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宝书岛 > 都市小说 > 重返1977章节目录 > 第766章 佩服

第766章 佩服(2/2)

重返1977作者:镶黄旗 2019-07-01 12:00
不过是心情愉悦下的锦上添花之举。

    买可以,不买也可以。哪儿能明知道是坑还往里头的跳呢?

    必须得看上眼,真心喜欢,价格还得合适才行,不会跟着你的指挥棒转悠的。

    事实上,失败的例子早已存在。

    洪衍武有所不知的是,其实政府的相关部门也没他想象的那般迟钝,并不是没有注意到旅游购物的创汇机会。

    早在1979年,京城的有关部门就制作出来一些旅游纪念品投放市场。

    比如为“聚德全”生产的烫有“京城烤鸭留念”的烫花冬青木筷,具有烤鸭店特色的国画、明信片,和体现该店特色的包装盒、包装纸和彩色画页。

    颐和园也有“面人郎”捏制的“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贵妃醉酒”、“红楼梦”等作品,以及书法家孟庆甲的指书作品。

    此外,京城的首饰厂还与景区联合生产了一百五十余种旅游纪念品。放在景区和宾馆、饭店里出售。

    但即使这样仍旧于事无补。外国人的不满并没有得到有效好转,仍旧怨声载道。

    其原因就是因为我们没摆脱计划经济的思维模式,错误的认为生产出什么,人家就得买什么。

    生产出来的东西不是没有特色,让外国人不感兴趣。就是太雅,文化隔膜太大,外国人根本理解不了。又或是直接被外国人当成了广告宣传品。

    再加上窗口式的死板销售是一种很被动形式。

    所以这些玩意只能创造出很少的局部效益,总体情况十分不尽人意。反落入一个“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处境。

    为此,我们的旅游部门不免发出了“外国人究竟要买什么”的哀叹,企业生产者也发出了“旅游业需要工业部门生产些什么”的疑惑,相关研讨会更是就此问题开展了无数。

    但由于这些官老爷和企业管理者,无不是从上往下脱离实际的俯视。连从游客处境出发的视角都找不到,那又何谈解决问题呢?

    这也就导致我国的旅游业中,商品经济这一环,几年来一直是停滞不前。

    总之,要按洪衍武的办法来,和政府相比,他顶多是销售方法上灵活了一些。

    但恐怕由此引发的不满会更重,因为外国人可没咱们老百姓这么好脾气,挨了骗那是要急眼,要投诉的。

    而政府部门对洋大人的反馈还是满重视的。

    那也就是,即使能赚钱,也就变成“倒计时”了。挺好的项目,干不了多久。

    到时候,最难受的恐怕就是兆庆,让洪衍武给坑一道是在所难免的了。

    所以万幸万幸,这事儿还有洪禄承给把关。

    老爷子听了洪衍武的想法,当场就指出隐患所在来了。

    而且还给出了切实可行,非常明确的合理规划。

    一,商品销售范围就固定在两个地方——故宫与长城。

    因为外国人对京城的了解,其实大多数人也就知道这两个地方。

    如果旅客的时间有限,要做选择,首先要去的也就是这两个地方。

    再加上洪衍武想安置的人只有三十多,真是全铺开了,既不好管控约束,也增添了联络的难度。办执照都不好办。

    那又何苦再去别的地方呢?

    倒不如专门在这两个地方下工夫,不但方便了,投入集中,回报也会集中。

    二,在产品的定位上也一定要准确。

    首先就是特色问题

    从外观上讲,坚持民族特色,能具有故宫和长城的特点为上。

    实用性上,最好不仅仅是装饰品货摆件,有一定使用功能和趣味性为好。

    但最关键的是却是尺寸和重量,因为根据游客的特点出发,东西必须得巧,好携带才行。

    其次是价格和经营品种问题。

    品种不用多,但得分出层次来。

    按照销售价格高中低,对应着工艺的难、简、易。

    大致一种价格三种商品,这样也就让顾客有了选择的余地。

    最后那就是生产方面的问题。

    保证质量是必然,但工艺不用太复杂,反而越简化越好。

    能用机械的笨功夫,一定要脱离手工操作。

    同时也可以考虑买一些市面厂常见的东西做深加工。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产量,抢占市场份额。

    嘿,没的,洪禄承这一条条可都是价值连城的实际建议啊。

    洪衍武当时一听就喜不自胜。连连点头表示自己考虑不周,这又学到了东西,一定照做。

    嘴里还止不住的臭贫呢,那一套又来了。

    “您可真不亏是我爸爸,这才叫正格老牌儿的资本家!就这本事,生就是为做买卖而生的,您您这么待在家里多浪费啊?都赖这破世道,我看要让您管商业部,咱国家经济早腾飞了……”

    自然,曾经一度有可能落在兆庆脑袋上的隐患,也就于无形之中消除了。

    ?  ?开二群了,群号:60864001

    ?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