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宝书岛 > 都市小说 > 重生之激荡大时代章节目录 > 第141章 信

第141章 信(2/2)

重生之激荡大时代作者:哗啦啦下雨 2018-11-10 14:06
大为增加,70年代初的美元危机,7年的粮食危机和第一次石油危机,78年伊朗政变引发的第二次石油危机等等。

    为了应对70年代的萧条,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处于极度宽松中,维持60年代初以来的低利率政策。随着美元危机、第一次石油危机、粮食危机的爆发,长期低利率政策的后果开始显现,PI自7年开始飙升。

    即便没有7年埃以战争导致的第一次石油危机,通胀也已经难以抑制,美元的贬值很难阻挡。

    但归根结底,造成美国经济增长停滞的主要因素是二战以来支持美国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逐渐消失,西德、日笨的崛起也导致了美国制造业竞争力开始下降。

    ……

    因为是自己写的,读起来也快,等整篇浏览完后,发现AER的编辑部几乎没对初稿做任何修改,直接搬上了杂志。

    怀揣着疑惑,拿起那封致谢信,打开后一看,居然是手写的。

    写信人自称AER经济政策栏目的主编,首先是一大段废话,无外乎表达了对自己投稿的感谢,接着简要概括了这篇文章的主旨,赞扬了文章逻辑严密、论据充分,等等,反正又是一大通废话。

    下面才涉及正题。

    “在我看来,这篇文章堪称一件完美的艺术品,而正是这一点,也是令我的一些同事备受困惑的所在。他们似乎对这篇论文的突然出现而耿耿于怀,于是查找了各种数据库,都没有发现相关的工作论文……

    ……

    当然,我一直坚持认为,这篇论文来源于您对美国经济政策的长期深入研究的成果……,但我总感觉这篇论文似乎意犹未尽……,所以我热切期待着您的下次来稿,就未来一段时间美国经济走向的问题发表您的真知灼见……”。

    看完信后,林维桢忍不住笑起来,这位主编还挺有意思的,嘴上相信自己是原创作者,但字里行间依然充满了怀疑,好在他表达得比较委婉,不乏东方人的圆滑。

    不过这位主编的怀疑并非没有道理,关键就在信中所的工作论文上。

    外国学术界有比较严格和完善的工作论文(rking paper)制度。一篇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并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需要经过长期的积累和研究,时间跨度短则一两年,长则三五年、十年八年,甚至二三十年,像那些研究第四纪或者生物学的学者,大半辈子都在跟踪一个研究,有些人至死都没有拿出研究成果。

    而在此期间,研究者会将一些发现和观点整理出来,以摘要或者完整论文的形式发布在某个平台,如校报、院刊、机构刊物、会议期刊等等。

    这些统称为工作论文,而工作论文是有版权归属的,也就是,一旦有人抄袭,将来打官司可以有据可查,因为工作论文面世的时候有详细的时间记录,晚于这个时间点成稿的论文,就有抄袭嫌疑。如果被发表到正式期刊,原文作者可以凭借工作论文的版权去投诉和起诉。

    而林维桢这篇文章恰恰没有工作论文做支撑,是凭空出现并不算错,惹人怀疑更是正常。

    不过自己确实没有抄袭,最多借鉴了后世几十年无数学者的研究成果,并将其融会贯通。

    至于抄袭的证据,要是能找到才叫见了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