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宝书岛 > 历史小说 > 乞活西晋末章节目录 > 第五百三十五回 科考分榜

第五百三十五回 科考分榜(2/2)

乞活西晋末作者:万载老三 2020-09-06 12:24
保荐,多少也得有个落户务工的样子,他们可都是带着高人一等的心态空降来做官的,谁又愿意屈尊去折腾什么公民,以文会友乃至花天酒地才是王道嘛,如今确是悔之不及。当然,说来说去,只恨这个突如其来的分榜录取!

    “诸位,华兴府并非完全排斥我等,其实没有将路堵死,捷径倒也还有几条,就是苦了些。参军,支边,支教,都可算作功勋点,干得好一年之内仍然有望成为公民。”这时,苏峻扬扬传至手中的一份文书,不无慨叹道,“华兴府这是逼迫我等真正投身,并为其卖力奉献。分榜录取,既可直接选拔外来精华,又给更多外来者画个馅饼,高啊!”

    经苏峻这一点醒,一众学子纷纷陷入沉思。俄而,高征却是瞥了一眼苏峻,扬扬传至他手中的另一份文书,淡然附和道:“是啊,这个公民身份,可不仅有利于科考,还利于工商产业。呵,公民占股低于六成的非公民产业,严格限制贷款,不享受工商与关税的五成退税,还限制参与政府投资项目,够狠啊。”

    “卧槽!直娘贼,这样每年要亏上多少?”这一下,雅间众人中,近半人再度变了脸色,更有人已然爆了粗口。不消说,他们的家族产业都已涉及了华兴境内的工商贸易,却恨主事人犹还未及成为公民。

    谁的肉谁疼,一直云淡风轻的苏峻这次也黑了脸。沉默半天,他终是喟叹道:“难怪那位血旗将军短短三年便有了这等气象,够狠啊。诸位,某倒更为看好华兴府了,若是诸位希望有个长久前程,不妨按下其他心思,耐心埋头几年,凭借我等才学,终有风云化龙之日”

    日落时分,乐中城,府主内邸。花园内,借着夕阳余晖,纪某人正小心搀扶着腹部隆起的剑无烟,绕着园间小径缓缓遛弯,不时还会伸出咸猪手,在那隆起的小腹上感觉片刻,乐此不疲。如今,每日早晚一次,轮流拉着两位孕妻遛弯,已然成为他忙碌之余的保留项目。

    “夫君,敏儿妹子该已到达乐岛了吧,怎么没让他来府内坐坐,都有两年没见过她了呢。唉,她一个人隐姓埋名到了乐岛,边上也没个亲友,怪不容易,夫君,干脆将她接到家里来住吧,我也能够多个人说话。”似不经意的,剑无烟浅笑言道。孕后显得婴儿肥的娇颜,在晚霞辉映下,更添一份圣洁,一份母性美。

    坑!纪某人却是做没做贼都心虚三分,他立马打起十二分精神,一脸赔笑道:“无烟真是温良贤惠,为夫却是千年修来的福分啊。只她毕竟没有过门,这般入府颇为不妥,为夫还是多陪陪你二人吧,十月过后还要南征瀛州呢。况且,她还有些孩子心性,行事有点毛手毛脚,万一冲撞了你与胎儿,那为夫就万死莫恕了。”

    “哼,你嘴巴愈加甜了。”剑无烟白了纪泽一眼,面上倒是显出愉悦,口中则继续问道,“怎么样,给你的三夫人都想好了什么活计,该不会光使唤我与雪儿妹妹,对她却仅金屋藏娇吧?”

    呃,纪泽目光一阵闪烁,正不知坑在何处,手臂已被剑无烟狠狠拧了一把,却听她语带幽怨道:“男子汉大丈夫的,你莫一副战战兢兢之态,日子长了,反而坏了家中感情!以你如今身份,多娶几个女子又算得什么?但求始终如现在一般,莫要有了新人便忘了旧人,我和雪儿也就心满意足了。”

    “呃,为夫省得了。”纪泽老脸一红,轻应了一声,难得没再花言巧语,只是下意识将剑无烟搀得更紧了些。

    剑无烟柔柔一笑,欣慰中微带酸涩,却是顺着纪泽的力道与他贴得更紧。片刻温馨,她旧话重提道:“敏儿妹妹原就涉足莲花教,倭国女王又有巫女之说,倒不若让她参与境内宗教事务。如今境内太上道愈加兴隆,以她三夫人的身份,至少可以多立一个山头,权作未雨绸缪,也免景轩一系过于做大。”

    “哦,这个安排倒也合适,为夫抽空与她说说,叫她也出一把力,为咱家看着点这份基业。”纪泽不由听得点头,俄而笑道,“这般主意,可非无烟你所擅长,想是出自雪儿吧。”

    言说间,二人已经遛至凉亭,却见赵雪斜倚靠垫,手扬一份信报,截口笑道:“咯咯咯,小女子那点微末算计,哪里比得上咱家府主的运筹帷幄,一招公民平民分榜录取,立将那些叵测之辈防范于未然。”

    “哦,是有关那些士子反应的回报吧。”纪泽将剑无烟细心扶上凉亭坐好,一边接过信报,一边谦虚道,“所谓分榜录取,无非拾人牙慧罢了,当不得赞,当不得赞啊,呵呵。”

    说来分榜制度雷同于后世高考中的分省招收,其最早当是出自明太祖朱元璋的手笔。某次科考,北方考生因为刚刚脱离蒙元统治,水平很低,竟然无一上榜。这还得了,当官的都成了南方人,北方人还如何认同大明?朱元璋急了,调卷重审,结果依旧,暗示主考官适当调整一下榜单,偏生还遇上一个清流的死脑筋,结果依旧。进而,北方举子游街抗议,都城哗然。

    南北团结高于一切,管你清流浊流!无奈之下,心狠手辣的朱元璋构造了一起冤案,愣是指使人诬陷那位清流主考官贪污贿考,斩首谢罪;那些眼高手低的北方闹事举子也没能落好,冒犯天威,悉数逐出京城,榜单依旧,也算各打五十大板平息此事。但下一期科考,朱元璋可不愿再有麻烦,挖空心思之下,索性将南北考生分榜录取,且这一制度维持数十年,直到换了一代人,南北差距不再夸张,方才作罢。

    凉亭之上,眼见纪泽浏览起刚刚送来的这份信报,赵雪笑道:“那些外来士子还算识相,虽抱怨不断,却似生生忍了,不敢有所僭越,只是,对于那些挑头串联的外来士子,譬如苏峻高征之流,未免他们掺沙子日后添乱,夫君是否还当在科考中予以打压”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