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宝书岛 > 都市小说 > 重返1977章节目录 > 第986章 人气儿

第986章 人气儿(2/2)

重返1977作者:镶黄旗 2019-07-01 12:00
“张大勺”教出来的手艺;“大食堂”带来的实惠;亲切和气的服务态度;干净没味儿的厕所、洗手台。

    这哪一样儿都为人称道,赞誉连连啊。

    在这个餐厅,进包间的主儿,夸的是环境优雅,服务周到,这儿的炒味道超绝。

    散客们呢,欣喜的是,为了座位彻底不用头疼了,因为有专人给发号排位。

    喝多了也不要紧,厕所能随时解决走肾的问题。

    最关键的,“特价菜”好吃实惠不。

    还能买半份,而且不用等,这对老百姓可就太友好了。

    什么都不用,光看看有多少住家附近,手拿着钢拢锅,来这儿买狮子头和烧茄子的老头老太太。

    光听着“劳驾劳驾,让让,我把桌子收了!给您擦干净您再坐。”

    “借过借过!错个身儿!哎,您留神别碰着……”

    就足以解释这里人声鼎沸、买卖兴隆的盛况了。

    至于“洪记大酒缸”。在买卖的火爆程度上确实要差一点。

    开业当,上座率有八成吧,这还包括了受邀来捧场的熟人呢。

    而且服务上的瑕疵也实在不少。

    因为伙计们初学乍练实在有点生楞。

    有的时候上东西送错桌儿了。

    有的时候因为语言的隔阂,还不大听得懂酒客的话,反应迟钝。

    甚至后厨也不太顶得上劲。

    一忙起来吧,火烧、炮羊肉和烂肉面有点供应不及。

    火候也差点意思。

    不是面煮生了,羊肉有点糊了,就是火烧没热透……

    可这反过来,也恰恰是洪禄承的精明之处。

    就是因为他早预料到这种“乱”不可避免,必须给伙计一段时间的历练,才能适应呢。

    他才没有为开业做什么广告。

    而且行家就是行家。

    有老爷子和李福给一起兜着,这些毛病对买卖的影响就降低到了最程度。

    不但酒客们都呈现出包容的姿态来,没人去计较。

    大酒缸里的人气儿和热闹劲也一点没减少。

    甚至公平的,要论欢乐程度,还远超过洪衍武那儿呢。

    嘿,还甭不信,千真万确。

    先不别的,光凭洪禄承那算盘打得跟神仙似的,就是引人瞩目的奇景。

    敢情老爷子有分心二用的本事,向来是双手会账。

    要是两桌同时结账,他能“劈了啪啦”同时算出来。

    李福呢,他也有“一口清”的本事。

    要是他来算账,更省事,都不用伙计跑。

    当着食主的面,不用算盘,不用笔,先唱酒水,再唱凉碟,主食最后。

    逐一报出价钱后,算出总数,还要将顾客的给钱数和找回的钱数一并唱出。

    最关键是好听,跟唱歌似的,真应了那句“得好不如唱得好了”。

    这可就让酒客们有了眼福和耳福了,信任和乐趣都是油然而生。

    但最有意思的,还是洪禄承和李福都爱开玩笑。

    像如有年岁大的客人进门,直接冲柜上要东西。

    “掌柜的,二两毛三,一碗面”。

    洪禄承就爱用别样强调跟后厨招呼。

    “来一碗牛头马啊”。

    然后把酒打好给伙计,让端上去,还会跟客人再一句。

    “您的六七八”来了。

    这两句话呀,叫做“借词点尾”。

    第一句隐去了“面”,第二句隐去了“九”。

    那么客人如果是懂行的,听了自会会心一笑。

    有的时候,甚至还会有客人会逗上一句。

    “老板,咱可是有钱不买拖泥带啊”。

    洪禄承便会马上作答。

    “咱买卖实在,您放心。金木火土咱不掺和。”

    这一下就更会引发更多的现场笑声。

    而李福呢,他习惯的办法是在客人结账时,五毛钱以下都“钱”,五毛钱往上便报“款”。

    这样同样唱账,却用不同的字,次数一多,便会被旁人发现他藏着的“段子”了。

    像有的人因为好奇,就要问上一句。

    “哎,您这有意思啊,钱少了您‘交钱’,钱多了您就‘付款’,您这儿还区别对待啊?”

    李福听了就乐。

    “您这耳朵是好啊,不过您别误会,关键是怕您几位听着枯燥。其实交钱,付款还不是一回事啊?要紧的是一视同仁啊,让您喝着高兴,聊着满意就成。是不是您哪!”

    这叫什么?这就叫“没事逗闷子”呢。

    总之,在诚心和热情之余。

    洪禄承和李福会恰如其分的以拉家常,开玩笑等方式对顾客进行感情公关。

    这才是大酒缸难以为旁人企及的地方。

    这种“笑料”尽管是有人为制造的因素,但却真是让酒客们舒服。

    成功营造出了酒馆应该有的亲和、热闹的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