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宝书岛 > 科幻小说 > 永不下车章节目录 > 第七八〇章 扩容

第七八〇章 扩容(2/2)

永不下车作者:阳电 2020-02-13 01:32
,我本人并不打算这样做。”

    世界语,在1517年的今天、或者说包括过去的一段时期,始终是很小众的概念,方然只对此略有了解,asa则很及时的在视野中显示相关讯息。

    所谓“世界语”,发源于西历1342年,可以说是一名珀兰医生拉扎鲁路德维克柴门霍夫的脑洞产物,这位世界语的发明者(即便其宣称无意成为这样一个角色),杂糅了几十门流行语尤洛浦的语言,造出了这么一门发音简洁、容易推广的语言。

    这段历史,asa以摘要方式,呈现在“替身机器”的投影视野内,方然稍一浏览就想起来,的确,世界语也是一门生造出来的语言。

    那么可想而知,其实这种语言,和生造而成的高句丽语,

    也会有大致一样的弊端。

    毫无人文积淀,是世界语的最大硬伤,当然在旧时代,一百多年来世界语的推广始终无甚起色,则是因为人类的天然惰性,

    谁也不会轻易想要学习一门冷僻语言,除非是衣食无忧、出于兴趣。

    至于世界语本身,方然承认他的认识很浅薄,也不想妄加评论,他只对发言专家指出一点,所谓“世界语”只是一门杂糅的字母语言,从字母体系的根本特征上,就无法与象形文字体系的列强文相比拟。

    “但是,阿达民先生,象形文字也有它自己的问题;

    人类文明,始终处于一种动态演变的过程,新事物、新概念不断出现,象形文字、就譬如列强文,必须与时俱进而不断衍生新词汇。

    长此以往,随着词汇越来越长,其由于字符含义而带来的效率优势,恐怕会不复存在,

    这一点您认真的考虑过吗。”

    “哦,是的,这的确是一个问题。”

    象形文字,与字母文字的区别,这一点的确是很浅显。

    面对人类此前从未接触、自然也没有用语言文字描述过的新事物、新概念,字母文字的应对,除组合词根造出新词汇外,还可以直接用字母重组一个全新的生词。

    相比之下,象形文字的演变速度,就要慢得多,除语言文字形成的早期阶段,到近现代,列强文系统面对新事物、新概念,大抵只有利用现有字符排列组合,产生越来越长的新词汇一种应对之策。\

    正因如此,列强文的现代行文,才会越来越多的出现长词汇。

    再加上列强文的另一特征,没有词汇与词汇之间的间断符,长词汇盛行的结果,则(越来越)有可能造成断句、理解的歧义。

    但即便如此,考虑两类语言文字的特性,象形文仍然优于字母文,今天尤其如此。

    一切皆因为未来的世界,与今天,会有很大的差异:

    “关于象形文与字母文,在表述新事物、新概念方面的优劣,本人曾研究一二。

    结论,其实在报告里也提过,面对从未纳入过自身体系的新事物、新概念,任何一种语言文字,都必须进行‘扩容’,才能妥善应对,这对任何语言文字都是一样的……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