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宝书岛 > 都市小说 > 重返1977章节目录 > 第445章 邪性

第445章 邪性(2/2)

重返1977作者:镶黄旗 2019-07-01 12:00
极力不想沾边儿,可万没想到,一切到头儿,他想不沾还真不成了。

    原来单先生和王汉平带着钱赶到乐器厂谈条件的时候已经晚了。那棵“神木”的四分之三,都已经被开出板材来了。

    那乐器厂的领导不知是带着气,还本就是雷厉风行的性格,回去之后居然马上做出了指示。让手底下的工人把那些木头给挨个运进车间开出料来了。

    尽管工人们是一种满不在乎、肆意浪费的操作态度。可开出的那些板材,也仍旧足够打造四十张写字台的。

    所以等单先生和王汉平再看见那些料的时候,他们真是欲哭无泪啊!

    就凭这些板材,没见过的人都能想象,当初那棵‘神木’有多么大啊!

    但万幸的是总算还留了四分之一的原木没动,也没到刷钢琴漆那一步!

    于是王汉平和单先生仍旧是拿钱把所有的金丝楠木都买下来了。就连下脚料都没留,一股脑地找人找车全给拉走了。

    再之后,他们就又找洪衍武来了。

    先带他去看了看那些放在露里的料,又告诉了他整个事情怎么回事。然后就一起劝他。他们谁也没本事再找个条件好点的地方,完好无损地把这些东西保存下去了。

    他们的意思,是事已至此,现在唯一可行,还能给京城老百姓留下点东西的办法,也就是把这些木料给用在洪家花厅院儿里的阁楼上了。

    否则这些东西早早晚晚全完蛋,那就什么都不是了。

    他们当然知道洪衍武担心什么,因此俩人还特意把一份证明材料给了他。

    上面把为什么买这些料,怎么买的这些料,谁谈价,谁付钱,找哪儿的车,和谁交接都写下来了。俩人还都签字画押了。

    那意思是责任都是他们的,洪衍武属于不知情,和他完全无关。

    单先生还劝呢,“咱们都这么熟了,彼此是什么样的人,应该心里都有点谱。我们信你,现在就看你能不能信任我们了。我们是决不会害你的。至于你还担心什么风水问题,那完全没必要。堪舆我虽然研究不深,但完全可以告诉你,这块木头进你家来,那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因为过去不管是立碑或是镌刻于墙,高门大户都讲究在门前弄一个‘泰山石敢当’。那是什么?那就是镇物。为的是压制恶煞厉鬼,保家宅平安。你这可是‘神木’呀,整个京城的东方都能保,你这个家宅要有了它那才真是四平八稳了呢……”

    王汉平也拍胸脯,“你就放心吧。我们俩老头子嘴都严。这件事我们就烂肚子里了,也不会往外。我保证连我的那徒弟我也不告诉他。这总成了吧?你要再不相信,我当面给你发个毒誓也行!我不知道你信不信命啊,反正我信。真的,我觉得这么转来转去,最后还得找到你头上。其实就是老爷想让你来救这块木头,你要答应了,绝对积功德呀……”

    如此一来,实在是盛情难却,洪衍武也就只有点头应了。

    这一是他真被这俩人的心思给感动了,二来他的身上也已经发生了太多匪夷所思,却又应该感谢上苍的事儿。比如重生,比如“挫虎龙”。

    他就难免对意抱有一种畏惧,感到许多事芸芸之中自有命数了。因此就有点相信,或许这木头还就该他伸这一把手的法。

    至于单先生和王汉平,眼见达到了目的终于踏实了,俩人尽展笑颜。

    单先生兴奋地表示。“我马上回去‘烫样’,有了这样的金丝楠木,更得给你们家的阁楼做出个好样式来,才不算亏待这些好材料啊。”

    (注:烫样,古建行话,意为制作立体模型)

    王汉平更是挽胳膊撸袖子。“子。你就瞧好吧。这回我也让你看看我的本事。细活儿就不了,我看这开出来的材料就足有富裕,回头再给你做一个金丝楠木的架子床。怎么样,就算我老头子谢你了……”

    洪衍武还能什么呢?自然不会再扫兴,也就只有连声致谢而已。

    要事儿也真够邪门的,尽管有关“神木”的传,这年头的京城人已经没人再当回事了。就连洪衍武自己,其实也不大相信那玩意就有什么神力。

    可偏偏就在单先生和王汉平把所有金丝楠木拉走之后的第二,乐器厂的木料间就失火了。

    虽然被人及时发现给扑灭了,只烧毁了几个立方的木料。后来也查明是车间里的工人随意扔烟头引发的火灾。可这件事却真是让许多乐器厂的老工人开始闹心了。

    因为这乱扔烟头的习惯,大家向来都有。而且乐器厂在消防举措上,保卫科一向宽松得不像话。

    但偏偏自建厂以来的三十余年里,乐器厂却从未有过一次失火和工伤事件。这个厂子始终拥有着一种近乎于奇迹的好运气。

    可怎么那些木头一运走,这厂里就失火了呢?难道好运气就这么凭空地消失了?

    那么颇有些见识的老工人们,自然就细思起了前因后果,就想起了那些老掉牙的传故事,也就不能不把失火的原因联想到失去“神木”庇佑上了。

    果然,二十年之后的乐器厂,已经变得和其他工厂再无区别了,同样必须依靠严格的规章制度才能避免工伤和火灾事故。

    而这时就有个在工作中从未出过事故的老工人对其他工友坦言。他当年在“神木”被运走之后那断事故频发的岁月里,之所以能没出过任何差池。就是因为他在给“神木”开料的时候,藏起了一块下脚料。他都带在身上上班。才有如此奇效。

    反正不管别人信不信,这个时期在任的厂领导是信了。

    于是老工人当年保留了一块做写字台的下脚料,竟又被乐器厂当成宝物摆进了展室。

    如此命运轮转,也实在称得上是一件令人难以言表的启示了。

    人,怎么翻来覆去,总是自我否定,又总是吃后悔药呢?

    世间的遗憾,恐怕多源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