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宝书岛 > 科幻小说 > 永不下车章节目录 > 第一四七章 教义

第一四七章 教义(2/2)

永不下车作者:阳电 2020-02-13 01:32
测能力之孱弱,也不难摹想出正确答案。

    讨论教义的问题,这样讲,略显抽象,换一种稍微容易理解的法,

    就是在,一个人的利益得失,第三视角的客观判断,和其本人的主观判断,这两者并不是一定可以画等号。

    在理想情况下,一个有独立头脑、有思考能力的成年人,对自己的利益理应有准确的把握。

    但这只不过是理想情况;

    更现实的情形,则是被别有用心者蛊惑、诱导、暗示、欺骗,从而对自己的实在利益判断失误,进而,做出看似维护自己利益、实则损害自身权益的愚蠢行为,而“客观现实”与“主观判断”之间的利益差额,则被别有用心者,不费吹灰之力的收入囊中。

    行骗的具体过程,教义,显然是一件很趁手的工具。

    花费时间,纵览人类世界的诸多教义,方然很快发现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

    教义的理论体系,凡此种种,总是倾向于贬低信者眼前的、现实拥有的、这辈子就可以有的利益;

    而抬高信者期待的、遥远未来的、死后才能够拥有的利益。

    进而,从“眼前的利益不值一提、死后的利益才更丰厚”之鼓吹出发,诱导信者放弃眼前的、现实拥有的、这辈子本可以有的利益,去换取那允诺的、遥远未来的、死后才能够拥有的利益。

    个中动机,不言自明。

    一旦认识到教义的这种作用,可想而知,这就是某些人、某些组织喜闻乐见的道具;

    通过教义,让信者的利益判断出现偏差,主观上认为自己的选择,收益颇丰,自身幸福感甚至还很充盈,客观上的收益却惨不忍睹。

    个中差额,不言而喻,会被拥有教义最终解释权、充当教义运营商的奸诈之徒侵吞。

    人类文明的漫长历史,放眼看去,这样的无耻欺诈一直都在发生,识破真相者却寥寥无几,如此趁手的工具,在当今这一切皆为逐利的时代,当然不可能会消亡。

    甚至,由于阴险的愚民政策,在大多数民众思维混乱、难辨是非的联邦,教义简直就是效率超高的利益收割机,也难怪虽然睁眼四顾,今的一切生活便利完全是拜科学所赐,但在许多州讲授进化论,仍然会被教义运营商们口诛笔伐,甚至被警察找上门。

    看透了教义的本质,对方然而言,根本没有一点堕入其间的可能性。

    但即便如此,他却一直在研究这些人类文明的副产品,甚至通过社交网站、APP这些寻常渠道,在网络世界和现实世界里,留下自己心生迷惘、探寻教义、沉浸其中、直到笃信的完整活动线索和踪迹。

    这样做,是基于永生的长远规划,当然在罗伯特*布朗面前,并不能和盘托出。

    不过若对教授撒谎,自己真的皈依了某一种教义,更是无稽之谈,简直就像数学家自己买了彩票一样可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