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宝书岛 > 玄幻小说 > 重击之王章节目录 > 第143章 行政编制

第143章 行政编制(2/2)

重击之王作者:东王一 2020-03-30 08:58
下吗?”吴书林立即道。

    “吴主任,我看邹总考察过了,资料也在这里,这就不用了吧?反正也就是一个教练,没什么要紧的。”陈保华道。

    吴书林一愣,拍了拍脑袋笑道:“我还真是程序化了,邹总是两个队的总教练,他认可了,那当然是算数的。”

    刘堂和陈保华也点了点头。

    单从教练的职务上看,虽然郑汉年纪太小了,但从根本上说也确实没什么要紧的。

    看到三位主任都同意,邹立国非常高兴。

    不过刘堂像在考虑什么似的,几人望了过去。

    “他有没有正式加入中心的意思?”刘堂考虑后问道。

    “武管中心?还是武术协会?”

    邹立国一愣,中心和协会是一套班子两块牌子,意义不同,加入中心就是事业编制,也算是吃公家饭,和学校的老师一样的待遇,而协会属于民间机构,属于聘请。

    刘堂望了望两个副主任后道:“想让人家归心,我们还得拿出点东西是吧,光是一个教练顶什么事?”

    “主任说得对啊,一个教练基本工资没几个,加上补助也就几千块,我们这个项目,也没什么荣誉加身,还真收不了人家的心。”吴书林赞同道。

    “那主任的意思是?”陈保华问道。

    “入编。”

    见两个副手赞同后,刘堂很简单地说道。

    “入编?事业编制?”

    邹立国惊道,那就是正式加入中心了,而不是协会,这待遇可不低了。

    “行政编制。”刘堂摇头道。

    “行政编制?”邹立国真惊了一下。

    他这些年下来才搏了一个事业编制,刘主任这就给郑汉一个行政编制?

    当然,他要真想干行政,正儿八经地进入体制,以他的资历与能力也没任何问题,只是他的事业心很大,没有放在这一头,所以只要了一个事业编制。

    行政编制就是国家党政机关公务员,事业编制不是,如学校老师和城管这些都属于事业编制,不属于公务员,虽然都属于国家财政供养,但一个有行政级别和行政待遇,一个没有,意义完全不同。

    像那些奥运冠军,退役后如果在国家队仅做一个教练的话,也只是事业编制,或者干脆就是聘请制,连事业编都不是,刘主任给的这个条件,真的很高了。

    吴陈二人也是有些惊讶,不过也没说什么,地位不同,一个行政编制对他们来说没什么意义,也就是一个筹码而已,全国行政编制七百万,一个编制换一个机会,对他们来说非常划算。

    简单来说,他们拿出来的,无非是一个编制而已,一个月几千块的财政划拨的工资。

    “既然有了机会,就要抓住它。老话不是说,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我们这个冷衙门啊,现在不下点注,等着以后后悔吗?”刘堂道。

    吴书林和陈保华都点了点头,前者道:“一个行政编,对想要的人很重要,但对不想要的,像邹总,那算不了什么,也就是一个身份而已,我看可以。”

    “我手里有个行政编制的指标,是总局给的,打算给今年中心的优秀事业编转制的,要是郑汉能行,就给他。”刘堂道。

    他也是想搏一把,成了他肯定受益不小,不成的话,其实代价也不大,与他本身的利益无关,一个行政编的指标而已,给谁不是谁?而且这事他还没说出去,连对内的交代都用不着。

    之所以要给行政编,主要是担心出问题,要是人家真移民了怎么办?

    “入编这事我没和他聊过。”

    邹立国按下心中有些复杂的情绪道。

    “先聊聊,如果能加入中心更好。加入中心,他有了身份,对他在外面的发展也有好处,最少我们在宣传上可以大力支持他。”刘堂道。

    邹立国点了点头,现在不比以前了,就算加入了中心,郑汉也是一样可以在外面发展的。

    当然,交一部分费用给中心也是必要的,就像当初姚民一样。

    但这个一部分费用,也是可以商量的,毕竟郑汉现在的成就不属于中心培养的,而且中心现在需要他的东西。

    但郑汉愿不愿意,他不敢肯定。

    刘堂看了看邹立国的神情,不用想就知道他在考虑什么,对吴陈二人道:“现在我们三个都在这里,干脆给一个态度吧。”

    吴书林和陈保华想了想,也点了点头。

    “是得快刀斩乱麻。他现在国外打拳,国外打拳的环境也更好,说不好就不回来了。邹总,你说呢?”陈保华认真地道。

    “这个?“邹立国也不敢肯定。

    “k1赛事从前年被港城全盘收购以后,这几年已经开始没落了,但李加坡现在的one发展得不错,抢到了k1之后亚洲搏击市场最大的份额,他以后搞不好会去打这个赛事,万一留在李加坡就麻烦了,那我们后悔都晚了,那边跟我们可不是一条心啊。“吴书林道。

    “对对,李练杰不就是加入了李家坡吗?”陈保华道。

    “郑汉八岁就到了京里,一直到现在,不过户口还在云南老家。听说他们家是从他爷爷那代上山下乡过去的,以前都是北京人,叔爷一家都在北京呢。”邹立国提了一句。

    “邹总,户藉的问题,如果他愿意入行政编的话,这是肯定要落京的,这你不知道吗?但要是事业编制……”看了一下刘堂,在对方摇头后,吴书林接着道:“那肯定是不行的。”

    “那是那是。”

    邹立国讪讪地笑了起来,他还真忽略了这一点。

    “这样吧,我说一下。”摆摆手,刘堂道:“行政编制和户头这是在一起的,事业编他要落京的话,除非总局出面,我们中心没那个能力。收入这一块,搏击这一行不比篮球足球,混得好的能养家糊口,混得差的能吃饱饭就不错了,职业风险又高,你我也是知道的,如果郑汉愿意加入中心,不管什么编制,我们也不用想着抽什么收入了,是吧?”

    他这么一说,吴陈二人自然是不会反对的,也算是行内人,了解情况,也认可这话,都点了点头。

    “但规矩还是照办,免得让人说闲话,我们名义上可以抽他一点,但可以用研究的名义补回给他,你们认为呢?”刘堂说道。

    “主任,是不是可以像当年李娜那样,一次性解决?省得以后麻烦。”吴书林道。

    “可以,在老张的研发部给他一个研究员的身份,再以研究经费的名义返还给他就行了。多补一点,搞研发没钱不行,毕竟人才难得,机会难得。而且体育界好的教练可是很贵的,就算最后我们想干的事没干成,要是能用一个行政编制换一个不错的教练,那也是划算的。”刘堂想了想道。

    “主任就是主任,有远见!”邹立国拍了下马屁,又道:“给郑汉研发费这个不错,我觉得也是应该的。他没什么钱,家里也困难,前两年在我那学拳,都是晚上学的,白天跑外卖。”邹立国道。

    “你这个邹总,这么好的人才你不抓着,让他在外面跑什么外卖?”吴书林没好气地道。

    “哎呦,我能有那个眼光吗?”邹立国叹道。

    “哈哈,我看他这会就在后悔呢。”刘堂对吴书林笑道。

    “那这个事情就交给邹总了,一定要抓紧办。”陈保华道。

    “放心,我这边事情一了,马上就会过去一趟。”邹立国道。

    “你告诉他,虽然入编对他没什么经济上的好处,但中心肯定会在宣传上给他很大的支持,让他想想邹市民就行了。”刘堂道。

    “我明白。”邹立国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