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宝书岛 > 修真小说 > 诛仙章节目录 > 第七章.圣教

第七章.圣教

诛仙作者:萧鼎 2019-01-31 19:25
    第七章圣教萧鼎

    小猴身形较寻常猴子要小些,一身淡黄的毛发,光洁柔顺,隐隐有一层潮润之色。漆黑的一双猴眼,不大却是甚为灵动,最为奇特的便是在一对猴耳之上又生双耳,共有四只耳朵生在猴头两侧。小猴看到星,叫声更切,声音悠长悦耳,穿云绕梁,此刻悲啼如高峡哀猿,令人心酸欲泪,星脚下的水似是也随着小猴的叫声波澜起落。

    小猴在平台上远远地看着星,猴眼之内满是乞求之色,竟似有泪要流出。星虽不知怎会有这样一只奇怪小猴孤零零蹲在空旷的平台上,却也知晓小猴如此哀鸣必是不愿在这平台上。于是翻身上了平台,想去抱起小猴。不想方一走近,小猴忽地是厉声长叫,在原地走来跳去,一双猴爪不住向外乱挥,似是要阻星上前。星心下暗自奇怪,顿了顿后,摇摇头依旧上前,脸上一副笑容,口中对小猴说道“小猴,我来抱你出去啊。”也不知猴子是否听得懂。

    不料甫一走近地上的图形,图中笔画竟是红光一闪,一股大力涌出,星险险被摔倒在地。如此反复几次,皆是如此,星便站在外面抓抓头,愣愣地看着地上这幅古怪图形。小猴见他每次走近只是被推开了事,也止住厉叫,满眼哀怜地蹲在地上看着星,小小的鼻子鼻翼翕动,神情大是可怜。星此时方自明白,地上所绘古怪图形可能就是怪人曾说过的阵法了,小猴便是被困在阵法里,只是怪人好似忘记教他怎样破解阵法。

    见小猴孤单可怜,星心下亦是着急不忍,想把小猴抱出那个古怪图形阵法。绕着地上图形走了几圈,想寻一处可以走近小猴之处,却每每近图形半步之遥,便自被那古怪力道推开,几圈下来,毫无所获,心下暗自着恼却无计可施,一人一猴,四眼相对默然,当中隔着一幅古怪的图形阵法。

    突然,那小猴跳将起来,呦呦长叫着指向平台一侧洞壁,一双猴眼不住地示意星。星循着猴爪所指的方向看去,只见平平整整一处石壁,光滑如镜,壁脚凭空生出两条水流,沿着平台汇在一起,流出石洞。洞壁上星星点点嵌了数粒明珠,当中龙飞凤舞刻了一幅古怪的图形,似是一只振翅欲飞的大鸟,笔画寥寥,却是笔划流畅,气韵生动。星只看了几眼,便感觉大鸟似是要破壁飞出,尖尖的鸟喙,似是要啄一颗嵌在石壁上的硕大明珠,鸟眼之处,却是一团凸起的石壁,手掌大小的圆圆一团,沿凸起处的边缘各画了半圆弧线,合为一只圆圆的眼形,起笔浓重收笔轻灵,两条弧线似是两条首尾相逐的小蛇,灵动飞舞,一只鸟眼就似活的一般,也不知是何方高人所留。

    星移步走向那侧石壁想要近前细看,越走越是奇怪,因为愈是走近壁上飞鸟之形,心下愈有熟稔之感,冥冥然似是走回家之感。

    说也奇怪,星走到石壁近前,竟自然而然如叩门一般便伸手抓住鸟眼所在的凸起石块,向弧线所转之向轻轻一旋,如开自家家门一般。石块旋转之下,立时鸟喙所指明珠直直向下滑落,在石壁上划出笔直一条轨迹,厚厚的石壁竟由此两分,悄无声息地现出一道门户来。内中是小小一间石室,明珠照亮,室内陈设简单,一眼望去止有一张石案,石案后面有一方石凳,石案之上摆着一只古鼎,鼎内似是空无一物,鼎旁卷放着一卷玉册,散发着淡淡的光辉。

    星好似在一次远行后重回到家一般,想也不想便举步而进,身后小猴此时竟也安静无声。

    走进石室,星径直走向石凳上坐定,自然而然地伸手取过玉册,拂去浮尘,铺在案上。玉册上无数文字随一道白光纷纷升起,又如大珠小珠落玉盘般落在星身上隐进不见。星眼见无数文字落在自已身上不见,不由惊讶不已,如看到满天星斗齐齐落在自己身上一般,一瞬间忽是灵光一现,前尘往事,纷至沓来,一时间是纵马黑水,草长天高,一时又是刃光血影,长号恸哭,一时是万里黄沙一路行来,苍凉唱大风,一时又有一白衣人影,纵横长风中被长电击落,飘然坠地……一声脆响后,玉册忽地碎裂,散成尘埃,一阵轻风自起,吹散一桌玉尘。

    星取出长笛,横在唇边,笛声清越高昂,再不似先前苍凉悲怆,清越里却也难掩灭族的恨意,悠悠笛音,破洞而出,飘荡在整个西北荒原,月华突然大盛,清光如水,泻满四野。苗民在笛声中惊醒,在清冷的月色下向着悬崖间的水洞齐齐叩拜,崖上水影里,依稀现出梦里指路的女子身影。

    星长笛横罢,托鼎而出石室,灵诀转处,墙上鸟纹,地上伏龙纹皆如活物一般离地而起,伏龙鼎如长鲸吸水,吸住两幅图形,将其收摄入鼎,地面壁上,光滑如不曾刻划过一般毫无痕迹。四耳小猴,一声欢然长吟,凌空翻腾不已,脱困于千年而后,自是欣喜若狂,跳跃长叫不已,三面流水,随之齐作波澜。

    星心下已然知道,自处主人名伏龙子,是自己前生好友。这只小猴是伏龙子所收一只灵猴“长右”,伏龙子道法大成后,隐居大荒,凭此灵猴在此蛮荒间聚出一道地心灵泉,滋养出一方净土,并在此地坐化。伏龙子坐化前,恐灵猴长右在世间多造水患,设伏龙纹将长右禁于此处,并将所学用一玄奇道法禁在青玉册内,算知千年后有故友将至,得其真传法宝,长右亦将脱禁,成为伴其左右的一只灵兽。

    星出得水洞,已是天光放亮,星出洞时,迎着初起的朝阳,踏波而如,如仙人般轻轻落下,下面叩拜的苗民惊讶不已,认定星已被神选定,便一齐奉星为巫师。此时星已是脱胎换骨,得了伏龙子真传,背后突起也是隐去不见,再不是先前那个懵懵苗民。他召集余下的苗民,将伏龙子的道法分传众人,教众苗民依法修行。十数年后修行有成,挟恨踏回中原,以红马为凭寻访探查出当时屠戮苗民的元凶巨寇,一一诛杀,报了苗民灭族大仇。可惜红马离了苗民驯养,神异渐失,徒有其形,只比凡马略好而已。灵猴长右,随星中原复仇时,竟自得道飞升而去。

    大仇报后,星心灰意冷,独自回伏龙洞隐居,同族苗民,有的随他回到西北,有的便长居中原,收徒授艺,苗民一支,渐自湮没。虽不再有苗民之族,散居天下的苗民却都以西北荒蛮为根。先在黑水建长生祠,永祭祖先,又感恩梦里神人指引,在西北伏龙洞外建立殿堂,供奉梦里指路仙子和夜设长桥于黑水的神人,称其为幽明圣母和天煞明王,追随星的苗民在西北自成一教,称为圣教,在西北落地生根。

    星独在伏龙洞参修,其余苗民便在林边水间修建房舍而居,房舍依圣殿而建,渐次而外摆布,护卫着圣殿。伏龙洞在一侧的悬崖上居高而望。

    圣殿建筑,全依苗民之风而建,巨石高柱,巍峨雄伟,傲然而立于荒野石峰之间,气势宏大,面对周围耸立的石山也不输分毫。墙角屋檐却是平直简洁,不似中原建筑那般勾心斗角,曲廊折厦。宏大的正殿内供奉着两尊巨大的石刻雕像,一尊女像慈眉善目,微笑而立,是幽明圣母之像,另一尊男像却猛恶狰狞,令人看了不寒而栗,是魔教所奉的另一神明――天煞明王,圣教教众,每日香火供奉不已。

    星更是感念伏龙子,在伏龙洞以洞壁为碑,设伏龙子牌位,常常焚香叩拜,参修伏龙道法,有暇便指点圣教族人修行。后终道法大成,坐化而去,被尊奉为圣教始祖,因圣教一入中原便是为复仇而杀戮,更有教众双翼未消,宛似异类,中原人恨而称其为魔,却全然不想是谁夺马杀人在先。不过圣教也好,魔教也罢,几千几百年一直流传下来,漶漫扩大,还竟分出旁支,延续至今。算起来,魔教的由来,比之青云门,天音寺等正道教派要来得更早上一些。

    而这许多年来,天下阴阳变换,道魔相争互有消涨,正道有青云门自青叶以来,执天下正道牛耳,正道其势大涨。反之魔教自八百年前几乎一统魔教的炼血堂黑心老人死后,数百年来,魔教虽高手纷出却一直不合而分崩离析。大处上有鬼王宗,万毒门,炼血堂,合欢派四个大派纷争不休,小处上有许多零落门派如草芥落于风中,风雨飘摇在正道诛杀和同门屠戮之下,作为魔教起源的圣殿,也一度中落,更在三百年前,被青云五名好手联手杀入,直视守圣殿的长生堂、万毒门如无物,就算星在九天外有知,也想不到自己死后堂堂圣教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