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宝书岛 > 历史小说 > 潮声月影谁与归章节目录 > 三百六十九、再回首

三百六十九、再回首

潮声月影谁与归作者:江风语火 2020-03-29 16:19
    第三百六十九章、再回首

    黄玉昆那日,连夜离开九江之后,就和石达开,分开行动了;自己单领着一彪人马,驻守抚州,总揽赣东赣中的石家军大局。

    这支队伍里,除掉新调来的石达德之外,还有黄贵生(石达开之外甥)和周风善等一干人;其实,核心精锐兵马并不多,只有一军五千人。这可是石家军老底子部队之一,在石祥祯在天京约架意外去世后,就一直是由黄玉昆带队,黄贵生、周风善等人一直是他的手下部将。嗯,最近情况有些变化,石达德、黄贵生、周风善等人,被派出去了,去担任新军号的军帅;但不管他们职务怎么变化,都是听从黄玉昆的指挥,黄玉昆是这一路人马的总制。

    黄玉昆在抚州,一边是收拢着从东北面、从北面,乱糟糟地退回来的各路人马;以及那些,一看风头不对,自知罪孽深重,也跟着主力跑路的地方上的土师帅、土旅帅和他们的族人家眷。一边是对队伍重新整编、分派任务,指定新的驻防地点。同时,也为自己这一路人马,最终向东南方向进军,进入胡建的邵武、南平,做着最后的各项准备事宜。

    嗯,进入抚州后,事情太繁杂了,基本全靠他一个人张罗;黄玉昆像定海神针一样扎在那,才勉强稳住前线阵脚。这几天,黄玉昆天天忙得晕头脑胀的,脚打后脑勺的,连吃饭都顾不上。

    年龄大一点、老成一些的周风善,领着最先挑出来的比较年轻力壮、一水的棒小伙子的新编一军五千人,已经被黄玉昆派到东南面的建昌府(治所今南城县)、黎川县,把守入闽交通要道。先行一步,为大家把守好退路要道,把守好跑路逃亡的生命线。

    古代,中原入闽路线主要有三条:南面的一条,由抚州的黎川经杉关到胡建邵武;中间的一条,由上饶的铅山经分水关到崇安;最靠北的一条(有点偏东了),由上饶的广丰经二渡关,或由另一个岔路,由浙江衢州的江山县经仙霞关,最后都是翻山越岭到浦城。其中,铅山经分水关到崇安的这条路线,是主要通道,也一直是官府驿道,叫“大关”(大路,宋代人的叫法)。因为这条路线的起点,第一个驿站叫鹅湖驿;所以,这条路也叫鹅湖古道。其它南北两条路,因水路短、陆路长,不是特别便利,而居于次要位置,均叫“小关”(小路)。

    现在,还在太平军控制之中的赣闽通道,就是最南面这一条经过杉关的“小关”了;它其中最有名最难走的一段,还有个小名,叫“三千八百坎”;嗯,坎坎出黄金,坎坎累死个人。嗯,福建的茶叶,和其他特产,就是这么一坎一坎地,由山民挑夫一担一担地生挑出来的。

    唔,在福州,早早前去打前站的,是黄玉昆的长子黄仁发;嗯,所有在太平军中的黄家人,现在不是在抚州军中,就是在福州操持这件事;跑的最远的,是黄玉昆的胞弟、侄子,他们父子俩早就已经被黄玉昆打发去了澳洲;跟着罗亚才,在那边厮混,做起农场主了。

    一晃眼,这条横跨武夷山的山间小路,这“三千八百坎”;这一年多,黄玉昆他自己,都亲自走了好几个往返来回了。

    一晃眼,参加太平军,加入红毛大仙教;这轻飘飘的旧时光,也已经是匆匆数年。

    有时候,夜半梦中惊醒,身在他乡为异客;再回首,真有点,恍然若梦。

    其实,自从那一次在天京,被当众羞辱,被脱光屁股打板子之后;黄玉昆的心思,就急遽地起变化了。他以一个科举不成、以讼师为业的半吊子落魄书生的眼光,看到了小天堂里的荒诞与虚妄。毕竟是读过不少书,也经历过不少事的年过半百的人了;他的眼光,要比天京城里这帮泥腿子暴发户,要深邃长远得多。

    离开九江前的那个下午,黄玉昆与石达开,进行了最后一次长谈。黄玉昆把自己心中的担忧,和对未来形势发展的判断,都一一摆出来。也像以前一样,拿前朝红巾军起义的曲折过程,做参照的例子;尤其是说到朱元璋在占领集庆(今南京)后,所作所为,作为借鉴。嗯,人家朱洪武可不仅仅是“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唉;最关键的,是慢慢淡化了,他这一支部队,明教红巾军的宗教背景;接纳儒生,建立能扎下根的,为当地百姓能够接受的,符合中华传统的行政体系。嗯,也许,胡以晃、罗大纲,现在这一年,在福建的所作所为,未必身后就没有高人指点,未必不是师法朱洪武当年入主江东之后的故智。

    黄玉昆这席话,也说得石达开,沉默无语,说不出任何反驳的话儿。随着年龄增长,当年的热血虫儿少年,总会长大的,也必须长大了。尤其是这些年,遇到的各处民间士绅一路的拼死抵抗,也让石达开他,不能不对自己所作所为,有所反省。嗯,和太平军打生打死的,就没几个是真鞑子清妖,甚至连朝庭经制之军的绿营都没几个;真正给太平军造成伤害的,就是民间自发而起的各地团练。

    他们,一是恨长毛来抢自家东西,见什么抢什么,毁了自己的家园;二是更恨长毛拿刀子,逼着大家信这个劳什子红毛大仙教;嗯,连祖宗都不让拜了,那哪行!

    两人分手前最后那一席话,到现在,黄玉昆还犹言在耳,还经常在黄玉昆耳边回响。

    黄玉昆:王爷,如果我等不反儒教,不歧视其他释道教门;而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兼收并蓄;仅仅是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为行动纲领;必定是天下景从,闻风而降,四方来归。天下苦鞑虏久矣,我大中华百姓,苦长白山蛮子久矣;若无有这红毛大仙教,自己蹩自己马腿,自己给自己添乱,自己活活把自己耽误了。唉,或许,我们也许早就成功了,把鞑子赶走了;至少,黄河以南,都是汉家天下了;至于后面,就是好生准备几年,等兵精粮足了,再行北伐,雷霆扫穴了。

    石达开:昆相,如果我们现在,再设法打下一块新地方,如罗大纲、胡以晃他们那般行事施政;是否有机会,割据一方;或者,积数年之功,得长江以南,然后划江而治呢?

    黄玉昆一叹:还不是我们自己给惹出来的,如果不是我们这一路过来,杀儒生杀儒官,如砍瓜切菜一般;也许可能,都不会有卫国军横空出世。若无有卫国军拦在前方,倒是一切皆有可能。现在,卫国军太强大了,舍我其谁了;自然而然,所有其他人都机会甚小,希望渺茫,几无可能了。嗯,当初,我太平军经三年血战,攻下江宁;算是得天之幸,有机会坐上牌桌,还拿了一手好牌。可是,不几年,就把好不容易攒下的这一点家业,又给败光光了;汤里来水里去,来得容易、去得也快,一手好牌被这帮没出息的家伙们打得稀烂;嗯,现在,都快要原还原了,各跑各路,各回各家了。唉,好运气,哪能说有就有,说来就来呢?唉

    不管怎么讲,黄玉昆至少,让石达开,息了对红毛大仙教,捆绑在一起、奉献终身的心思;尤其是,在江西战事,如此岌岌可危、朝不保夕的情况下;石达开竟然还收到了北王韦昌辉派人送来的一封密信,正式邀其派兵“勤王”,共同诛杀逆贼东王杨秀清。

    说真的,从内心讲,石达开也很讨厌杨秀清那家伙;自己这些年就没少受他的气,没少被他挖墙脚;石凤魁之死,他不可能不记在心上、恨在心上;凤魁哥哥手下的石家军,被人笑呵呵地吞了,更不可能是清风拂山岗,人走茶凉不思量。

    可是,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