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宝书岛 > 历史小说 > 带着系统来大唐章节目录 > 第一千七百七十九章 信用为本心思巧(第一更)

第一千七百七十九章 信用为本心思巧(第一更)(2/2)

带着系统来大唐作者:农家一锅出 2022-03-07 19:37
换券哪里会出问题。

    “吃过饭休息一番,出去转转。”

    尺带珠丹准备溜达,他不累,乘船吃得好、睡得好。

    他从报纸和使臣传回去的信息,以及来时路上,对京兆府有个大概的了解,却想转转。

    “叫上李易。”纳格礼怕出危险。

    “自是如此。”尺带珠丹应道。

    ……

    其他的人都在吃饭,随嫁的大唐人发现京兆府与自己出去的时候除了城墙外,周围变化很大。

    带回来的孩子从一岁到七岁的全有,大唐对于在吐蕃出生的孩子来讲显得十分陌生。

    但在陌生中还有一丝亲切,并不畏惧,更多的是好奇。

    他们身在吐蕃,生活的圈子比较保守,大家都说大唐话,他们学吐蕃话,也跟吐蕃的孩子们玩耍。

    回到家中,总能听到父母讲大唐的事情。

    等来到大唐,他们看别的时候非常自然。

    再有了好吃的和新衣服,庄子上的孩子一同陪伴,他们很快适应。

    吐蕃随尺带珠丹到来的人,比起金城公主的人多了任务,他们观察、用心记。

    出发前大伦叮嘱过的,不管好的还是坏的,记住了,回吐蕃后相互补充着汇报。

    此刻他们记住了,李家庄子的饭菜好吃,在吐蕃许多菜根本没见过。

    另外李家庄子确实有钱,庄户们,也就是奴隶,穿的衣服好,一点不粗鄙。

    李家庄子居然还有风车转动着提水,转啊转的,很细的管子里的水便不停地往外冒。

    怎么做出来的?吐蕃能够有一堆这样的井就好了,吐蕃的风很大,风车会不停地转。

    大伦说让联系一下在大唐鸿胪寺的自己人,现在怎么去联系?

    周围全是羽林飞骑,不允许随便走动。

    跟尺带珠丹到大唐的人着急,同样着急的人在外面。

    一群吐蕃使臣跑到灞水桥头的集市上吃饭,没去吃面,伯讹留下了心理阴影。

    上次到李家庄子被坑了,一想到那个卖面条的人的样子,就觉得浑身上下没有一个地方不难受的。

    “吃吧,重新适应一下。”伊辛巴在吃糌粑,他在大唐呆久了,对糌粑不怎么喜欢。

    大唐人用筷子吃饭,自己拿手抓,感觉低人一等。

    今天集市上居然有好几个糌粑的摊子,很突兀,原来根本见不到。

    更神奇的是一群大唐的百姓像模像样地攥糌粑吃,吃得可香了,你们平时真吃这个吗?

    “他们是怎么回事儿?”伯讹看看旁边的大唐人,纳闷不已。

    “做样子给赞普看,李易的心思多着呢。”伊辛巴猜出来了。

    现在吃糌粑的人随时能变成护卫,假的,与大唐普通的百姓无关。

    说着他有攥了一个团子,不得不承认,李家庄子做的糌粑都比自己在吐蕃吃的味道好。

    青稞面很细,感觉就是六零粉那种,抄的时候还额外加了蜂蜜。

    自己的吐蕃上哪弄这么多的蜂蜜?简直是开玩笑。

    用酥油茶就给团起来,吃着香,吐蕃人顿顿能吃到这种糌粑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