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宝书岛 > 都市小说 > 重返1977章节目录 > 第677章 傻不傻

第677章 傻不傻(2/2)

重返1977作者:镶黄旗 2019-07-01 12:00


    可厂里也有辞,端着公家的碗,就得服公家的管。何况他们干活都用的是上班时间和厂里的工具,车间木料不明原因减少怕也跟他们离不开关系。不交行啊?那就等着开除吧。索性厂子不管了,给你们彻底的自由,发大财去吧。

    得,这下这几个子老实了。不得不老老实实照办。

    因为外面挣得再多,可老了怎么办啊?旱涝保收的日子又早已经习惯了,谁敢扔了这铁饭碗啊?

    更何况干个体这身份丢人啊,别家里人觉得臊得慌,父母能把他们赶出见。就是介绍对象,人家一听也得跑,谁敢轻易走这步呀?

    就这么着,这会儿又有人开始嘲笑他们了。偷鸡不成蚀把米,傻不傻啊?看看,还是人家洪衍争稳当,一个劳模又板上钉钉了,公家的二十块拿的多踏实啊。听上头为了让他好好管管这帮子们,还想让他接车间副主任的班儿呢。

    得,弄得这些灰头土脸的主儿更看洪衍争不顺眼了。

    同一时期,与木匠蒸蒸日上的需求量相反,安太阳和安月亮哥儿俩的“倒蛋”事业,却遭遇了重大的打击,几乎到了赔本赚吆喝的地步。

    敢情早从1974年起,京城市政府就把解决鸡蛋供应紧缺问题划为民生工作的重点,为此还专门召开了共和国成立以来的第一次养鸡工作会议。

    政府当时采取了提高收购价、安排孵化器、提供雏妓、赠送部分饲料的举措,来提高农民养鸡的积极性。

    可尽管此法较有成效,但因为京城需求量过大,仍旧存在着巨大供应缺口。试行一年后,发现仅靠民间养殖无法从根本解决这个问题。

    于是1975年起,京城政府痛下决心,开始投资兴建机械化的养鸡场。到了1978年,大兴红星鸡场首先开始投产,当年年产就达到了165万斤,极大缓解了首都鸡蛋紧缺问题。

    随后峪口、俸伯、东沙、红华等大型机械养鸡场也陆续开办投产。再加上“鸡屁股银行”的诱惑,农村也开始出现了集体养鸡场和农民养鸡专业户。鸡蛋供应量一年比一年充足。

    真到了1981年的时候,京城自产鲜鸡蛋已经足以自供,再不用从外埠调配鸡蛋了。

    而老百姓最明显的感受就是发现,市面上几乎全是来自机械机场的白皮鸡蛋。个大、干净,个个新鲜。他们再不用像以前那样,为了防止碰上臭蛋,打鸡蛋还得用两个碗了。

    那么当然了,货源逐渐充足的同时,收购价上的优惠政策也会逐渐取消。所以从去年以来,安太阳和安月亮就明显感到日子是越来越不好过了。

    京城农贸市场收鸡蛋的价格是一比一低。反过来因为想多卖钱,“倒蛋”的人在乡下争抢货源,他们收鸡蛋的成本却在与日俱增。

    于是过去跑一月每人能挣七八十的景儿没了。逐渐变成了四五十,再后来又变成了三四十。

    从今年年初开始,除了恰逢三大节鸡蛋价格还能抬起来点,其他时候每个月也就每人分个二十来块了。

    而最惨就是今年的九月底。他们盘算着“国庆节”能价钱好点,催着兆庆在乡下抢购了一批鸡蛋。

    好嘛,兴致勃勃赶过来,却发现这次连节前上涨都没了,反倒又低了一个价位。这要按照市场的收购价原地倒手,每斤都能亏掉三四分,除非他们自己摆摊才能有些许利润。

    可这样既耽搁时间,又得交管理费。这怎么可好呢?

    最后哥儿俩一合计,没辙了,跟这儿耗不起,这钱也亏不起,还是干脆找咱亲戚帮忙去吧。

    这样他们就又跑到洪家来了,两千个鸡蛋一个不差,全摆进了洪家门儿里。

    这哥儿俩呢,吸溜吸溜喝了会儿茶,中午又捞了顿摊鸡蛋、炖肉、大葱卷烙饼吃,最终等到下午见着洪衍武,亲手拿着了票子,这才心满意足地走了。

    傍晚回到龙口村,这俩子就给兆庆送钱去了。进门这个美啊,不住口地京城有亲戚就是好。看来以后不能往市场上送了,还得让洪衍武帮着卖,才能有好价钱。

    而兆庆一问究竟之后,简直哭笑不得。

    “你们这是抓了我表弟的大头。还真以为是好事呢?你们也不想想,市场上收购价都那么低,鸡蛋零卖还能高到哪儿去?这东西又搁不住。我表弟他能怎么办啊?肯定得赔着才能往外卖。”

    安太阳和安月亮对视一眼,都挠上后脑勺了。

    一个,“不能吧,过去也是让他帮着卖的,他能赔钱?”

    另一个也,“是啊,他要真会赔钱,当时怎么不啊?我一毛二一个他就答应了,特痛快,连划价都没划。”

    “哎哟,我你们哥儿俩。”

    兆庆实在是服了,他先一手指向太阳。

    “日头,我告诉你,现在不比以前了,以前是鸡蛋少,能买着就不错了。哪怕价高点碰对了主儿也能出手,现在城里可根本不缺鸡蛋。有便宜的,谁还要贵的?”

    跟着另一手又指着月亮。

    “还有你子,你就不想想,你们俩这么大老远的去,两千个鸡蛋都送到人家门口了。明显是遇到难处了。你也知道是亲戚,人家好意思往外推你们?还能跟你讨价还价啊?”

    这么一,这俩子也都没话了,嗫喏着很有些不好意思。

    不过他们也真是感到奇怪,京城里这么多鸡蛋到底是哪儿变出来的呢?过去再怎么养鸡,也没有见过这么多鸡蛋啊。

    还别他们,没亲眼见过机械养鸡场,就连兆庆也想象不出来。不过他还算是明智,不明白就先想明白了再,他决定把“倒蛋”的事儿先放一放,下月不干了。

    但这一下,安家哥儿俩又都急眼了。

    太阳,“别啊?我都要媳妇了。这还想添置好些东西呢。”

    月亮也,“别不干啊?大姐夫,我哥办完了,很快就该我了。我连房都没盖哪,那还差得远呢。”

    兆庆则没好气儿的。“我老婆还要生孩子了呢,我一样也要用钱啊。可明明是费力赔钱的事儿还能干嘛?别挣不到钱,再把已经有了的搭进去。再了,就是不卖鸡蛋了,咱就不能想想别的营生哪?你们傻不傻啊?”

    这话完,他走了。屋里只剩下太阳和月亮犯迷糊。

    这俩子还真是想不明白,农民嘛,不靠这鸡屁股银行,还能指望什么来外财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