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宝书岛 > 都市小说 > 天字一号顽主章节目录 > 第九十三章 人和窑(求收藏!求推荐!)

第九十三章 人和窑(求收藏!求推荐!)(2/2)

天字一号顽主作者:小鹿爱小胖 2020-08-07 15:16
“这也是古代北方瓷器的特点吧?”

    胡爷微笑点头~

    可林剑纳闷道,“这么说馒头窑烧不了青花瓷?”

    胡爷反问,“谁说烧不了?”

    “可青花瓷胎很薄~”

    “你以为元青花怎么来的?”

    林剑被胡爷一句话问住了,张了半天嘴也没说出个所以然。

    “别说青花,就算是釉里红我也能烧,古代比较迷信,当然我不是说窑不重要,但最重要的还是人。”

    这话林剑没法反驳,不过他现在对窑不感兴趣了,刚刚胡爷应该、好像、貌似提到了红窑,他心中一片火热。

    陪着笑脸,“胡爷,您烧过釉里红?”

    要说华夏人以前还真是暴殄天物,元代瓷器在华夏以前的收藏圈里知名度不高,一直到民国时期,基本上还处于籍籍无名的状态,研究和收藏者很少,没办法,在大多数华夏人的认知中,都认为元瓷粗大笨重,没什么精品。

    元瓷之所以能够出名还多亏了老外,从某个角度上来说,我们还真得感谢那些‘强盗’,不要一说到很多华夏珍贵文物流失海外,就有无数的伪愤青、伪爱国人士把老外的强盗行为贬的一文不值,是,他们行为的确不值得称道,但仔细想想那个年代的华夏,真正被抢走的古董有多少?

    其实在所有流失海外的文物中,只占了小部分,除了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那一次以外,其余的华夏古董一般都是在民国时期,甚至是新华夏时期为了出口换取外汇流失到海外的。

    大量的古董被洋人收购带出国,而当时华夏人穷的连饭都吃不上,哪还有心情管古董?有人要这些破铜烂铁破瓶子烂罐子,那真是求之不得,但凡多给点钱内裤都能当了,何况只能当摆件用的瓷器?

    也就是现在华夏崛起了,人们有钱了,才有心情有时间关注那些精美的艺术品,这也是‘盛世古董、乱世黄金’这句话最好的体现。

    扯得有点远,说回元瓷,南北方窑口都有,目前已经发现的就有青花、釉里红、蓝釉、红釉,卵白釉还有红绿彩,但红绿彩只是存在,还没有发现窑址货,业内的争议也比较大。

    元青花的名气太大,众人皆知,但真要说元朝当时的瓷器,其实是以红色为贵的。

    当时成吉思汗等皇帝所用的御瓷最高贵的颜色也是红色。

    所以,元瓷里论品级,应该以红釉和釉里红为贵,青花蓝釉次之,卵白油最次。

    不过元瓷的釉里红当时属于初创阶段,虽然说这种铜红釉早在唐代长沙窑就出现了,但唐宋以来,都被视为妖孽一般,被划分到窑变,根本没有固定的技法可以成规模的烧出来,所以窑里出来的红釉被砸个稀碎,更不会被送到宫里。

    总而言之,釉里红存世量极为稀少,目前可供考察的一共是40多件,要知道元青花还有400件呢,可见釉里红这种红瓷在元代尚属于高度机密的瓷器,并未得到广泛推广。

    因此,当林剑听胡爷说釉里红他都能烧,才表现的如此惊讶。

    然而胡爷却不以为然,“可以烧,不代表能仿到一模一样~”

    林剑搓着手,“您这有成品吗?我想开开眼~”

    胡爷瞅了他一眼,说道,“让你看看也可以,但你别想着带走,这件我不卖~”

    “没问题,我就看看,绝对不带走。”

    “行吧,跟我来~”

    几步路走回院中主房,让林剑在过堂客厅里等了片刻,胡爷从屋里取出一件精美至极的瓷器,不过寻宝鼠毫无反应。

    没反应是意料之中的,假的能有什么反应,何况按胡爷的说法,这瓷器有瑕疵,没烧到极致,恐怕这辈子也很难烧到极致。

    胡爷走到近前,将瓷器放在四方桌上,林剑弯下腰,一眼就勾起了脑中的回忆,“这件瓷器出现过,如果没记错的话应该是06年香江的佳士得春拍。”

    “哟~记性不错~”

    林剑没接话茬,这是一件仿明洪武釉里红缠枝牡丹纹玉壶春瓶,当时在拍卖会上以接近8000万港元成就了明代瓷器的新纪录,也使得“釉里红”成为瓷器收藏中的极品。

    但可惜的是,这非元代釉里红,而是洪武时期技艺纯属之后的产物,失去了元代的属性,哪怕卖出高价也不是那个味儿了。

    不过由此也能看出,釉里红绝对可以堪称瓷器中的贵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