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宝书岛 > 历史小说 > 回到明朝做昏君章节目录 > 第三三六章 预谋弑帝

第三三六章 预谋弑帝(2/2)

回到明朝做昏君作者:纣胄 2021-03-01 11:51
    “这次陛下到了山东,直接就拿下了济宁的张顺,说白了陛下盯上了救灾粮的事情。陛下把鲁王叫到这里来,很大可能就是因为这件事情。”

    “可是陛下把鲁王叫过去,问了这件事情,却没有再说什么,只是让鲁王出钱,你觉得这是为什么?”

    “因为陛下知道鲁王做不出这种事情?”陈和迟疑着说道。

    无奈的叹了一口气,周易有些颓丧的说道:“就鲁王那个样子,只要是心智稍微正常一些的人都能够看得出来,他不是那块料。既然他不是那块料,那是谁做的?你觉得我们的事情能瞒多久?”

    “陛下处置鲁王可能需要顾忌,但是处置我们两个那根本就不用顾忌。真到了那个时候,我们恐怕死无葬身之地。”

    听到周易的这番话,陈和的脸上也黑如锅底。他抬起头看着周易,有些无奈的说道:“事到如今,你说怎么办?总不能去造反吧?真的要去造反的话,我们在这里又能做什么事?”

    略微沉吟了片刻,周易说道:“陛下说有人要造反,你知道是什么人吗?”

    陈和摇了摇头,有些无奈的说道:“我怎么可能知道是什么人?这么长时间了,我也接触不到这方面的事情,鲁王根本也没问陛下,他也不会关心。”

    “我倒是能猜到一些。”周易想了想说道。

    “什么人?”陈和迟疑着说道:“你不是和他们有什么关联吧?”

    “闻香教的人。”周易看了一眼陈和说道。

    “你说的是他们?”陈和迟疑的说道:“你有什么证据吗?”

    “这种事情哪有什么切实的证据?不过你看那些人的所作所为,他们就像是白莲教。当年白莲教在山东闹腾得有多大,想必你也有耳闻。现在这些人到处传教,你以为他们为了什么?”

    “即便他们要造反,和我们又有什么关系?你不是觉得他们能成吧?”陈和语气之中带着嘲讽的说道:“现在陛下就在山东,他们造反,只有死路一条。”

    “我们也只有死路一条。”周易没好气的说道。

    “你刚刚说的对,他们造反的确是死路一条。可是陛下就在山东,我们现在就在济宁城,如果陛下死在这里,你觉得会发生什么?”

    “陛下现在还年轻,他可没有子嗣。如果陛下死在反贼的手里面,整个天下都会大乱,到时候我们就可以拥立鲁王,我们就是开国的功臣!到了那个时候,以鲁王对我们的信任,我们是什么?”

    听着周易的话,看着他兴奋的神色,陈和也兴奋了起来。

    那种场景实在是太让人激动了,如果真的能够做到那一步,自己必然会权倾朝野!

    陈和转头看着周易,说道:“你有把握?”

    “这种事情哪有什么把握,只是拼一把而已。”周易咬着牙说道:“我马上去找人联系他们,让他们到这里来,引他们入城,在城中直接杀了陛下,我们再引人平叛。”

    “我们手上也没有人,搞不好会引火烧身。”陈和无奈的说道。

    “你傻还是我傻?只要陛下死了,这里就会大乱。到了那个时候,我们只要护着鲁王逃出去,各地勤王的兵马可就来了。”

    “到时候,跟我们做生意的那些人全都会支持我们。他们也知道拥立是多大的功劳,那可是开国的功臣!到时候我们拧成一股绳,不愁大事做不成。”

    “你能联系上他们?”陈和激动的说道。

    前程似锦,自己的大时代终于要来了!

    “能。”周易点了点头说道:“我之前和他们做过生意,卖给过他们粮食,这也是我觉得他们要造反的原因,他们在囤积粮食。”

    “只要我们找到他们,提出合作,他们一定会答应。我会派得力的人手过去,只要能够联系上他们,剩下的事情就好办了。”周易语气笃定的说道。

    在陈和和周易两个人密谋的时候,朱由校则是在听取陈洪的汇报。

    “皇爷,鲁王府那边的消息已经打探回来了。这一次跟着鲁王过来的人手里面,就有咱们锦衣卫的人。他们已经给了确切的消息。”陈洪面不改色的说道。

    “那就说说吧。”朱由校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水,漫不经心的说道。

    “根据他们的汇报,鲁王这个人平日里喜欢风花雪月,喜欢吟诗作赋,对王府上上下下的事情基本上都不过问。”

    “至于王妃,也不管这些,整日里吃斋念佛。鲁王喜欢美色,自从承袭了鲁王的王位之后,每天都要取好几房小妾,王妃也管不过来,索性就不管了。”

    闻言,朱由校想起自己的新婚那段“快乐”到迈不动腿的时日,就觉着一阵头皮发麻,很是无奈,实在是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这一个亲王上百个孩子的也有,像鲁王这样的,快把自己玩绝后的也有,大明的皇族还真的是奇葩多。

    朱由校还真的就是无话可说。

    “继续说,怎么不说了?”朱由校抬起头看着陈洪,见他停了下来,有些疑惑的问道。

    “是,皇爷。”陈洪答应了一声之后,继续说道:“根据下面的人汇报,王府里面的事情大部分都是王府的大总管陈和做主。至于外面的事情,则是由王府的长史周易做主。”

    王府的长史,掌王府政令、辅相规讽,总管王府事务。凡请名、请封、请婚、请恩泽及陈谢、进献表启书疏等,皆由王府长史奏上,如藩王有过失即问长史。

    这是一个很特殊的官僚群体,如果没有人继任的话,可能一辈子都要老死在这个官位上。升不上去,自然是前途无亮。

    不能升官,那就发财。因为他们是朝廷派来监管藩王的,所以他们权力很大,利用手中的权力,打着亲王府的名义,干着肥自己的事情。

    剩下的事情都已经不用想了,大概都能猜得出来了。基本上吞并田地也有他的事情,而且一大部分都入了他的腰包,也会分给鲁王的小部分,毕竟要打着鲁王的旗号。

    就鲁王那个样子,估计这一次的赈灾粮饷案子,他根本都不知道。

    想到这里,朱由校抬起头看着陈洪,颇为感兴趣的问道:“那个陈和和鲁王长史周易,全都跟着来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