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宝书岛 > 历史小说 > 潮声月影谁与归章节目录 > 二百八十一、克里米亚的血肉磨坊

二百八十一、克里米亚的血肉磨坊(2/2)

潮声月影谁与归作者:江风语火 2020-03-29 16:19
请求,让国内再次增加兵力。嗯,他们都说了,必须增兵,不然不可能取得战斗的彻底胜利。嗯,至于要增加到多少才够,那谁也不知道。嗯,因为俄国人也没闲着,也不是死人;俄国人也在增加兵力,而且增加得还比我们又快又多。嗯,我们必须要随之相应地增加兵力,而且,要快点,再快点。嗯,古老的东方有句俗话,韩信点兵、多多益善,你们就可劲地往这边运吧

    何卓人的小幽默解读,把大家都逗乐了,一阵哄堂大笑;看来,英法两国,还是有点低估俄国人傻愣彪的横劲了;北极熊的小暴脾气上来了,即使吃一两记右勾拳,是不会轻易趴下的;老毛子,没那么不经打滴!

    陆耕浓:联军海军自那日以后,就不参与进攻了;只是陆军,每天继续炮击塞瓦斯托波尔。但联军的破坏越大,俄军的工事反而恢复得越快。尽管白天都给用大炮轰塌了,英法联军步兵也冲进去了;但每次都是俄国人用肉搏战、拼刺刀,把联军统统赶出来。然后,联军再次大炮轰击,再次冲锋,再次拼刺刀后被赶出来;嗯,一天这样的战斗,要重复无数次。看来,双方不把血都流干了,谁也不会服软的。而且,最令人不可思议的是,一夜之间,头天被击毁的要塞工事,月亮一晒,冷风一吹,又神奇的恢复原样了。于是,战斗又恢复到每天早上开始的位置,一切,又要重新开始;昨天的血,又白流了,今天继续失血。进攻这么多天了,战线几乎没有往前推进一步;要塞攻防战,变成了要把双方士兵鲜血流干的血肉磨坊。嗯,彪悍的俄国人,人口多,他们不在乎,耗下去也不怕。嗯,他们还有闲功夫,在战线后方,修筑了更多的纵深防御工事。英法联军对要塞围攻,越来越变得遥遥无期了。嗯,天气也来帮忙,冬天将至,狂风和大雨交加;11月4日,一场突如其来的巨大风暴,光临克里米亚半岛;皇家海军舰队损坏严重,英军在巴拉克拉瓦的港口,也好长时间,无法接纳运输船只进入港口。英军营地的帐篷被撕成了碎片,补给品被刮的不知去向;前线部队在瑟瑟寒风中饥寒交迫。嗯,就是把补给品,好不容易运到巴拉克拉瓦港;军需后勤部门,也无力将这些军需物资,运到前线高地上的各处防御阵地;因为没有足够的草料,喂养运输用的牲口。嗯,犹太人只是按两国后勤部的订单,送来了弹药、棉衣、帐篷、罐头、面粉和药品等等什么的;英法军需后勤部门,却没人想到,要给干活的马儿,也要送点吃的。呵呵,冬天的克里米亚,外面是光秃秃的、寸草不生的。

    杨孟晗听着战况简略汇报,心里也没什么奇怪;这是一个双方都准备得很不充分,就草率鲁莽地开打的一场越打越大的跨年度大战役。

    此时的欧洲人,也没有打现代化大战役的成熟经验。大哥不讲二哥的,其实大家的后勤,都是乱糟糟的;后世历史资料记载,此时的俄国军队,后勤供给还要更糟糕一些。

    而且,至少英国人心中,一开始,也只是想打一场有限的威慑性的短期战争;所以,之前,也没太当回事,没有好好准备。

    嗯,现在报应来了。

    嗯,现在克里米亚战场,打成了“囚徒困境”;谁先服软,谁就赔死了;只能硬着头皮,就这么耗着,不断添油式增兵;短期突击威慑战,打成了没完没了的比拼国力的消耗战;战争的规模,越打越大了。

    战争的结束,也变得遥遥无期了;因为,这是谁也输不起的一场战争。

    嗯,小样,麻蛋,你不服是吧?就这么耗着吧,看谁耗得过谁

    陆耕浓:嗯,幼鸣,英法的外交官们,也没闲着;四处找伙伴、拉人头,后来,还真又忽悠到一个。西历今年1月26日,撒丁王国对俄罗斯宣战,并准备派兵15000人到克里米亚参战。嗯,撒丁王国一心想要统一意大利;在奥地利所属的意大利领土问题上,撒丁王国与奥地利撕得很凶。嗯,应该是英法两国,私下里,又特么的慷他人之慨了。

    何卓人:嗯,由于前线作战不利,损失惨重;英国国内媒体,对阿伯丁政府批评加剧,恶评如潮;导致阿伯丁政府,于西历今年1月31日垮台。2月5日,强硬派辉格党巴麦尊子爵组阁上台。他甫一上任,立即命令联军发动全面进攻。2月20日,联军在彻那亚河,向外围俄国援军发动攻势;但因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雪,这次临时发起的攻势,被迫虎头蛇尾地终止了,还被冻死冻伤了不少士兵。

    呵呵,天啦,巴麦尊子爵这个海盗船长当首相了;包令公使的带头大哥,当家做主把歌唱了;这对我大清的四九城,绝对是个坏消息。

    嗯,要不要跟北边,好心地说一声涅?

    嗯,还是算了,没事吓他们干嘛;还是让他们,少担心几天吧,且过几天舒心日子吧;嗯,我大清比赛剩下的时间不多了。

    陆耕浓:幼鸣,在波罗的海战场,英法舰队也试图进攻俄国人港口。但由于沿岸俄国要塞堡垒太坚固、太密集了,有点狗咬刺猬、无处下嘴。英法舰队也做过几次试探性进攻,但因为联军不敢派陆军上岸,深入内陆;所以,几乎没有什么战果。嗯,还有一支小舰队,在远东,攻击了勘察加半岛的彼得罗巴普洛夫斯克。英法联军登陆部队兵力,也还是太少了;七拼八凑千余人,全是雇佣兵和海员充数,没有正规军;上岸后,行军途中,遭受了哥萨克骑兵突袭,伤亡过半;连彼得罗巴普洛夫斯克的城墙,还没有摸着呐。只得灰溜溜地,退到了小琉球的那霸港休整。

    杨孟晗:呵呵,其他战场,打成什么样,我们也不用操心;搬个小板凳,看着就是。嗯,耕浓兄,东线费兰克鲍尔那边,打得怎么样?

    陆耕浓笑笑:目前看来,几条战线,表现得最杰出的、最亮眼的,就是原来大家不是很在意的东线。从犹太人转过来的战报来看,由于双方都不认为是主流方向,俄国人布置的力量,也不充足。巴统之战后,稍事休整后;费兰克鲍尔上将,指挥东线主力,全线反攻。虽然俄国人也陆续派来了一部分援军,但和联军相比,无论是兵力和武器,都处于绝对劣势。费兰克鲍尔将军手下兵力,加上土耳其人,超过十二万人;俄国人因为国土面积太大,国内路况糟糕,补充较慢;前线兵力,一直在六七万之间徘徊。至去年耶诞节前,费兰克鲍尔大军,已经夺回了土属亚美尼亚,并占领了格鲁吉亚。嗯,格鲁吉亚之战,也就在第比利斯和阿布哈兹两地,发生了激烈的战斗;其他地方都是武装行军,没有碰到有组织的抵抗。但是,在格鲁吉亚首都第比利斯,攻进城区后,发生了激烈的胶着的巷战。嗯,因为当地格鲁吉亚人,对土耳其军队,也很抵触,拿起武器,拼死抵抗。后来还是犹太人从中间传递消息,来回说合,答应允许格鲁吉亚独立;他们才在和平谈判、签订合约后,放弃抵抗的。嗯,即使签订和约了,也不许天方教徒进入第比利斯一步的。

    杨孟晗有些困惑:之前,普鲁士人就一点没做铺垫工作吗?

    陆耕浓:做了,但没什么效果;本身普鲁士人在格鲁吉亚的影响力,就微乎其微;而且,他们格鲁吉亚人很讨厌土耳其人;所以,对帮助土耳其人的所有人,都本能地不相信、不接受。

    何卓人:阿布哈兹作战,是费兰克鲍尔大军占领格鲁吉亚的最后一战;残余俄军,拒不后退,打得也很惨烈。嗯,这一战,可打出来华夏师的威风;嗯,说穿了,是倭人旅打出了威风。呵呵,小倭寇就是不怕死,把跟我们学的,穿插迂回、分进合击战术,玩得炉火纯青,老顺溜了。这边费兰克鲍尔的第一军,才刚刚到达阿布哈兹首府苏呼米东郊呐;那边,倭人旅沿着黑海海岸线,一路向西,狂飙几百里;不几天,就一路横扫,直接冲进了俄罗斯境内的索契;嗯,把跟进保护的华夏旅,都快拖得跟不上了。

    陆耕浓:嗯,幼鸣,有一点要说明一下;这倭寇是有点怪怪的,虽然也是东亚人;可是,跟咱们中国人,好多地方是不一样的。他们服从性是比较好,执行军令也非常到位,平时也彬彬有礼的、点头哈腰的。可是,在战场上,一旦是命令以外的,他们不知不觉地就乱来了。比如,在格鲁吉亚境内,因为有过训令,他们军纪还算好;可到了俄罗斯境内,烧杀、抢劫、奸淫,就什么都来了,连见到教堂都一把火给烧了,可是坏事做绝了。

    杨孟晗:怎么放他们进入俄罗斯境内了呢?

    何卓人:当时,费兰克鲍尔没想那么多,只让他们把苏呼米西边的俄军,赶得越远越好,不要影响到第一军对苏呼米的围攻;根本没想到,他们会这么能打,小短腿还这么能跑。呵呵,是所有人都没想到的;这帮倭国人,发起猪头疯起来,会这么嗨、这么疯狂。

    陆耕浓:因为东线联军的战略目标,是阿塞拜疆;所以,费兰克鲍尔不想在西线扩大战事,勒令倭人回撤。就这样,倭国旅还在索契北郊,和赶来救援的一个哥萨克师,硬怼了一次;用我们的陆军炮、迫击炮、大火箭、后装枪以及胸墙战术,把那个哥萨克师,几乎彻底打残了后,才耀武扬威地撤军的。嗯,还抢了不少俄罗斯年轻女人,用马车拖回阿布哈兹来了。

    陆耕浓:费兰克鲍尔现在,在格鲁吉亚境内,作部队冬季休整;嗯,普鲁士王国,派来了不少雇佣军,再召集了一些本地格鲁吉亚人,又新建两个师,与华夏师一起,组成了格鲁吉亚国防军,负责西部守卫;原来在雅法港组建的第一军、第二军,以及土耳其东路军,组成东进兵团;嗯,现在天气转好了,已经春暖花开,恐怕他们已经开进阿塞拜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