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宝书岛 > 都市小说 > 重生之激荡大时代章节目录 > 第246章 产学研

第246章 产学研(2/2)

重生之激荡大时代作者:哗啦啦下雨 2018-11-10 14:06
 林维桢道:“他昨下午才回来,现在正在捣鼓那台中文终端机。他怎么想的,我大体清楚。”

    祁郑云冷哼一声道:“你大体清楚?我虽然跟王永民同志不熟,可也知道他为人还是稳重的,他辞职恐怕是你撺掇的吧?”

    林维桢坦然笑道:“确实是我撺掇的。”

    “你!”祁郑云顿时火冒三丈,只是看到林维桢一脸平静,深吸了口气,沉默了一会儿,突然摇头苦笑道:“虽然我不赞成他辞职,不过事已至此,算了,我就想听听你到底是怎么想的。”

    林维桢不紧不慢道:“去年我给你的那份创新与知识产权报告,到现在没消息了吧?”

    祁郑云一愣,正王永民辞职的事,怎么扯到那份报告上了?不过他随即明白了林维桢的意思,叹气道:“不瞒你,报告我润色后交了上去,结果石沉大海,连上会讨论的机会都没给。”

    林维桢撇撇嘴道:“我猜也是这个结果,一点也不意外。祁部长,您应该很清楚,知识产权保护的缺失,绝对是创新的绊脚石。”

    祁郑云道:“我承认你的对,但王永民同志辞职解决不了这个问题,甚至会让问题更严重。”

    “我也知道辞职解决不了问题,这只是我劝王永民同志辞职的原因之一。祁部长,咱们中国的科研体制你心里清楚,这种体制的优点是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缺点也不少,比如科研没有自主性,上面让你研究什么你就研究什么,你才能研究什么。”

    这是事实,祁郑云也不否认,点头道:“咱们国家的科研体制确实是以任务为目标导向,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科研经费有限,好钢都得用到刀刃上,如果所有的科研人员都依着性子来搞研究,哪有那么多钱供他们浪费?”

    林维桢看了祁郑云一眼,心不抖点真材实料怕是服不了你,笑着道:“您看,这就是中外科研体制的区别。国外科研大部分是自选课题,然后申请研究经费,当然如果企业或国家有需要,也可以通过招标的方式。这种体制最大的好处就是保护和鼓励创新,并且能很好地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应用,而在这方面,句实话,咱们做的还不够好。”

    祁郑云瞥了他一眼,道:“用不着留面子,直接做得很差不就得了。”

    林维桢哈哈一笑道:“这可是您自个儿的!不过话回来,咱们做得也没那么差,其实差距主要在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上。就拿我们北大计算机研究所来,王选教授搞出来的那个汉字激光照排机,如果在国外,他完全可以这个技术为底子,成立一家公司。这么好的技术,有的是投资人投资。”

    祁郑云正色道:“技术是北大计算机研究所的,属于北大,属于国家!”

    林维桢摊摊手道:“您看,咱们又绕回了知识产权这个问题上了,关键还是要厘清科研工作者的科研成果所有权问题。在这方面,我们国家还没有明确的法。好嘛,科研工作者辛辛苦苦地做出点成果,一点好处没捞着,都被国家拿走了,凭什么啊!我也理解咱们国家的国情,但人不能让尿憋死,完全可以走中间路线嘛。”

    祁郑云好笑道:“行啊,那你怎么个中间路线。”

    “还是拿王选教授的例子,北大校方出资,王选教授以汉字激光照排技术入股,共同成立一家公司。校方占大头吃肉,但王选教授这些技术人员总能喝上点汤吧?公司发展起来,有了利润后,可以继续只是王选教授的团队进行研究,有了新成果拿到公司里进行转化应用,这样就形成了良性循环。”

    喝了一口茶,林维桢大言不惭道:“这种模式我起了个名字,叫产学研联合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