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宝书岛 > 历史小说 > 潮声月影谁与归章节目录 > 二百四十七、三巨头再聚首之二

二百四十七、三巨头再聚首之二(2/2)

潮声月影谁与归作者:江风语火 2020-03-29 16:19
己看家护院。

    至于后来,连约翰牛自己也吞下苦果,小土海狗变成了凶恶贪婪的白眼狼,那是后话。

    翁心佑:幼鸣,你是要大家不要忘记“韬光养晦”这四个字,是吧?

    杨孟晗:是的,我们现在各方面实力,都还不够;顺势而为,还是必须的。

    翁心佑:那就是说,这次东扩,是三分军事、七分政治了;嗯,七分外交了!

    呵呵,其实就是打小抄,学学伦家文翰爵士嘛,做一个斯文的海盗,做一个温柔的流氓嘛,遮个学起来不难的!

    见杨孟晗心中,已经有了成算,就这个话题,反而没有继续深谈;原则定下来,大方向定下来,大家心里有数就行了。

    既然杨孟晗人都来了,就放手让他施为了;大阿哥和翁固亭老先生只要结果,过程就不是很操心了;反正,国际事务,现在他们虽然也接触了不少;总觉得有些雾里看花的,也就不乱拿主意了。

    只在政府层面,做好配合,跑好龙套。然后就是等地盘打下来,政府接手后,才开始忙乎之后的移民安置、经济发展等工作。

    大阿哥杨孟昭:孟晗,今年移民情况,完成的比预计的要好;前三个季度,就把全年的计划完成了。第四季度,又新添了不少船只,今年的官方移民总数,估计会突破二百万;在加上民间自主移民,达到三百万,都有很大可能。不考虑东扩后的人口增加,年末大夏人口,也会达到七百五十万到八百万之间。算上那边新增人口,总数肯定过千万了。现在,光西婆罗洲,就已经设立了六十多个县了,规划成三市五郡。考虑到原来兰芳公司、和顺总厅那些人,像刘阿生、郑滔、黄阿申他们,文化太低;除掉罗佑甫给了个正五品郡守外,其他人原来只计划给他们从五品郡议长的位置。现在,他们都主动提出来,带着各地选拔的国民自卫队,去东面开疆拓土;嗯,就是想借机混一个正五品土郡守的位置呗。

    翁心佑:实际上他们想法说简单也简单,大家现在都是有钱的土老肥,别说在大夏,在澳洲产业也不少;土老肥已经不在乎钱了,最在乎的是面子了;不然在过去的老兄弟们跟前,都觉得不好意思。几大家族就暗暗飚上劲、攀比上了,尤其是曾经的大杠把子、大总制刘阿生,品级上,只能领先,不愿落后;尤其是罗佑甫当上五品郡守后,被刺激到了,更不甘心了;嗯,就想出这么个主意。要主动走出去,为国开疆拓土,征战沙场;这总不能拦着吧。

    杨孟晗听着也乐了,国人对当官这个执念,真的是深入骨髓了,不知道要多少代人,才能把这个毛病改掉。

    杨孟昭:各家都是各出奇招,各有花活;有派小弟混进达雅人里当刺头、带头生事起哄的;有收买小酋长、小头人当带路党、当白手套、当打手的;或者直接就是从内地招募一批苦哈哈的乡亲,一船送过去,立个小寨子,占下一片地方,还振振有词地说,自古以来,遮个地方就是俺们家乡滴;手段不一而足,无外乎就是,俺们也是土生土长的土著原居民,打老鼻子年前就来了。喝喝,等你挥军东进,你就知道了,东面,早就不是红毛一家说了算了。嗯,现在我们在东面的控制力,虽然还比不上当初兰芳公司和大华公司,在西婆罗洲的话事权,但影响力还是不小的;这两三年的渗透,效果慢慢出来了。夸张点说,在婆罗洲东面,红毛政令,出了马辰就不是很管用了。其实婆罗洲对红毛来说,已经有点鸡肋了,收不了几个税,还天天有土人闹事,烦都烦死了。

    杨孟晗摸摸鼻子,随口问道:红毛有把这一块土地出让的想法吗?

    翁心佑:目前还没有,红毛现在光盯着天方教土人闹事呐,根本没往其他方面想;嗯,天方教徒爱闹事,谁都知道的;红毛没想太多,也是正常的;不闹事的天方教徒,哪还是天方教徒嘛,除非他们改信佛教了。

    杨孟晗:看来,事情的引爆点,还得落到天方教徒闹事上,这样才不引人瞩目,才顺理成章,是吧?

    三个人都会意地相对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了!

    翁固亭老先生走后,哥俩又聊了一会家里的事。

    大阿哥:这次,四九城那边捏着鼻子忍了,是好事,也是坏事;从今以后,估计他们是主要盯着杨家了,杨家的一举一动,他们都会看在眼里、记在心头了。嗯,湖南曾家日子,有杨家顶在前面,或许会好过些,不再是我大清的眼中钉、肉中刺了。

    杨孟晗笑笑:大阿哥,不遭人妒是庸才,没什么的;从我家练兵、开拓南洋那一天起,早晚都会有这一天的。

    大阿哥笑笑:我们兄弟仨倒无所谓,父亲是什么章程?

    杨孟晗:父亲让我明年收复江西,现在,兵力稍显不足;但是现在,军队不算南洋独立纵队,都快十万了;以后每一年各项军费开支,都近千万两了;再扩军,我怕你压力太大,顶不住的。所以,现在稍微有点左右两难,不好取舍。

    大阿哥哈哈一乐:三弟,你两年多没来南洋,有点门缝里看人了,要与时俱进啰;你知道大夏现在开垦的土地是多少?每年的国民总产值是多少?税收是多少?还有,你知道大夏土地基金,现在有多少银子吗?呵呵,这些都不提;你知道有多少大夏纸币在中国国内流通吗?呵呵,老三唉,你大阿哥现在最不缺的,就是银子。

    听大哥说得有点小跩,就顺口问道:大阿哥,现在南洋开垦的耕地有多少?

    杨孟昭:陆续开垦出来的,总共有两亿多亩,光种水稻的,就有一亿多亩;明年就能全部算是熟田了,达到标准产量;这几年我们在水利工程上,陆续投入也不小;一年三季,在良种改造和鸟粪的催肥下,每季亩产四百斤左右,一点都没问题,只高不低。嗯,每亩年产一千二百斤,养活两个人没问题吧,也就是说,大夏的粮食,从明年开始,能养活现有中国一半的人口。只要运力够了,不管哪里受灾,都不会缺粮食了。

    也不奇怪,中国现在,也是富裕的江浙,提供了我大清一半的赋税;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说是,两省养活了北方大半个中国的。

    要是这样的话,明后两年苏皖饥荒,倒是一点不担心了。也不用变相抑制前往大夏的移民了,现在运力已经不是卡脖子的最大瓶颈了;如果明春皖北、苏北大旱的话,干脆把人口移出来一半;嗯,无论如何,不能出现另一个时空,大面积饿死人的惨绝人寰的现象。

    人多地少,没饭吃,人口才是负担;一旦粮食够吃,人口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最宝贵的资源。

    嗯,既然大阿哥不缺钱,回去后,再考虑考虑,急眼了,还可以再扩编几个师。

    呵呵,要是卫国军再扩军,不知道四九城的老少爷们,会不会躲在被窝里,天天偷偷地哭呢。可是,某家又没拿朝庭一个大子的军费,你咬我啊!用拿捏湘军的办法,对付卫国军,是一点也不管用的!

    也是,我们还是太实在了,干嘛不让两江出军费呐,凭什么一直是我们家自己掏腰包!

    喝喝,也不算是自己掏腰包,这几年老有外财、歪财;真心是大夏公司、新东方洋行掏钱付账的时候,并不多。况且,也就是今年人员猛涨,军费才上来的。

    不过,适当地拿到桌面上,也是有好处没坏处的;为国征战,吃粮拿饷,是理当应该的;凭什么我等要偷偷摸摸的自己掏腰包,搞得像偷情做贼似的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