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宝书岛 > 都市小说 > 重返1977章节目录 > 第530章 招待会

第530章 招待会(2/2)

重返1977作者:镶黄旗 2019-07-01 12:00
全场耳目一新,精神一振,人们都情不自禁跟着节拍拍起巴掌来。

    为什么会这样?

    首先,这首歌确实好听。

    曲调优美、旋律流畅、节奏明快,男女对唱的表演形式又相当活泼。让每个人都产生了朗朗上口、轻松愉快的感受。就是在座的外国人听不懂歌词,也同样被深深吸引。

    其次是应时应景,这一年是七十年代末的最后一年。

    歌词里“光荣属于八十年代新一辈”的理想和抱负。不仅表现了年轻人对祖国的深切希望,也充分展现出 0 世纪八十年代新青年奋发图强的精神面貌,十分贴切、巧妙。

    而最重要的是,歌曲内容正好符合了国家上层的心思。

    “也新,地也新,春光更明媚”的未来,无疑是国家领导人正在努力着手的,也是最期盼的。

    像那句“再过二十年,我们来相会!伟大的祖国该有多么美!”不但恰如其分地表达了上下团结一心,发展祖国、实现四化的决心。也有令人欢欣鼓舞的宣传效果。

    这样的歌曲简直是唱到人心里去,唱到亿万人心里去,也唱到了领导人的心里去。怎么能不让人产生共鸣,不使人激动,不大获好评呢?

    果然,歌曲演唱完毕后,掌声雷动,大家都为这首不曾听过的新歌竭尽全力的鼓掌。

    “伟人”甚至,“很多年了,我都没听到这么欢快的歌声。这是真情!是迎接新时代的第一首歌!”

    于是乎,杨卫帆和苏晓明凭借这一首歌一鸣惊人,彻底火了,紫了。

    在当招待会结束时,他们不但临时应要求再次演唱一遍。第二晚上的联欢会也再次加演了一场。

    在此后,这一首歌不但一下子在广大群众中流传开来,传遍祖国大江南北。而且还因主题新颖,形象鲜明,语言优美,音乐性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1979年亚太地区音乐教材。

    另外,国家唱片总公司、广州太平洋音像公司,主动找上门来,为杨卫帆和苏晓明两个人录制了《大海的歌》、《杨卫帆、苏晓明独唱歌曲选》。

    即使在当年录音机尚未普及,一盘磁带售价高达六块三毛,六块五毛钱的情况下,这两张专辑最终在全国销售都分别超过了五十万盘磁带。

    这就使得他们毫无争议地一跃成为当年少数,能出畅销个人专辑的年轻歌手。成了当年音乐杂志上占据主要版面的风云人物。即使是被称为国内“通俗歌曲引领者”和“第一组合”也并不夸张。

    至于其后,他们名气发酵带来的好处,那就更多了。

    比如,“海防”主动给杨卫帆和苏晓明立功受奖,再次提高了他们的待遇,杨卫帆成了副师级。苏晓明也成了副团级。

    这也就意味着,苏晓明终于有了坐吉普车的权力,杨卫帆则拥有了自己的警卫员,这种火速的蹿升,着实令团里的同行们眼红。

    另外,因为入了“伟人”的法眼,“龙颜大悦”下,杨耀华的处境居然有了出乎意料的好转。

    “伟人”的一句“人老了,但还要发挥作用”的指示结束了杨耀华“居家养病”的状态,不但让他在国防部做海军方面的业务顾问,同时还就任“军事研究科学院”的副政委。

    固然跟以前的实权职务不能相比,但这种闲职荣养至少也表明了一种趋势。杨家就像开花的老树一样,又有了再度荣光焕发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