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宝书岛 > 历史小说 > 网瘾少年刘禅之崛起章节目录 > 第276章 知识改变所有人命运(为紫金玲是熊猫王加更1/7)

第276章 知识改变所有人命运(为紫金玲是熊猫王加更1/7)(2/2)

网瘾少年刘禅之崛起作者:爱喝甜辣酱 2021-05-30 11:17
要紧。

    刘禅直接把庲降都督迁到味县,又决定取消益州郡,和周围的几个郡组成云南、建宁、兴谷三郡,设置更多的官吏减少管理的难度。

    为了扩充军备,刘禅还决定征召大量的南中蛮夷北上从军,剩下的部曲则授给南中诸姓,一来保护他们的部分利益,二来让他们和南中的诸姓形成一定的平衡。

    这是历史上诸葛亮的重要方略,也是之前刘禅跟孟琰讲好的条件。

    孟琰这次为刘禅平定南中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为了安抚这些大姓的,孟琰也将成为将军,即将率领众人北上,这也是之前谈好的条件。

    如果没什么意外,后面又是大汉传统朝廷、大姓共治的美好局面。

    可显然刘禅不想只做这些。

    南中变乱已久,历史上诸葛亮虽然平定南中,但仍时不时有变乱发生,

    后来的庲降都督张翼甚至被民变打的回去请罪,换上马忠才有了一定的改观。

    完全相信这些大姓是取死之道,刘禅自然不会重蹈覆辙。

    而且,他准备在南中稍稍推广一下自己从千年后的世界学到的东西。

    考试。

    “五部都尉协助庲降都督镇守南中,其中一人由庲降都督直接指派,

    其余四人,两人由汉姓选拔,两人由夷姓选拔。

    三十年后,不分夷汉,一视同仁选官!”

    刘禅从戚金金那听说,后世选拔人才的方式叫做考试,

    而考试是由科举逐渐演变形成。

    虽然这种政策不能彻底改变不公平——有钱有资源的人依然能钻种种空子,依然有比其他人更好的向上条件,

    但这种方法终究给底层人向上提供一个渠道。

    前提是,一定要有一定的识字率。

    刘禅在荆州的时候就考虑到那把这种办法拿出来选官,

    可想到曹丕现在拿九品官人法拉拢世族,自己要是在这时候搞这一套,难免会影响跟世族的关系。

    这等于挖自己的根。

    毕竟现在天下未定,仍然需要积极拉拢这些世族给自己效力。

    何况就算考试,总要有统一的考试题目范围,

    那些经典和经典的解释权都掌握在豪族的手中,选来选去,能解释这些经典的也只有那一小撮人。

    就算刘禅跳出经典去考《斗帝传》,最先接触这小说的人也是那些世族,

    他们依然占据压倒性的优势。

    也只有等印刷术配合纸质书进一步流行,让更多的寒门子弟都能读到经典,到时候考试才有一定的意义。

    但在南中的夷姓中试行就容易了许多。

    不需要考经典,只要考他们识字,能用汉字做文章即可——

    反正这些人都不识字,大家都是从头再来,

    当然夷人头领的学习条件会比那些奴隶好得多,但他们也绝对做不到把所有的汉字都捏在自己的手中。

    所有人都会认为世子这不过是平衡夷汉的手段,能最大限度消除世族的对科举的戒备。

    夷人都督的责任除了维护一方平安,最大的考核的方案就是移风易俗,教导治下百姓识字。

    刘禅给他们三十年的缓冲时间,三十年后,所有的考试都不分夷汉,一视同仁。

    想要让自己的族人在日后依然能继续做官,这三十年内,他们必须要竭力推广文字,改变自己的风俗。

    就算这些夷帅小心眼,只教导自己的家人、同姓,

    可随着他们家族的壮大延续,这知识必然能形成规模,不断传递。

    尽管这种政策依然存在大量的问题,

    但刘禅已经尽力了。

    能把强大的文化输出到这片荒芜的土地,并在这里生根发芽,在这个生产力落后的年代,他已经很难再做到更好。

    孟琰和孟获两个人大眼瞪小眼地对视了半天,都从对方的眼睛里看到了惊恐。

    怎么回事,

    世子居然让这些夷人做官?

    造反的可是这些夷人啊!

    不过,话说回来,除了夷帅高定,这次最大的一股造反势力就是雍闿。

    这可是实在的汉姓豪族。

    想把锅完全甩给南中的夷人也不太现实。

    金环三结听说只要认识汉字就能竞争五部都尉,顿时心花怒放。

    “好,好,我回去就让所有人读书识字,

    这个都尉,我当定了!”

    董荼那也昂然道:

    “那另一个就是我,这都尉就是我的。”

    这两个基本不识字的夷人都这么有信心,高度汉化的孟获对两人颇为不屑。

    不过……

    想到刘禅居然还真的为南中的夷人做了这么多的考虑,孟获的心里还是略有些感动。

    想到之前见过的句扶手下世族,孟获咬了咬牙,决定赌一把。

    “世子,我不想做什么都尉,世子不是选拔精兵随世子北伐吗?

    你看我如何?

    若是世子不弃,我愿意随世子北伐,扶保大汉!”

    孟琰也反应过来,朗声道:

    “孟琰也愿意追随世子,共讨不臣。”

    所谓朝中有人好办事。

    孟获的家人在南中,他要是在朝中混得好,对家人也有莫大的助益。

    要是刘禅不过是做戏给夷人,他也有应付的手段。

    孟琰也是一样的心思。

    世子现在气势如虹,若是自己能跟随他复兴大汉,自己的族人肯定也多有助益。

    南中这块土地终究是太小了,

    刘禅见孟获和孟琰这一夷一汉两个姓孟的都拜在自己面前,心中多有几分感慨。

    他扶起二人,把二人的手放在一起。

    “从今天起,南中的夷汉如一,都是我大汉子民,

    大汉,还要诸位勠力同心。”

    虽然不知道以后会怎么样,但刘禅相信,自己的辛苦终究会有收获。

    南中从今天起,又翻开新的一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