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宝书岛 > 都市小说 > 重返1977章节目录 > 第566章 许诺

第566章 许诺(2/2)

重返1977作者:镶黄旗 2019-07-01 12:00
示和不合规的要求又怎么推诿呢?一旦出事,不当替罪羊,也要受连累。

    于是横向比较,工商系统更具有安全性,就成了最优选择了。

    照洪衍武看,去工商局至少有以下几种优越性。

    一,工商局拥有执法权和审批权,有权力就代表着好处,这不用多。

    二,目前改革才将将起步,随着改革深化,经营政策的放开,工商局业务和权力必然持续增多。编制继续扩充是必然的,如此职位就多。那么比起其他地方就容易升迁。

    三,随着各种经营体的增多,工商管理方面除了人事,也面临着制度性的变革。在这种情况下,过去的制度因为要淘汰就没太大用处了,那么就允许人们犯错误。即使真出事儿,也不会深究责任,毕竟是要探索嘛。

    洪衍武的这些话,其实主要目的就是想把宋国甫给弄工商局去。在能担保宋国甫前程远大的同时,这对他自己来,未来当然也有莫大便利。

    但他不能直知道历史会如何如何啊,所以想出这些理由还真是费了他不少脑细胞。

    可即使这样宋局长也很犹豫。

    因为工商局在“公私合营”之后,那是名副其实的冷衙门啊。甚至据他所知,“运动”时期“工商局“划归到“财金局”下,仅存了三个人。简直是到了名存实亡的地步啊。

    虽然自改革以来,这个部门迎来了史无前例的大发展。但谁又能保证政策不会变化呢?要让儿子去这样的单位,万一……

    这样宋局长就把顾虑给了出来。而且又提了一个自认为稳妥的新建议,去税务局行不行?

    他觉得要是按洪衍武的法,如果经济搞活了,同样属于权力机构的税务局也会有大发展。

    而且由于税务是国家必不可少的部门,尽管“运动”时期同受冷遇,却仍旧保持了编制和规模。各方各面看,都应该比工商局要好吧。

    没想到洪衍武想了一想又给否定了。

    他认为税务局的工作范围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针对国营企业,这就等于是官对官,体现不出权力优越性来。

    而且这种部门和粮食局一样,属于维持国家运转的要害部门,责任重大,也经常被上级督促监督。变革的步子肯定以稳为主。而工作稍有一点失误,后果就很严重。

    同时正因为“运动”时期没缩减规模,老领导、老同志就多,人际关系就复杂,那么即使扩充编制,机会也要比工商局少得多。

    最后洪衍武笑了一笑,索性打了保票,宋局长担心的政策转向根本不可能。

    至于理由,除了改革是“伟人”亲自定下的国策和民心所向以外,还有知青这个现实的问题摆在眼前呢。哪怕是为了安置这些人的工作,对多种经济体的口子也会越开越大。否则还能有什么好办法?

    跟着他又启发性地,“烧冷灶”比“烧热灶”容易,也划算得多。工商局现在是冷灶,将来一旦热起来,得到的东西当然就多。

    反倒是“粮食局”这样的热灶,他倒认为以后随着农业政策的放开,粮食短缺的问题缓解。会变成对国家稳定很重要,对民间影响持续减退的“冷灶”。让宋局长也要对此有个准备才是。

    何况即使他搞错了也没什么,反正宋国甫是为了历练,又有宋局长这个爸爸,三年不见起色,再办调动也不晚嘛。但就现在而言,还是这样的单位更容易宋国甫适应和上手。

    洪衍武的这些话句句言之有物,是不是替宋国甫切身实地的考虑,宋局长一听就知道。好处也是摆在眼前的,更别就粮食局未来,他还给宋局长提了个醒了。

    既如此宋局长也就没什么可犹豫的,他把宋国甫叫了进来,问儿子的意思。可没想到,宋国甫一听是洪衍武的主意,马上就点头好。

    这下宋局长真乐了,一边摇头一边跟洪衍武。“看来,我这官儿应该由你当。你比我更适合当领导。”

    最终当,宋局长亲自把洪衍武礼送出门。临别不但亲切地要他常来家里做客,而且还做了一个郑重的许诺。

    “武啊。既然你对自己现在的工作满意,不愿意换地方,那我就不勉强你了。不过万一那你有了新想法,也不用不好意思,大可以再来找我。就冲你对国甫一直以来的关心和帮助,我不会把你当外人的,无论怎样,总会尽力替你想想办法。”

    应该,宋局长这一举动纯属前所未之举。这种话对其身份来,也有失稳重,怕是情绪激动之故。

    于是不但宋夫人和宋平平愣了。宋国甫咧着嘴笑了。洪衍武也听出了这句话的份量。

    他只有恭恭敬敬地谢过,跟着又客气了几句,便带着这份纯属意外的收获离开了宋家。

    而之后没多久,宋国甫果然于三月初到京城工商局报道上班了。

    此时市工商系统还未设立分局,完全如洪衍武所料,从上至下一百多人,几乎没有一个老同志。

    这些人也根本没意识到他们自己到底有多么幸运。作为工商管理局新起点的元老,无形之中,他们已经挤上了别人求之不得的高速通道。

    当然,更幸运的还是宋国甫,尽管他报道后也得遵守规矩接过每日为科室打开水的重任。可他上面有人关照,办的是平职调动,职称按他在粮食局的算,直接就是主任科员。而且来报道之前,还火速入了党。

    由此也可看出,宋局长对儿子确实上心,把能铺的路都为他铺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