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宝书岛 > 都市小说 > 重返1977章节目录 > 第270章 试水

第270章 试水(2/2)

重返1977作者:镶黄旗 2019-07-01 12:00
才,居然这么顺当就把这块石头给搬开了。

    为此,他暗暗做了一个决定,“奶酪儿”的特长绝不能浪费,今后她的任务那就是跟他一起跑票源了。

    而跑下来之后,索性就让她专门负责拿票和维护这方面的关系,也免得她抛头露面,吃风喝土的了。想必这种安排,“媳妇儿”肯定满意。

    彻底吃饱了喝足了,也就到了该动真格的时候了。

    洪衍武在此时又做了一个匪夷所思之举,他先去了附近“淘气儿”家里,非让“淘气儿”找出两套特别破旧的衣裳和他一起换上不可。然后才又回到了广安门电影院等生意。

    大家当然是不明白啊?卖票就卖票,干嘛要穿成这样啊?

    正好,这时来了两个想买晚上电影票的工人,洪衍武马上用行动解释了他这么做的用意。

    他先是给了一个眼色,让衣着光鲜的“媳妇儿”和“顺子”凑过去攀谈。“媳妇儿”搭上话就给人家报出了五毛钱一张的价儿。

    可一个工人刚一听就急了,了一句“你丫是刘文采呀?”就狠狠拍了“媳妇儿”肩膀一下。“人家电影院才两毛钱一张,你们这是投机倒把呀,我一个月才挣三十多。”

    另一个工人也,“五毛也太贵了,都赶上一盒牡丹的价儿了,你穷疯了吧?我们过去买转让的票从来都是原价啊,再你这票也太靠后了……”

    “媳妇儿”自然不乐意了。

    “哥哥,卖两张电影票可没这么大罪过。过去可都是样板儿戏,那能一样吗?你们也不看看这是多火的片子……”

    “顺子”也帮忙解释,“再了,票虽然是二十三排的,有点靠后,可这是中间的座儿啊,还是挨着的……”

    那人家也不干,顶多出三毛一张。

    “媳妇儿”跟着就,“三毛钱?肯定不行!我们哥儿俩连顿烧饼都吃不上。最少四毛五。要就要,不要拉倒……”

    话到这儿就有点“蹭”了,俩工人琢磨了一阵还是不舍得,也没废话,带着气转头就走。

    洪衍武见势赶紧一拉“淘气儿”,这就迎过去了。他还偷着给“媳妇儿”一个眼色,让他和“顺子”也跟过来听着。

    然后洪衍武就向工人推销自己的票。和“媳妇儿”一样,他也报了五毛的价儿,人家当然也不干哪,就太贵了。

    这时洪衍武就,“大哥,我们是凌晨来排队才买到的票。您看我们都混成这样儿了,就为了挣点儿辛苦钱。您要真想买,我再给您便宜点儿,您多少钱要?”

    俩工人一打量洪衍武和淘气儿的衣裳,就犹豫了。过了一会儿,他的票位置不好,偏不,还靠后,顶多三毛五一张。

    其实这已经比刚才多报了五分钱了。但洪衍武犹未满意,便故意显得有点为难。

    “大哥,我是真想卖给你们。可我们是外面回来的知青,就指着这个挣俩烧饼钱呢。您二位再怎么也比我们强呀,您再松松,四毛一张怎么样?”

    这时候“媳妇儿”和“顺子”也“醒攒儿”,赶紧做戏。在后面就嚷起来了,非四毛他们也卖,座位可比洪衍武的票好,让工人买他们的。

    结果这宛如烈火浇油,让俩工人一下就拿定主意了。他们根本不搭理“媳妇儿”和“顺子”,合计了一下,妥妥掏了一块钱,拿了洪衍武手里的票也没让找钱。

    嘴里还直呢,“兄弟,谁也不容易。我们也是能力有限,要不一块一张也买你的。”

    然后他们就在洪衍武的致谢声中,横了“媳妇儿”和“顺子”一眼,特解气地挺胸抬头地走了。

    这事儿过后,洪衍武借此给大家做了一番总结。

    他倒票这行,在旧社会就有,“沪海”称之为“黄牛党”。

    之所以会这么叫,是因为黄牛皮硬毛多,一年换两次毛。这其中就包含了挣毛利的意思。再加上黄牛在农村一般是肉用居多,不做苦力的,有偷闲的意思。所以才会用来形容“票贩子”

    而这也就恰恰明了这一行的关键,“毛利”和“偷闲”!

    其实这两条都有不利之处,毛利赚得太少,必须要靠量大才能积累利润。而偷闲的本质让人深恶痛绝,现在老百姓日子都苦,很容易招惹大家的不满。

    这就很矛盾了,想靠这个来养活自己,就必须拥有一个平稳和睦的市场。也就是既要让别人多掏钱,还不能让人生气。

    因为买票的人一旦闹情绪,别会有人真的较真去报告,就是争吵着打起来,倒票的正事也会给耽误了。

    所以,不起争执,和气生财才是这一行的关键!

    那么换一身寒酸的衣服,编造一些虚假的故事,能借此来平衡购票人的心理,浇灭他们的不满,又何尝不可呢?

    事实证明,效果有多么好。通过刚才两拨人对比着一起做戏,不但让俩工人气儿平了,还促使他们额外多掏了一份儿钱,这无疑是最佳效果了!

    如果是相反,没有这么一番作态。即使只花三毛钱买了票,那俩工人也谈不上痛快。

    这心里一别扭,弄不好今后就会闹出什么事儿来,真得着机会,有警察哥们儿还不告上一状啊?就是他们身边的哥们儿,备不住谁还会想着替他们出气呢。

    所以干嘛不尽力减少日后的隐患,把风险降到最低呢?固然闹出事儿来没多大罪过,可绝对是耽误挣钱呀!

    这么一,众人就都有点明白了,有人就忍不住开始细思其中的道里。

    只不过,更多的人都觉得这么干有点丢人,不能打不能骂不,为毛八分的跟人讨价还价,还得穿破衣裳,这不成了叫花子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