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宝书岛 > 言情小说 > 哈利波特之晨光章节目录 > 第六十五章 “开锁”

第六十五章 “开锁”(2/2)

哈利波特之晨光作者:金吾不禁夜 2020-09-17 20:46
在话下。

    媒体形容洛杉矶暴动是一场小型局部战争,这一点都没错,退伍军人也是军人。与黑人进行火拼时一枪一个准的韩裔吓到了帮派中的黑人,双方之间的对抗进行了很多天的时间,最后还因为事情闹得太大,美国军方出来平定才得以结束。暴动结束后经统计,韩裔射杀了44名黑人,而黑人仅仅只射杀了1名韩裔。

    抢劫能产生一种类似“收获”的快乐,尤其是集体哄抢发生的时候,警察忙着保护富人区,不会去保护那些沿街商铺。在法不责众以及不会被追责的心态下,本我促使自我摆脱超我的束缚,干一些能让自己快乐的事,这种“自由”带来的是破坏,如果有人怂恿的话破坏还会加剧。

    斯坦福大学糖果实验中,不少孩子们经不住诱惑,在三分钟之内就吃了糖果,有的甚至在实验开始还没过半分钟就按响了铃铛。最终只有1/3的孩子等待了15分钟,从实验者手上赢下了另一颗糖果。

    一些人之所以贫穷不是因为资本家的压榨,而是在面对诱惑的时候难以抵制。

    暴动中奢侈品店是必然被砸的,吸取教训后也许部分商店会安装防弹玻璃,不过它的作用不大。暴乱一但发生,暴徒会直接开着车撞门,除非安装银行一样的合金门,只是这种门太沉重,也不美观,不符合客户的审美。

    除了枪声之外,没有别的方法能让陷入集体无意识之中的人清醒,如果形成和法国大革命一样的暴动,那么就只能靠大炮和坦克镇压了。

    这种状态的人可没被催眠师拿着怀表催眠。

    1951年哥本哈根抢劫案则是另外一个典型,劫匪很容易被捕了,不过他并不缺钱,他抢劫是为了一个目的,建立一个北欧精神天国,让每个人在精神层面实行平等和共生。

    劫匪说是守护天使让他这么干的,只是这个守护天使并不是真的长了翅膀的鸟人,经过警察调查,那个“天使”是他的心理医生。

    催眠犯罪本质上邪教洗脑、宗教狂热是一样的,那些人心里都知道法律和道德,却还是心安理得地犯罪,警察根本就找不到证据,所有证据都指向他们控制的傀儡。

    zodiac掀起的是另外一种狂热,这种狂热甚至几十年后促生了zodiac二世这个模仿犯。

    “心理学邪门得很。”洛杉矶警察局的心理医生对奥沙利文和米尔斯说“你们知道保罗·让·塞罗吗?”

    “他是法国人。”米尔斯说道。

    “是的,他是法国人,因为他的中间名是‘让’。”心理医生翻了个白眼“他说在书里写到,‘他人就是地狱’,世界上的确有相当多的一部分人生活在地狱里,人在与他人的相互关系中,如果选择一切为了实现自己自私的欲望,甚至不择手段牺牲别人达到目的,地狱也就产生了,凡是地狱无不从自私的选择开始,而后殃及池鱼,结果只能是大家都生活在谁也好不了的地狱之中。”

    “所以,你打算让我们别多管闲事?让一个17岁的女高中生死得不明不白?”奥沙利文挺着大肚子,吃力得坐在沙发上问“你有女儿吗?”

    “我还没结婚……”

    “那你就不知道,当父母知道自己的孩子自杀时是什么心情。”奥沙利文愤愤不平地说到。

    “我没让你们少管闲事,而是让你们别独自调查。”心理医生有气无力地说“以你们的学识,很难处理这样的案子。”

    “所以你觉得自己很聪明,我们都是蠢货对么?”

    “我想他的意思是说,如果我们自学足够的心理学知识,就不用当警察了,可以改行当心理医生。”米尔斯幽默得说到“你想换工作么?”

    体型庞大的奥沙利文目不转睛地盯着心理医生,那个心理医生站在他的面前就像是一个小矮人,轻轻一下就会被捏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