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宝书岛 > 历史小说 > 大晋皇族章节目录 > 第八十三章 事变

第八十三章 事变(2/2)

大晋皇族作者:长乐驸马 2020-11-14 11:24
便将刚刚那只碗摔的七零八碎,又用书籍等物掩盖。随后离开书房,将房门关上。

    他快步走进厢房,将早已杀死的汤高氏装进袋子中,背在身上离开厢房。只见其纵身一跃,顺着墙壁攀爬上屋顶。

    在他身后,一名男子紧随其后随之远去。扛着汤高氏的男子并不知道自己身后尾随着一名男子,他一路狂奔,离开长至坊,进入一条小巷子,一名早已在哪里等候的人打开一扇小门将其迎了进去。

    而跟在他身后的男子并没有打草惊蛇,他离开小巷子,绕到前面,记住位置,随后悄然离开。

    长孙府。

    翁婿一家用了饭,又说了一些事情,姜承枭这才带着长孙清漪离去。

    “观音婢,为娘嘱咐你的可记住了?”

    临走时,长孙夫人还不忘叮嘱长孙清漪,生怕她抹不开面皮,误了事情。长孙清漪偷摸看了一眼正在与父亲告别的姜承枭,随后轻轻点头。

    两人上了马车,离开长孙府。姜承枭阖目养了会儿神,好似察觉有人在看他,遂睁开眼,正巧发现长孙清漪转过头去。他不由得好笑,调侃道:“日日相见,我还变了样子不成?”

    长孙清漪大羞,低声道:“夫君近在眼前,清漪却觉得好似天边。”

    似有所指,他也不搭腔,姜承枭咳嗽一声,岔开话题,“送给妇翁的物件,不知她老人家可喜欢?”

    长孙清漪点点头,言道:“母亲很喜欢,只是却有些贵重了。”

    姜承枭笑了笑,“不管贵重与否,心意最重要,妇翁喜欢就好。”

    长孙清漪心中微微一动,捏紧了藏在袖子中的东西,想起母亲的话,不由得红霞满面。

    正在此时,马车之外忽然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紧接着响起呵斥声:“行人避让!行人避让!行人避让!”

    赶车的南霁云动也没动,继续驾着马车行在路中,迎面一队差役奔来,见马车仍旧不退,不由得恼怒,随即有差役发现驾车的乃是南霁云,曾是赵王世子随从,立即提醒领头差役。

    领头差役也不是傻子,这长安城贵人甚多,那是他一介小小差役能惹得起的,于是立即带着人躲在一边,看着姜承枭的马车离去。

    马车车帘被掀开,只见一名容貌俊朗的青年看了一眼自己,领头差役顿时低下头不敢与其对视。好在那青年只是看了他一眼便放下了帘子,让他顿时安心,他还以为是自己冲撞了贵人。

    “好险。”领头差役心有余悸,转而看着先前提醒自己的差役,“阿鼠,若不是你提醒及时,今儿个我可就冲撞了贵人。”

    阿鼠曾经在县衙库房中见过一次南霁云,因此认得,他笑笑,连忙道:“好哥哥,现在可不能耽搁了,上官县尉已经去了长至坊,咱们可不能迟了,否则一顿水火棍少不了啊。”

    “对对对!”领头差役一拍脑门,道:“娘的,上官狄这个杀千刀的,可不能得罪了他,兄弟们,咱们赶紧去。”

    言罢,一行人拍马离去。

    不多时,回了琅琊郡公府,长孙清漪自然是去料理府中生计,而姜承枭则去了书房。

    进入书房,几名仆人添了炭火,端上香茗奉上,随后退了出去。他卸了外套,便走到主位跪坐下,一名身着灰衣的男子跟随吴山惠进入书房。

    灰衣男子单膝下跪,双手抱拳,恭敬道:“属下梅肆,见过主人。”

    “说吧,突然来见我有何事?”姜承枭慢条斯理的喝了一杯茶暖身子,目光落在梅肆身上。

    梅肆此前也是他的家奴护卫出身,因为一身轻功和柔功不错,便被南霁云送进了梅花之中。

    梅肆禀告道:“主人,汤疾被人杀了。”

    嗯?

    问道此言,他一口茶水闷在喉咙里面差点没喷出来,蹙眉道:“怎么回事,我让你们盯紧他,徐徐图之,可不是让你们简简单单的就杀了他了事。”

    “主人息怒,汤疾之死并非属下所为。”梅肆道:“接到主人命令之后,属下便日夜亲自监视汤疾,因其时候未到,属下不敢擅作主张杀死汤疾。今日属下在监视之时,发现汤府一下人杀了汤疾与汤高氏,属下没有主人命令不敢擅自出手,因此便在暗中观察,那人杀了汤疾之后,带着汤高氏的尸体离开汤府,去了杂市躲起来,目前属下已经让人盯紧了那块地方,等候主人命令。”

    汤疾被人杀了,这人还是在自己之前动的手。

    姜承枭咽下茶水,轻轻将茶盏放在桌案上,“你可认识凶手?”

    “不认识。”梅肆道。

    “你可有暴露身份?”

    “没有,属下很小心,那人并没有发现属下踪迹。”

    姜承枭轻轻颔首,“好,你带着人日夜盯紧了哪里,不要打草惊蛇,暗中调查那人的身份。”

    “属下明白!”

    随后,吴山惠带着梅肆离去。

    姜承枭转而对着南霁云道:“告诉方贰,让他给我查清楚背后究竟是谁。一群废物,盯了这么长时间居然被来路不明的人动了手。”

    “是。”南霁云得令而去。

    姜承枭拿起一张白纸铺开,提起笔在纸上写下“汤疾”“汤高氏”,紧接着又写下“齐王”,而后将齐王与汤高氏连起来,随后又在齐王与汤疾之间画了个“叉”。

    齐王与汤高氏之间的事情肯定不止他一个人知道,若是汤疾被暗杀死了,那么知情的人第一想法就是汤高氏唯恐自己与齐王之间的苟且暴露,为了灭口下的杀手,亦或者是争执之下的杀手。

    这些暂且不论,可以肯定的是,齐王与汤高氏之间的苟且一定瞒不住,这也是他一开始的想法。

    但是现在情况很明显不对,有人动手杀了汤疾与汤高氏,这就说明有人希望将齐王拉下水。借着这件事将脏水泼给齐王。

    因为他此前让人在外面散播消息的缘故,现在长安中不少人都知道汤高氏在外面养面首,这恰恰成为了最好的机会。而此事一旦经过有心人篡改事实,很有可能会变成这样:

    齐王为了防止自己与汤高氏之间的事情暴露,从而暗杀了汤疾。而那凶手杀了汤高氏之后带走了她的尸体,造成失踪的现象,无疑是坐实了这种传闻!

    那么问题来了,陷害齐王谁能得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