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宝书岛 > 历史小说 > 最后的三国2兴魏章节目录 > 第1872章

第1872章(2/2)

最后的三国2兴魏作者:风之清扬 2022-02-28 03:11
团和屯骑、骁骑营两个骑兵营,虽然说黄河北岸还屯集着中军团和右军团的步骑八个营,但按照曹亮的布署,并州军进入到了守势之中,如此在黄河北岸屯集重兵,最主要的目的还是为了防范司马军的反扑,毕竟冀州的胜果来之不易,不能因为匈奴人的入侵就自乱阵脚,被司马师将冀州重新给夺回去。

    尽管曹亮离开了黎阳,但黎阳还有桓范在坐镇,还有羊祜和杜预二位都督,所以曹亮丝毫不用担心,有他们把守冀州,司马师纵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兴兵来犯。

    相反的,该担心的应当是司马师,毕竟并州军在黄河北岸集中着十几万人马,随时都有可能强渡黄河,司马师一刻也不敢松懈,集中重兵,严防死守,甚至连他本人,也不一步不敢离开白马。

    许多人都劝司马师回洛阳去休养,毕竟长年地呆着前线,恐怕他的身体会吃不消,更何况,曹亮并不在黎阳,所以并州军此时渡河的可能性比较小,那怕司马师回到洛阳休养,也不会误事。

    但司马师断然地否定了这个建议,战争从来也不是心存侥幸就可以打赢的,如果司马师离开了白马,无疑给了并州军可趁之机,这个时候并州军如果发起渡河作战的话,只怕司马军是很难应付的,所以司马师那怕身体吃不消,也必须要坚守防线,不给并州军任何的机会。

    司马伦顺利地平定了淮南的叛乱,总算是替司马师解除了后顾之忧,毕竟淮南这个地方,乃是司马师的一块心病,如果不是黄河防线更为地紧要,司马师绝对会自己率军亲征的。

    委任司马伦为领军主将,当时在司马军中掀起了轩然大波,许多人虽然对司马伦是赞不绝口,可一旦牵涉到领军打仗的事,那可不是儿戏,稍有失误,那可是十几万的性命啊,委派一个只有十三岁,从来也没有打仗轻验的司马伦,这不是儿戏吗?

    所以许多人纷纷地劝谏司马师,希望他可以收回成命,但司马师却是一意孤行,不顾众人的阻挠,委任司马伦为扬州都督、征东大将军、平逆大都督,带兵出征,而且司马师还给了司马伦使持节的封号,战时都有斩杀两千石官员的权力,可谓是信任之至。

    而司马伦果然没有让司马师失望,他妙计连连,在淮南打得是有声有色,一举击溃诸葛诞的主力部队,并且成功地攻克了寿春城。

    捷报传来,人人是赞不绝口,甚至那些曾经劝谏过司马师换帅的人,此刻则是集体胜赞司马伦的睿智和英武,赞叹司马师是后继有人,以司马伦展现出来的实力,他是完全有资格胜任大位。

    诸葛诞是何许人也,众人个个都心知肚明,那绝对不是一个任人可以拿捏的软柿子,而司马伦却要近乎碾压般的实力平定了淮南,这时的众人,才明白过来,敢情司马伦才是一个真正的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