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宝书岛 > 历史小说 > 我外婆是武则天章节目录 > 第二百五四章 蓟州大战

第二百五四章 蓟州大战(2/2)

我外婆是武则天作者:西关钛金 2021-03-05 08:05
的酷吏,这位外国人,最喜欢的就是发明酷刑,其中一个叫狱持,据记载:狱持即泥耳笼头,枷研楔毂,折胁签爪,悬发薰耳,卧邻秽溺;也就是一个大铁笼子外边是泥,把人的头部放到其中,总之是一个极为残酷的刑罚。

    在审理鱼保家的时候鱼保家死活不肯招供,索元礼就是用这个刑具让他招供的,后来这个新奇的刑具成了索元礼的代表。人们提到索元礼就会想到这个酷刑,都会非常害怕。

    来俊臣和这个外国人关系很好,只是不管两人关系有多好,李安都是两人的终结,拥有圣宠的李安,将是这些酷吏最大的克星,这也是李安为什么如此肯定的原因。

    只是李安还小看了索元礼的野心,虽然李安有着可怕的圣宠,但是王家嫡女的诱惑也太大了,所以后面还有很大的疑问。

    “攻!”

    蓟州城外大战开启,七万骑兵列阵以待,就在温蒙古的一声令下,一万先锋骑兵出战,场面十分的壮观,那万马奔腾的场景,扬起的尘土可以用遮天蔽日来形容。

    蓟州城之上,有一万弓弩手,可惜的是,这一万弓弩手仅仅只是边防军和团结兵!

    唐前期,军队以府兵为主体,同时还有北衙禁军、兵募、边防军,以及不脱离生产的团结兵等。

    这次室韦来得实在是太快了,根本就来不及将府兵给招回来,北衙禁军和兵募就更不可能了,只能依靠边防军和团结兵,临时凑了两万多人。

    要知道唐军的主力是府兵,并不是边防军和团结兵,所以蓟州城墙之上的两万多的边防军和团结兵,攻击力实在是有限。

    虽然蓟州外围有有护城河,但是室韦的一万先锋骑兵也不是傻子,到达护城河前,立即架起了飞桥。

    飞桥这玩意又叫壕桥,顾名思义就是过护城河的,这种飞桥制做简单,用两根长圆木,上面钉上木板,为搬运方便,下面安上两个木轮。

    《六韬》中记载:“渡沟堑飞桥一门,广一丈五尺,长二尺以上。”如果壕沟较宽,还可将两个飞桥用转轴连接起来,成折叠式飞桥。搬运时将一节折放在后面的桥床上,使用时将前节放下,搭在河沟对岸,就是一座简易壕桥。

    城墙之上箭如雨下,但是城墙下面,很快一面面飞桥给连接了起来,大批的骑兵快速的冲到了城墙之下,跟着第二个万人骑兵冲了上来。

    这一次的万人骑兵带着云梯,现在的云梯可不已经仅仅只是长长的梯子,唐朝的云梯,梯身(主梯)以一定角度固定装置在底盘上;

    在主梯之外,又增设一具活动的上城梯(副梯),其顶端装有一对辘轳,登城时可以沿着城墙壁面上下滑动,谓之飞云梯;云梯的底部则“以大木为床,下置六轮”。

    由于主梯采用了固定式装置,简化了架梯程序,缩短了架梯时间,而活动的上城梯的设计,则大大降低了云梯在接敌前的高度。攻城时只需将主梯停靠城下,然后再在主梯上架设上城梯,便可“枕城而上”,从而减少了敌前架梯的危险和艰难,同时又保证云梯在登城前不过早与城缘接近,免遭守军破坏。

    这样的云梯运过来,只要靠在城墙之上,就是一场大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