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宝书岛 > 修真小说 > 浮州遥记章节目录 > 1顺治病末风云起,亲王执剑闯后庭

1顺治病末风云起,亲王执剑闯后庭

浮州遥记作者:江洋茅十八 2019-01-31 05:58
    楔子

    江山迟则美人暮

    风云起则壮士死

    神州去东不知几千里,原有巨岛无名无姓,与其为岛,不若为州,纵横皆数千里之遥。

    巨岛为乱风逆流所困。昔,始皇帝曾遣方士徐某率数千男女寻长生之法。徐某偶得来此,见巨岛灵气充盈,便道此处必得天地造化,如此凭一身道法破开逆流而入巨岛。

    岛中灵气充盈之甚,徐某虽游历天下而未曾可见。心道此处必有仙药,众人如此往复数十载,却难有所得。徐某心生退意,欲率船队回归神州,不想那乱风逆流竟是入时百倍之甚。徐某虽一身道法,左右破不得逆流,众人不得已而留在巨岛之上,唤名“灵州”。

    “灵州”之上,原有生灵,采天地之精而自生。灵物如兽,种类繁多,而灵兽非兽,得天地之华。至徐某而到,人与灵兽共存一地,兽灵始得开化,亦颇具慧根。如此,不知多少春秋去,兽化人型,便也似人一般。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年华一逝而去,往来千年之事,亦不时有神州游方之人前来寻仙。皆得入而不得出,之间如何之事?有道是:浮州云深处,遥梦千里书。

    第一章顺治病末风云起,亲王执剑闯后庭

    “义父。”

    山间自有夜寂色,草屋掌灯驱三更。此处去城数里,山畔夜浓,唯见得氤氲几点火光,便有三间房舍隐现其间。那正中草屋,探门入得一壮硕中年,面色微微有些暗沉,着的是一身深色布袍,打入屋便道:“找我有事?”

    草屋之中置一张木桌,两张小椅,一老者朝门而坐,面容满布岁月,倒也消瘦精神。手中一柄提梁壶,桌上两个青瓷杯。

    “痕儿呢?还没回来?”中年自识颇熟,挪了挪椅子,便也坐下身来。

    老者尚未言语,只将两杯添上茶水才缓缓道:“今天住‘天行’那,不回来了。”

    “噢。义父找我来有什么事?”中年说罢,拿起面前的杯子,吹了吹气,喝上一口。

    老人抬起头看看面前之人,微微停了停,才道:“圣上怎么样了?”

    话音方是一落,中年却是停下手中之杯,缓缓放在桌上:“我以为义父已经不关心北国的事了。”一句说罢,微微笑了笑又道,“命数将尽,义父恐怕心中早已有数了吧。”便说是笑,潜藏一丝难言之味。

    “你要如何?”

    “天下能者居之。”中年再次拿起杯子,此刻,却是显得更加平静。

    这说话之人名唤“杨九”,本是这老者义子,如今做的是辅圣护国大将军之职。而这老者名号如何不得而知,世人皆称杨老。年岁亦不得而知,只道是容颜已百年未变。旧是一副消瘦而挺拔的模样。

    杨老摇摇头,不再说话,抬眼远远看去,出了门,便消散在夜幕之中。

    二人无声片刻,那杨九才又起了杯子:“义父,你既不管北国之事,又何必问我的打算?”

    “九儿,为父要离开一段时间,找你来是要一样东西。”老人回过神来,低了低头,便不瞧面前杨九。

    “哦?义父去何方?”

    “摄魂幡在何处?”

    “义父要摄魂幡做什么?”

    “为父将你一手带大,知晓你的品性。北国之事,为父不想理会,那阵法乃逆天之术,为父却不得不管。”言之已罢,微是自叹。

    那杨九只微微笑笑:“原来义父都知道了。”

    “二十年前你问我要‘摄魂幡’时,为父便知你要做什么。”

    “二十年前义父不来阻我,今日却来。”眉是微皱,心塞苦乐。

    “摄魂幡在何处?”老人直直看着面前之人,那四方的脸庞,条条斑驳,该是多少风霜。

    “义父,摄魂幡我是不会给你的。”杨九握住手中之杯,双眼迎上老人的目光。

    “九儿,以你如今的功力,若是驱动阵法,恐怕无益于己。”许是杨九的目光太过坚硬,老人却是缓缓放下了双眼。

    “那义父助我。”

    “此阵逆天,我如何助你!”

    “呵。”杨九自行一笑,“逆天?义父恐怕没资格这么说我吧?义父既不助我,便不要来拦我。”这说着,杨九站起身来便要向门外而去。

    “站住!”

    听得此言,杨九虽停双脚,却未转身:“义父还有什么事?”

    老人长叹一口,缓缓情绪道:“为父要走了,你既执意要做,为父也拦不得你。只是痕儿还小,北国势必大乱,为父希望你不要为难他。”

    “痕儿?我看他自幼长大,如何会为难他。只要他不卷进这些事来,我自会百般照顾,这点不需义父操心。只是…”说来眉宇微皱,杨九换了口气又道,“义父当真不打算告诉他,他的身世吗?”

    “哎。”老人听来又叹一声,“缘起恩怨难诉,缘落是非皆空。随缘吧。”

    杨九不再搭话,自出小屋而去,那黑夜之中,便是没了身影。

    北国

    数百年前,人与灵兽之间爆发战争。以刘室为首的人族将灵兽赶出千里之遥,立都在北,定号北国。自此,人与灵兽再不同处一地,以西南之处万里密林为界,刘室表亲之家舍室,世代镇守边境,数百年来战事不断,而灵兽不得越西京半步。

    北都,北国四居城之首,自召明帝建国后经数代君王,坐拥军民百万之众。地处辽阔,往来商贾不绝,城中车马不息,楼宇四立,城墙高耸而摄天下之威。

    都城居中是一府,号“玄牝”二字。设四门,东书“文宣”,西画“武威”,南提“贤佐”,北刻“德治”。红底金字高悬门上,乃北国王室之宫。四门皆有重兵把守,每日晨起文武群臣自“文宣”门入宫朝会,退朝再由“武威”门出。自召明帝来,百年不变。

    然,百年时光不过白驹过隙。如今的帝君顺治已重病十九年,十九年来未尝早朝。国中事无巨细,皆由六部官员与大将军同在内廷议事。

    时间已是晌午,杨九出内廷议事房后却没出宫门,只向后宫走去。脚下缓缓而动,似是心中颇有些计较一般。这偌大的宫殿长长的廊道尽头是一院。入了拱门,便一扫宫廷之巍峨,转而是鸟语花香之地,院落本不大,杨九无心观景,径直走向院中一处房屋。

    “大将军。”这屋口站着两名守卫,见得杨九来,抱剑施礼。杨九只淡淡一应,也未多话便向屋中去了。

    这入屋便有一处黄纱帐隔着,隐约看得到纱帐之后是一张雕木床,床边有一椅。杨九微停了一刻,便听得帐内传来无力的声响:“谁?”

    “圣上,杨九。”杨九答话,便拨开纱帐而入。

    “九儿来了呀。”床上的人微微抬起头,看了一眼便又躺下身去。

    杨九走上前去,接过坐在一旁那侍女手中的药碗道:“你先下去吧。”

    待得侍女退去,杨九才道:“圣上近来如何?”这说着,吹吹手中药汤,便以勺递到病人嘴边。

    这顺治帝面色煞白微青,双颊消瘦异常,软卧于床,便似将暮。寻着药勺勉强张开嘴,喝上一口。便觉喉头胸腔梗塞的紧,连连咳了数下这才好了些许。待得身子平缓些,才算叹出半声。

    “圣上不便说话就好生歇息吧。”说着,杨九再吹吹药汤,又取一勺递到顺治嘴边,“西京舍家遣人来使,说是要扩充军制,我回绝了。”

    “嗯。”顺治没有说话,又喝了口药汤,将双眼闭上,好似周身全无半分力气。

    “户部王大人的儿子听说要结婚了。”杨九看着面前这人,一时间不知如何言语,只觉得莫名的心中有些难耐。

    “嗯。”顺治鼻中微微出气,缓了缓才道,“是谁家姑娘?”

    “微臣也不是很清楚。”杨九随意答着,手中继续喂着药。这一时间,君臣二人却没了言语。只看着窗外的阳光入屋,落在卧榻之上,倒也几分明亮。

    “王爷!”君臣二人一时失神,却听门外突的传来侍卫的叫喊声,话音还未落,二人微一醒神,便见一个周身铠甲之人破门而入。口中喝到,“闪开!”侍卫不敢强拦,只得退在左右。

    这王爷号“荣亲王”乃顺治三弟。皇室百年兴衰,如今宗亲嫡系便只有三人,顺治为大,荣亲王为末。只说这荣亲王生的彪悍异常,虎须铜目,扫眉阔耳的。这一入屋便大步流星直向杨九,手中提一柄银色巨剑不由分说便向那人斩去。口中怒的一喝:“乱臣贼子,扰我朝纲,害我大哥,拿命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