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宝书岛 > 历史小说 > 潮声月影谁与归章节目录 > 三百零九、山雨欲来

三百零九、山雨欲来(2/2)

潮声月影谁与归作者:江风语火 2020-03-29 16:19
是有人的,和当地官府,往来也很亲密。当地官府,对这种,说穿了是邻里纠纷,且涉及两个都不太好惹的家族之间的恩恩怨怨的不大不小的烂事;也就稀里糊涂,打两句哈哈,没仔细过问此事。那意思就是,你们自己想办法私了吧。

    使得失去家族支持的胡以晃,在床上躺了好几个月;胸中恶气难平,越想越气,时时刻刻想着,要找机会报仇。

    太平天国八王中,除去韦昌辉家中稍有积财,只有豫王胡以晃才是真正的有钱人。那会,拜上帝教已经云集很多信徒,杨秀清和萧朝贵,已经频频被“天父、天兄”上身了,神通已经越来越大了。高层已经在密谋,准备干件大事了;所以呐,他们眼下,急需要有一大笔启动资金,四处寻摸,到处找投资人。于是乎,盯上了被卓家和官府联手搓揉、气愤填膺的乡下狗大户胡以晃胡二大爷。

    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嘛!

    呵呵,这个桥段,就和宋江、吴用他们,赚河北玉麒麟卢俊义上梁山的套路与戏法,有点差不多了。

    根据记载,即便是在胡以晃参加拜上帝教并起义之后,他大哥和三弟那会,还是平南数得着的大户人家;大哥也是和官府中人,往来密切;这就可以想像,胡以晃当时的身价有多高了。

    呵呵,等胡以晃跟着长毛造反时,他哥哥和弟弟,可都是各自办了团练的。不是一等一的大户人家,怎么办得起团练。

    胡以晃虽然名落孙山,但武举人的水平,还是货真价实的;不管是自身武艺,和排兵布阵,还是带队练兵;都是高于常人的,很快在太平军中就冒尖了。尽管他只是孤身加入,不像石达开、韦昌辉他们,是家族团队协作;人多力量大,话语权更大些。

    他弟弟胡以旸,后来还偷偷跑到太平军军营里来,苦劝胡以晃反水,或者最少要老实回家过日子。嗯。颇有个性的胡老二,当时一口气还没顺过来涅;就是打死也不回头,决心一条道走到黑,把对红毛大仙的敬仰之情,永远放在心头。

    胡以晃和罗大纲,能够处得来;既与一开始,是胡以晃把罗大纲他,引荐进入太平军的;另外,也与两人都是读书人,有些关系。

    嗯,我大中华鄙视链中,文人鄙视武夫;而读书的、自认为是儒将的,更加鄙视大字不识的泥腿子一介莽夫。

    胡以晃,实际上,就是较后加入宴席、被蒙来掏钱买单的冤大头;其他人在不在背后笑他傻,那就真心不知道了。但他跟其他太平军核心将领,关系都不是很近;反而,跟年龄差不多的罗大纲,成了莫逆之交;平时守望相助,互为声援;能够偶尔为罗大纲未能封王这事,叫叫屈,喊几嗓子的,也就是胡老二了。

    其他人,对这个没入红毛大仙教的天地会异己分子罗大纲,总是觉得有些生分,不是很待见的。

    豫王胡以晃的心中担忧,不是没有道理的;这些年,在战场上练出来的第六感觉,有时还是蛮灵光的,挺管用的。

    他自己现在,摆的这个阵势,是之前,和罗大纲、苏三娘夫妇,仔细商议过的。

    嗯,红毛大仙教,罗大纲、苏三娘夫妇本身就不信;胡以晃也是读了半辈子圣贤书的,你说他对红毛大仙教教义,有多少认同感,只有天知道、鬼知道。

    更多的是,当成大家扯旗造反、冲锋打仗时的,一个对外、对下的一个说道而已;是糊弄乡下大字不识的愚夫愚妇的。

    尽管宣教时,也说得口水飞溅的,天花乱坠的;其实,骨子里,自己可能都不信的,偶尔的自欺欺人而已。

    原来,在西线的湘军,就有点难对付了,很是令人头疼了。

    现在,又冒出个还要厉害的卫国军;其实,太平军内部,不少人,已经开始动摇了;因为,哪怕是狂信徒,都知道,碰到卫国军,你有多快就跑多快吧!千万别回头!

    还有就是,原来上海小刀会这些人,跑出去了;陆续有消息传回来,在加州、在澳洲,不少都发财了,小日子快活的不要不要的。

    其他人什么心思,别人不知道;但是,浙江这几个人,多多少少的,都开始动这个方面的心思了。

    促使胡以晃动这个心思的最大原因,就是,天京之战的一些细节,慢慢传出来了以后;几个领头的,大家嘴上虽然不说,心里都清楚了。这个从广东忽悠到广西的洪大教主,根本就不是什么神仙附体的天父之子,撑死就是一个披着件红毛大仙教洋大褂子的江湖铁嘴神算赛半仙而已。碰到大事,连种山烧炭的泥腿子杨秀清,都还比不上。嗯,就是烂泥一坨嘛,那还有一点点帝王之相;那我们,还继续跟着他,瞎混个啥咧?

    不然的话,到时候,真要死人的唻!

    尤其是罗大纲的本家兄弟罗亚才找过来后,他们对海外的情景,更加了解了。嗯,刘丽川几乎也是损失惨重、两手空空地出去的;这才几年,就这么发达了。我们现在,无论谁手里,都还有几个的;跑出去了,运作好了,还是有大把机会,金盆洗手的,做个乡间员外的;而且,还是那种富得流油的土老肥乡下员外的。

    过惯了富二代好日子的胡以晃,对当初自己怎么就鬼迷心窍,鬼牵着、神引着,就上了贼船;自己到现在,都没想明白。嗯,当时自己是哪根筋搭错了;我家小日子这么好过,造他奶奶个腿的反汕。

    但他也没那么傻,等顺过这劲来后;他就开始慢慢琢磨开了,他知道,是时候,找个机会下船了;不然,一辈子就真的毁了。

    本来,这种心思,都很强烈了,也做了一些相应的布置了;准备虚应故事地,假模假样地打几仗,就顺势往西败退;嗯,到时候是回江西,还是去福建,主要看罗大纲在南洋的安排布置,走到什么地步。从他内心来讲,更愿意待在沿海;这样的话,想溜出去时,会多少方便些。

    可是,各方面传来的消息,并不是按他预想的那样的势头在发展;甚至,跟他原来估计、预料的,差距还比较大。太平军一是在杭州,上来就是铁壁合围,围得水泄不通;而且,在西线,也是先手,第一时间,就拿下了严州;其实,此时此刻,胡以晃已经醒过味来了,知道回江西的路,已经堵死了。

    远远地绕路,翻山越岭的;恐怕还没跑回江西,半道就让人,布个口袋阵,在某个山中谷地,打个伏击;嗯,一次就能把自己的队伍打崩了。

    这事,按理,该好好跟罗家夫妇,再商议商议,谋划谋划。

    可是,现在,又不能马上就丢下队伍不管,不管不顾地跑到宁波,跟罗大纲碰头商议;自己这紧要关头,要是贸然离营,听到风的部队,哗变崩溃的可能性都有。

    这可咋整涅?真的急死个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