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宝书岛 > 历史小说 > 潮声月影谁与归章节目录 > 三百一十七、大迂回之五

三百一十七、大迂回之五

潮声月影谁与归作者:江风语火 2020-03-29 16:19
    第三百一十七章、大迂回之五

    等坏哥在第二天,九月五号凌晨,从兰溪县城,领军整装出发时;随队出发的民团队伍,已经膨胀了好几倍了;附近几县赶来的团练,就超过一万人了;而且,还有大把的人,在赶来的路上。

    也难怪当初,左宗棠入浙江,小两万人,就能打的李世贤部三十大几万太平军,满地找牙一头包;这遍地而起的团练,真是蚁多咬死象啊;况且,太平军也是一帮刚刚洗脚上田的泥腿子汕,打仗也是一窝蜂,一涌而上;打仗的手艺,其实跟民团相比,大家都差不多的,大哥不讲二哥的;而且,刚刚裹挟来的士兵,都未必有这些乡里乡亲组成的民团练勇们,作战时齐心协力、肯拼老命呐。

    红毛大仙教,触动了中国文化最敏感的神经;每一个中国人,都会本能地拒绝它、厌恶它、排斥它。尽管它起来时风头火势的,可以逞凶一时,祸害很多地方;但是,到头来,它不死得很惨,才是怪事呐!

    儒学,按后世的眼光,是需要扬弃其中不少的糟粕;但是,全盘否定儒学,什么都推到重来,是谁也做不到的;呵呵,连我们每一个人,对家人、对亲友,为人处世,待人接物,以及工作、学习、生活中,很多文化理念、道德观念;其实,都是很儒家的。

    儒学,其实是已经渗入到了,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毛孔之中的;它早就是中华文化血脉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像洪大教主这样,趸了一点洋垃圾回来;就要掀桌子,把中国所有的东西,都捣毁砸烂了,好腾笼换鸟,换上他那点家伙事。

    嗯,这样一来,也许,他就不用再考那种,他这辈子永远都没指望,也过不了关的劳什子儒学功名了。

    嗯,而且,还更好彩地,自己坐上考官席,煞有介事地,拿自己脑洞大开、信口胡诌的教义,来考别人了!

    嗯,考不中进士不用怕,只要胆子大;考官轮流做,今天到咱老洪家。

    洪大教主脑洞开得大,因为科举之途没活路,干脆掀桌子;并且想把所有的,他学不会的儒学,都想给彻底摧毁了,送进历史的垃圾堆。

    可见,俺们洪大教主,他心中对科举的一腔怨念,比大海还深呐!

    他想当官、想话事,想高官得坐、骏马任骑,想做人上人的情怀,比蓝天还要辽阔呐。

    可是,洪大教主唉,你老兄做事,遮莫不知变通,就知道一味地使蛮力呐;这会让跟着你混的人,想博个泥腿子万户侯的想法,永远如镜花水月;所有相信你的,听着你的鬼话就跟着跑的人,最终都被你害得死无葬身之地了;当然,肯定也害惨自己和自己家人的。

    为一己之私,作孽如斯;恐怕也是前无古人了!

    兰溪到金华,也就五六十里;凌晨出发,还不到午饭时分,大军就到了古称婺州的金华府城之外了。

    金华这一名字,由来相传,有这么一个说法;这里先解释一下“婺”字的意思,其实“婺”和“金”这两个名词,是出于同一个典故,金与婺,皆是星名,皆是二十八星宿之一,“金华”一名源于“金星与婺女星争华之地”这个古老传说。就是说呐,此地乃金星婺女,交相辉映,争华之地尔;故名金华也。

    其实,金华府,在历史上,也是几易其名;实际上,婺州这个名头,可能还使用的时间更长,名气更大一些,传播得更久远一些。

    婺州古城,依江而建,地处东阳江(义乌江)、武义江、金华江三江交汇口,与五百滩江心洲、燕尾洲遥遥相望,形成“两洲相望,三江汇流,城水相依”的山水古城格局。

    唐开元年间(713—740),迁郡治到现古子城一带,筑城防,修建婺州城。当时的婺州城,周长约四里不到,大约呈正方形。

    后梁钱镠率军攻婺州城,推翻唐皇朝在婺州的统治,割地称王。公元907年,因城市发展需要,婺州城向东西扩建,形成新城格局,将旧城包围在内,旧城改称子城。新城周长十里多点,墙高约二丈三尺、宽近三丈;其中还有四座主要城门,建造了复杂防御工事的瓮城。通远门为其中之一,也是规模最宏大的城门;史载其面广九尺有余,垛高五尺焉。

    金华府城,原有城门十一,现在,就剩下八座了;存者为南面的清波门(俗称柴埠)、东南的八咏门(旧名元畅门)、东面的赤松门(俗呼梅花门)、西南的长仙门(俗呼水门)和通远门(俗呼望门)、西面的迎恩门(旧称朝天门,俗呼兰溪门)、东北面的旌孝门(俗称义乌门);已闭的四门为双溪门、至道门、清河门、天皂门(也称天柱门)。

    为了城市防守,各个城门旁,均建造了守军的营房。现在的金华城东西长,南北距离短,呈不是很规整的长方形;南临大溪,东、北、西三面有城壕环绕,依山带水,坚固可守。

    古城金华,南扼瓯江括苍之喉襟,北为严州、杭州之唇齿,东和东北以台州、绍兴力屏障,西经衢州控制了通往赣湘之要道,形势险固;实在为浙东之腹地,两浙守卫之要冲也。

    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金华是浙中浙西数一数二的大城,占据金华,可以覆盖严州、衢州、处州等周边府县,控制整个浙西了。

    光阴静默不语,岁月年年有痕。坏哥站在北上上,站在渐入深秋的阳光里,俯瞰这座一片黑瓦白墙的古城;流光倏忽而过,千古风流、朝代更替、人文荟萃,那些渐行渐远的过往,都湮没在这古老巷陌的一片片黛瓦、一块块城砖里。

    金华府城前,古婺水缓缓西流,占据着金衢盆地的中心位置,是三江交汇的水运枢纽。自古以来,金华古城既是兵家必争的锁钥之地,又是财通四海、商旅如织的码头,人文荟萃的传习之所。

    尤其是,自赵宋南渡之后;中原故土遍地白骨、一片荒芜、腥膻漫天;几千年的中华文化传承,彼时只有依托在这东南一隅之地,苟延残喘。

    宋室南渡,倒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浙江的经济与文化繁荣。后世,中原荣光不再,经济与文化重心,转移到东南;也与宋室南渡后,北方中原,逐渐百姓草根化、文化荒漠化,也有很大关系。

    尤其是,后来隔了几百年后,北方中原还没有来得及恢复元气呐;长白山人又杀进了汉人的花花世界,烧杀奸淫、敲骨吸髓、作威作福;更是让北方汉人,如雪上加霜,重吃二遍苦,重受二茬罪;北方汉民,与南方汉人差距越来越大,几无喘息、翻身的机会了。

    金华府城,由于建造城墙时,当然是就地取材;砌城墙的条石,都是从周边山上开采来的;而本地山上开出来的,都是一水的红砂岩条石;远远看着,是金光闪闪的一片红铜色。嗯,当地人的传说里,确有“铜金华,铁衢州”的说法;嗯,也许,位于浙江之心的金华城,之所以叫金华,说不定,与这金光闪闪的城墙,有着很大关系呐……

    通远门是金华古城最重要的南大门,城门外就是婺江上的“大码头”,原是通往杭州和京城的水路码头,也是通往东阳、兰溪、安徽、江西、福建等地水旱路的主要通道。“通远”,有“通往远方”之意。进了通远门,就是金华的西市,从古至今,周边商贾店铺林立,商贸繁华,是金华府城三大集市之一。

    金华府城位于金华江之北的河水拐弯处,也就是古称婺水的金华江;东阳江(义乌江)、武义江、金华江三江交汇口,就在城南;金华江西行十余里后,折而向北;嗯,到了兰溪县,与衢江汇合后,下游就叫兰江了。

    浙江的大河名称,老古怪了;几乎所有河流的名字,都是一段一段地叫的;还每一段名字都不一样;这往往会搞得,一个初到贵地的外乡人,一头雾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