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宝书岛 > 历史小说 > 乞活西晋末章节目录 > 第四百九十七回 耕战并行

第四百九十七回 耕战并行(2/2)

乞活西晋末作者:万载老三 2020-09-06 12:24
腿,提醒一声,你丫小心别抱错了后悔!”张小山指指官袍上的花雀绣案,不无诙谐道,“嘿,不过为了这身官袍,俺可是给媳妇儿夸下海口,今年不混个正八品,还得乖乖回乐岛种地呢。”

    说来华兴府为了新一拨的移民大开发,自然需要大量各级官员以及老府民作为帮带骨干,没少在辖地内抽调和招募志愿者,除了类似去秋开发瀛东的二度移民优惠,自也要对官员许以拔擢激励。张小山作为“知名”咨议员,通过科考初考的“知识分子”,兼而沾着一个“地龙肥推广先进”的集体荣誉,可谓又红又专,也就获得了一次民升官的机会,最终还是没抵住诱惑,来此搏个前程了。

    二人又是片刻热络,张小山手指乡道方向,略带歉意道:“老邱,今个还有正事,就不多聊了,那边可是农部张侍郎与一众大官儿前来勘察规划,咱这小角色只有随时听用的份,可不敢让人家等着。咱先走了,下次再专程过来看你和嫂子侄儿,跟他们说声抱歉啊。”

    周老邱等人循声细看,果见界牌那里正有一群人在指点谈论,有兵卒马匹,也有红袍绿袍官员。被簇拥在中间的一人,右袖空空荡荡,周老邱却是知道,华兴府有两个很出名的独臂高官,一是水军大将唐生,另一个则是昔日的飞鸥将军,现任农部侍郎的张银,不消说,这里的肯定就是后者了。

    心知张小山所言不虚,周老邱忙道:“小山快去,可别耽搁了事儿,反正都在一个县,咱们日后相处还长着呢。”

    “好,那咱先走了,哥几个继续忙着。”张小山冲众人摆摆手,就欲小跑回去,但忽又顿步回头道,“对了,告诉老邱你个好消息。前些日子你在乐岛我家里时,不是说起过你去年的开发资历白费了吗,我还真就替你问过上面,多半下次私有化的时候,还是可以算做工龄的,明年到时候你自己可得想着点。”

    “哦,哈哈,太好了,够兄弟,改名过来请你喝一盅!”周老邱闻讯欢喜,笑着与张小山挥手告别之后,回头转向几名筑路队友,得意洋洋道,“怎么着,俺是有个张小山的老乡吧,刚才没瞎吹吧”

    且不说周老邱等人的继续八卦,张小山回到一众官员边上,恰逢张银手指南方河岸的一大片滩涂道:“看看,这片滩涂方圆十多里,搞好了没准更胜东泥湾工程,县里可以组织详细勘察,或可申报这个大项目呢。”

    “呃,若能改造那感情好,只是如今处处需要人手,每天还要抽出一个半时辰加强民兵训练,工具材料也很紧张,恐怕一时难以动工啊。”筑东代县令是个实诚人,立马叫苦道。新地开发规模愈增,地方管理机构已不似乐岛开发时期的乡一级,而是县一级临时架构。

    张银却是不以为然道:“呵呵,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要有魄力嘛。去年我等刚到乐岛之际,没谁敢想改造东泥湾,还是府主一力坚持”

    “哒哒哒”正此时,西方传来一阵蹄声,一大队赳赳骑卒沿道奔来,骑士彪悍,战马神骏,一色的明光铠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看架势并非各处谨防敌奸破坏的巡逻军卒。待得近前,居中一名兵卒穿戴的骑士抹开面罩,露出一张相貌堂堂的年轻面孔。他排众而出,翻身下马,咧嘴冲着张银招呼道:“定山,还有诸位,在忙乎什么呢?”

    呃,都说曹操最快,咱府主一样一说就到啊,只是,怎么到哪见他都是这副藏头露尾的扮相呢?张小山心中暗损,忙随张银与众人迎上前去,齐齐行礼道:“见过主公!”

    来者正是纪泽,随着移民大量迁至筑紫,华兴府军政法各署也纷纷将重心移往倭岛,倒令他轻松不少,更多了些时间巡看。这不,刚从筑紫南部的苍狼营防线视察完毕,便又赶往东部的山脉防线。而一路见到大开发的热火朝天,委实令他心情不错。

    一番还礼寒暄不提,张银手指那片滩涂,不乏豪情的重提话头道:“属下正与筑东县官员勘察农田规划事宜,恰至此处,颇觉这片滩涂可以效仿东泥湾加以改造,或能垦得十万亩上好水田呢,不知主公意下如何?”

    顺着张银指向,纪泽眺望一番,不答反问道:“农部当有初步统计了吧,如今筑紫一地既有农田多少?”

    张银一愣,俄而答道:“粗估下来当有一百二十多万亩,倭人虽远离中原,但论及农耕,却是明显领先于昔日州胡,据说整个倭岛能有三四百万亩,其中这个筑紫尤甚。”

    “这片滩涂着实值得改造,地方上可以略做勘测,以待将来,不过,此非小措,颇具难度,恐需大量劳力。”纪泽点点头,略带委婉道,“筑紫郡人口预定仅只二十万,每县也就三四万人口,短期内总需田地两百万亩便绰绰有余。而筑紫面积约当三个乐岛,平原较多,便于开垦之地足以满足需求,我等还当先易后难,缓缓图之。”

    呃,张银一窘,哪还不知纪泽的意思,好在他是跟着纪泽的老部下,脸皮够厚,态度也够端正,虽略显讪讪,却也爽快道:“主公言之有理,看来属下有些好高骛远,还是应当就地就近就易的垦荒拓田,呵呵。”

    卧槽,果然官大一级压死人,诶,人家张侍郎也非盖得,随时领会上官精神,随时调整思路,咱得学着点啊!张小山面上聆听,心中好笑,不觉间倒在漫漫官途上造诣升华。

    满意于张银的孺子可教,纪某人索性提点道:“定山与诸位肯干苦干,纪某深知,也甚欣慰,然局势不同,我等当与时俱进。海外既有三郡春播良好,金夏大熟在即,而今我等已非昔日方至乐岛,粮食紧缺,农田匮乏,恨不得一分地掰成两分来种。在保证农耕面积之余,诸位当体恤民力,将眼光更多投向百姓生活改善,我等扩张太快,步子太大,移民与倭人难免有所不稳,尽快令其安居乐业才是王道”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