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宝书岛 > 历史小说 > 乞活西晋末章节目录 > 第五百八十九回 粮价长阳

第五百八十九回 粮价长阳(2/2)

乞活西晋末作者:万载老三 2020-09-06 12:24
奔向南门码头方向。正觉疑惑,王魁已然喘着粗气进了茶馆,冲他大声叫道:“东家,港口外路过了一支海贸船队,怕不有数百艘大船,他们没被封锁,往东去啦。”

    “卧槽,去看看,凭啥别的商船可以通过海峡,咱们的船却要被封锁在这儿?他妈的,要解大家都得解,咱也不是后娘养的啊!”不待王宣做声,已有茶客拍案而起,急冲冲的出店往南而去,气愤中又不乏期盼,显是同样被滞留蒲岛的船东船员。

    心中闪过一个愈加不好的念头,王宣也立马起,跟着王魁快步出门南奔而去。茶馆本就靠近南门,蒲城也距港口不远,故而片刻之后,王宣便到了码头附近,见到了王魁所说那支船队的背影。

    那是由安海水军护送,挂有华兴商会旗帜的船队,也该正是他在天竺巴提港口一度见到的那支超大型船队,不,是巴提那一只超大船队的数倍,总排水怕不有着两百万石!

    “诸位见谅,这支船队况特殊!海峡的战时封锁并未结束,还请大家稍安勿躁!”通往码头的道上,已被一队军兵封锁,为首军官正着喇叭安抚道,“不妨告诉诸位,那些船里运送的都是粮食,购自西方丝路沿岸地区的粮食,必须尽早运抵澶、瀛、吕等地,事关数百万华兴百姓,刻不容缓,府主特令,任何人不得阻滞”

    “呃,原来是粮食我的天,两百万石粮食卧槽,这他妈的都从哪儿给凑出来的这么多诶,有了这么多粮食,还缺啥粮呀直娘贼,现在粮食可比亲娘养的还大,咱们那些货还真就比不了”一帮前来抱不平的船东船员们立马没了脾气,或惊叹或释然,或苦笑或骂咧,也有陷入沉思的,终是纷纷散去。毕竟,他们在蒲岛虽未感受到粮食危机,却皆从报刊上知晓着华兴府的粮价局势。

    并未随着他人散去,王宣呆愣愣站在原处,脸上似哭似笑,直至那支船队彻底出了视野,蓦地,他手指东方,歇斯底里的咆哮道:“一地鸡毛!一地鸡毛啊!哈哈,都他妈的一地鸡毛”

    “看来,你这位王氏死忠看懂了不少东西,只可惜,你不该多说,也说不出去。走吧,跟我去坐坐,或许你我都能知道更多。”正此时,一什黑装军兵走了过来,那是军中宪兵的样式,为首的是名八字胡的黑衣男子,他一边亮出一份黑色证件,一边淡淡道,“哦,对了,某隶属华兴府监察厅,你不去不行的”

    就在超大运粮船队横穿马六甲海峡之际,大晋扬州,东部沿海,自由岛自茂市场,稻谷交易价已然达到了历史的每石一千五百钱,当然,五铢钱在此已然不好使,在大宗商品交易厅内,它的标价是每千石十五金。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华兴府的强大,在沿海贸易上的主导权也愈加明显,纪某人部分借鉴后世的交易规则也愈加被商人们接受,一应自茂岛上的大宗匿名交易,也愈加成为沿海商货的价格风向标。即便在华兴府粮价动的当口,这里依旧因为华兴府的商业诚信而主导着东南沿海的粮价。

    此刻,一名瘦削的儒装文士正在大宗交易厅内,胆战心惊的盯着墙上的大宗粮食求购栏,因为,一名青衣侍者正在走向那里的稻谷分栏。轻轻的,侍者擦去对应十五金最高售价的两万三千石,继而,又擦去对应当前次价十四金的八千石,再而,侍者又擦去了下面对应十三金的六千石,还好,他在此重新写上了两千石这一数目。

    侍者的动作很轻,瘦削文士的心却揪得很紧,可劲扇风的手心已然满是汗水。显然,此刻购粮价格的下跌不符瘦削文士的心意,谁叫他本并非一名寻常商人,而是暗中代表着江南都督府以及一应故吴士族,而现在的粮价依旧不能令他的后台大佬们满意呢?

    “直娘贼,又是三万五千石!这几天怎么连续有人出来捣乱,都是谁卖的,就不能等到价格上去了再卖给华兴府吗?后若是查出来,定要给他们难看!”文士边的一名小厮低声道出了自家主子的心,继而犹豫着说道,“先生,十三金都快破封了,是否重新挂单,将价格顶上?”

    “无妨,总有些沉不住气的蠢货。哼,粮价还会长阳,总有他们后悔的一天!去,挂单,十五金,再求购五万石!”咬咬牙,跺跺脚,再擦了把汗,瘦削文士终是恨声道。只不知他若是获悉,此刻在文明岛、狭义岛以及青岛港的自茂交易厅内,同样也在上演着这一幕,是否还会如此决绝的继续挂上买单

    支持把本站分享那些需要的小伙伴!找不到书请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