泡茶最好,你这个紫砂壶是老物件啊,紫砂壶里面有茶山吧。所谓无茶也有三分香。”陈平安道。

    “对,紫砂壶里有茶山。”王和平道。

    陈平安继续道,“一叶一芽是旗枪,两叶一芽是雀舌,你这个茶是旗枪,泡出来的茶汤,清亮,没有杂质。刚才我拿起茶杯放在鼻子闻了一下,香气清新,香馥若兰,不浓烈。最后是饮,茶汤喝在嘴里,味道很平淡,茶汤吞下之后,甘甜余味,回味无穷。”

    “得太好了。”王和平道。

    ……

    陈平安和王和平两人品着茶。

    陈平安看着鸡翅木茶盘上,v字形一圈圈的纹理,眼神失去了焦距。

    “太好了。居然在竹简上记载了姜尚的生平。”鲁运昌拍案大叫一声。

    姜尚就是姜子牙。封神榜里那个。

    秦始皇焚书坑儒,然后项羽攻入关中,火烧阿房宫,两把火烧掉了几乎所有的先秦典籍。

    姜尚的生平从汉代到现代,一直有很大争论。

    比如,他的身世。

    《尉缭子》:“太公望年七十,屠牛朝歌,卖食棘津”;

    太公望。就是姜子牙。

    姜子牙年70,还曾在棘津做过卖吃食的贩,在朝歌当过屠夫。

    还有个法。

    《战国策·秦五》他是“齐之逐夫”,高诱注解是“为老妇之逐”,即姜子牙是作为赘婿被老妇逐出的。

    刘向也“太公田不足以偿种,渔不足以偿网”(《苑·杂言》),最后被老妇逐出家门,所以“太公望故老妇之出夫也”(《苑·尊贤》)。

    在这册竹简中。

    第,第片竹简其中有1个字,太公博闻,尝事纣,纣无道,去之。

    的是,姜子牙博闻,很有知识,曾经在商纣王朝中担任过官职,后来因不满商纣王的暴虐无道而离开,过了一段游和隐居生活。

    解开了一道千古谜题。

    难怪鲁运昌会拍案大叫。

    陈平安回过神来。

    跟王和平聊了起来。

    王和平的经历跟他那个时代的大学生一样,要么沉,要么浮得很高。

    1977年,恢复高考。

    作为知青的王和平参加了高考。由于准备不足。第一年没考中。

    他接受失败的教训。发愤图强,刻苦努力。

    第二年再考。

    考上了燕京大学。

    上大学的时候,王和平是个活跃份子。喜欢交友。他的朋友有像鲁运昌,老同学,还有中央最上面一级的。

    大学毕业后。

    国家急缺人才。

    他们这些之骄子起点非常高。

    他被分配到了国务院,起点高得吓人。

    然后,他又下到了地方。

    干部年轻化。

    才0岁,他就做到了副县长。

    40岁就做到了市长。

    ……

    现在是云济大学校长。副部级。

    王和平有从政的经验,他的前途也不会局限在大学里。

    校长也可以做到国家部委‘掌门人’,也可以做到省级政府的‘一把手’。

    半个时后。

    水冷了,茶淡了。

    鲁运昌卷起了竹简。道,“现在去给竹简做14测定吧。”

    两人站了起身。

    ……

    一间教室。

    在门上挂着一个牌。

    碳-14年代测定法教学室。

    云济大学没有文物要测定年代。但是,有教学需要。

    门是打开的。

    三人站在教室门口。

    王和平喊道,“郑老师。”

    郑老师转过头,看到站在门口的三人。走了过来。

    教室里40多名学生。

    有学生看过陈平安直播,认出了陈平安。

    “这货是。。。。陈平安。”

    “校长有事吗?”郑老师道。郑老师很年轻,他读到了博士,读博士的时候有助教经验,然后读完博士后留校任教。

    “确实有事。”王和平向郑老师介绍了鲁运昌。然后,道,“鲁副馆长需要借用一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