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宝书岛 > 都市小说 > 重返1977章节目录 > 第212章 暴发机会

第212章 暴发机会(2/2)

重返1977作者:镶黄旗 2019-07-01 12:00
酒了吗?”

    确实,要这么,茅台酒应该是一个更恰当的实例。

    因为茅台同样是比较奢侈的消耗品,老百姓的日常对这个东西很少有需求。并且官方定价才十元钱左右。谁家碰到值得庆贺的喜事,要真想买个一瓶两瓶,也几乎人人都买得起。

    但实际情况却又不是这样的。正因为茅台酒产量有限,虽然官方定价不高却绝对无法惠及大众。

    对身居高位有门路的人,它当然就是十块钱。可没这路子的老百姓,你就只有找能弄到手的人乖乖加钱了,二十是它,三十是它,四十、五十也是它。

    像前一阵,洪衍武为了“大将”婚礼,通过招待所谢经理买到的茅台就是二十块一瓶。

    那还是商业系统内部的友情价呢,而且再想多买也没有了,一箱1瓶就是谢经理最大的能力了。要不怎么还送了谢经理两瓶呢?

    没办法,官价定的再低,买不到货一切瞎掰。

    实际上在这个年代,社会上的所有商品一直就存在“双轨制”,国家后来正式发现这个情况严重,不得不发布相关管理政策时,那早已经是后知后觉了。

    这个例子一举出来,“虾爬子”就没话了,他不得不承认这是真实的客观存在。

    可“巴蛸”想了想,还是有一个挺关键的问题不明白。他就问,要是按照洪衍武这个理论,海参的价格也应该像茅台一样,远比水产商店的价格要高出一大截才对呀?可为什么现实中却是截然相反呢?

    这个问题,洪衍武也没为难,他想了想,很快就切中要害地做出回答。

    “还是有不一样的地方,茅台这种东西,民间可没法自行生产,能搞到的渠道必定要通过官方。但能捞海参的‘海碰子’可就多了。从产量上看,‘海碰子’每年的一百吨,基本可以撑起滨城海参产量的半壁江山了,绝对是最有效补充货源。”

    “再加上‘海碰子’私卖海参属于闲散交易,难以形成规模,在交易价上缺乏共识,一旦着急用钱就急着低价出售,最关键是交易对象还找错了。价儿要能卖的上去才怪呢。”

    “不过要其中没人靠卖海参发财也不尽然,那些每年旺季跑到海边成批收购的主,就是懂得海参真正价值,能够高价再倒手卖出去的精明人。”

    这几句话一,再没人有疑问了。洪衍武讲述的道理既符合逻辑又符合人情,还有实证,完全是衣无缝的让人信服和敬佩。

    尽管“海碰子”们的理解能力参差不齐,有些理论上的东西,很多人还消化不了。可话到这份上,各人觉得耳目一新的同时,多少都理解了一些经济道理和经济现象。

    至少很多人都开始感到这次海参降价,并不像表面上那样来势汹汹。海参的价钱,也似乎的确应该往上走走才对。

    甚至像“虾爬子”这样脑瓜灵活的人,还隐隐觉出里面,像是真有些不出的好机会。便忍不住沉默地琢磨起来,想再细细咀嚼其中的道道儿。

    这时,一直没言声的“大将”可旁观得有点不耐烦了。

    他不但是听得最明白的人,也是最信任洪衍武的人,就直接对洪衍武,“你是我们的财神爷,也是我们的头,这里面的事儿更没人比你整得明白,不听你的还能听谁的?依我看,别这么麻烦了,你就直接告诉我们该怎么办就得了!一切还是由你安排,我们信你!”

    “大将”这句话效果明显,当时就让怔楞了半的人醒悟过来,口口声声地随之附和起来。

    不用,经过的那些事儿早就让他们对洪衍武的赚钱能力无法质疑,谁没事还非较劲跟人家比这个呢?

    没了“飞蟹”,又有“大将”带头鼎力支持,这个团体很容易就达到了完全一致。

    但的口干舌燥的洪衍武也没因此得意忘形,他喝了口水,仍旧是一副和和气气,不温不火的态度。

    他在这种事关大家利益的事儿上,不能有半点马虎,总得尽量解释清楚,才能让大家放心地支持他。而他刚才跟大家了这么多,主要就是为了明以下几点。

    一,他能保证,即使是最差的结果,大家的利益至少绝不会比现在少。

    二,由于海参降价毫无实际基础,货源很难保证供应。他判断持续时间应该不会很长,而且水产公司坚持的压力也会越来越大。

    三,这种情形下,他还能断定,海参降价空间相对有限,反倒涨价的空间无限。

    在他看来,哪怕官价真是一降再降,“海碰子”私下交易的价钱因为本来就不高,再低个一两块也就到头了。

    因为海参毕竟不是茄子,一亩地就能收好些,卖不掉就会烂掉。价格要真低到一定程度,相信只要不急需用钱,“海碰子”们是宁可砸手里,也不会贱卖掉的。

    至于存在涨价的契机。这一方面是由于降价导致官方库存会迅速消耗掉。另一方面“海碰子”也会因价格走低,不再热衷于捞海参,同时在价格还能接受的情况下,也会更着急把存货出清。

    但无论怎样,这些都会直接导致市面上现货减少,如果最后周副总指望的货源真出了问题。恰逢需求旺季,那滨城的海参价格掉头是必然会出现。

    物极必反,像这种强压下的价格反弹,相信其上涨速度和程度都会加倍迅猛夸张!也是绝对无人可以阻止的!

    所以要这么看,谁还能这次降价不是一件好事呢?

    最后这一番话,绝对是定盘星,给“海碰子”们又全听傻了。

    “虾爬子”就问,“你的意思是,海参价格很快就能上涨?那现在卖的人岂不是亏定了?我们应该趁价低多收才对呀!”

    “三戗子”也,“还能比以前更高吗?那这位周副总不是帮了咱们的大忙吗?这……可能吗?”

    洪衍武笃定地,“我也没别的意思,就一条,咱们暴发的机会,恐怕已经到手边儿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