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宝书岛 > 都市小说 > 穿越之娱乐香江章节目录 > 发一点关于香港证券交易的资料,感兴趣的书友可以看一下。

发一点关于香港证券交易的资料,感兴趣的书友可以看一下。

穿越之娱乐香江作者:纪墨白 2019-06-24 11:22
    运用国家的强制力明确向内幕交易开战始于19年的美国《证券法》,该法的第16节是美国乃至世界上禁止内幕交易的祖父条款。香港对内幕交易的规制则姗姗来迟,直到1974年才在当时的《证券条例》中规定了对内幕交易的刑事处罚和民事补救措施。尽管已经迟到,更令人遗憾的是这一条款在实践中至今还没有得到执行。

    1978年,港英政府修订《证券条例》,开始系统地规范内幕交易行为:(1)规定了内幕交易的定义;()成立内幕交易审裁处,负责有关内幕交易案件的调查与审理;()授予内幕交易审裁处及证监专员进行调查所必需的权力。此后不久,香港财政司于198年7月1日根据《证券条例》第141条(h)的授权,向内幕交易审裁处提交了第一起内幕交易案件。由于这次修订没有对内幕交易规定刑事惩罚措施,也未提供民事救济手段,毫不奇怪,这在实践中并不能有效地遏制内幕交易违法行为,第一起内幕交易案件也这样因证据不足、涉案人不构成内幕交易而告终。

    8年代,英国本土的反内幕交易立法生了很大的变化。198年的《公司法》在第5章中第一次对内幕交易进行规范,随后的1985年《公司证券(内幕交易)法》(nesiderdea1ing)a1985)和1986年的《金融服务法》(Finania1serviesa1986)又进一步扩大了对内幕交易的规制。如此,深受英国影响的香港也亦步亦趋,开始着手对禁止内幕交易的立法作第二次修订,以英国的上述立法为蓝本,于9年代初出台了规制内幕交易的两部主要法律:《证券(利益披露)条例》(seuriies(disneeress)rdinane)和《证券(内幕交易)条例》(sene-siderdea1ing)rdinannebsp;   可以,1987年的股灾对香港的证券市场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而个中原因不乏相关利益人的内幕交易行为。香港遂于1988年引进了信息披露制度,制定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