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宝书岛 > 历史小说 > 潮声月影谁与归章节目录 > 二百四十六、三巨头再聚首之一

二百四十六、三巨头再聚首之一(2/2)

潮声月影谁与归作者:江风语火 2020-03-29 16:19
界就这么奇怪;交战双方,谁都没有作出回应;都不甘心,都在舔着伤口,都在磨刀霍霍,准备更大规模的军事行动。

    呵呵,北极熊这些年来,自拿破仑一世入侵莫斯科之后,几十年来,所有的国际战争,就再没失过手,心气高着呐。打仗不占便宜,沙皇陛下是无法接受滴,他肯定会继续打下去,要和平必须得俺老熊先有面子。嗯,哪能不让洒家多少占点便宜涅,那我不白忙乎啦!

    这让睥睨世界的沙俄大帝,如何像芸芸臣民交待!这太没面子了!

    嗯,沙俄大帝的面子,比什么都重要!

    况且,英法也不想在这个时候,就和北极熊讲和。派了这么多部队上来,还没有开练呐,不能就这么草草收场回家了汕?

    也就海军在北极熊海军基地塞瓦斯托波尔要塞外面,放了几炮;俄罗斯黑海舰队还好好地、很安逸地,躲在母港里睡大觉呐,遮怎么可以嘞!

    杨孟晗:这么说来,西部欧洲战场,主要是俄土军队在边境一带对峙拉锯;嗯,奥地利按奥土合约,占领瓦拉几亚和摩尔达维亚后,西部战线倒是短了好多;对以防守战术为主的土耳其人来说,是好事哈。看来,英法联军是要按原计划,投入到中部战场的克里米亚半岛了;不把俄罗斯黑海舰队灭了,是不会罢休的。那么,大阿哥,东部高加索一带战况呐,这是我们最关注的。

    大阿哥杨孟昭:土军的东线指挥官,水平看来不怎么样;从一开始,在军事行动策略上,就有问题;在攻与守之间,老是摇摆不定。根据犹太人转过来的战报分析了解,实际上在东线,双方投入的兵力,都差不多,都在五万人上下。以我这外行人的眼光,都看得出来;土军要么就集中在边境线,御敌于国门之外;要么就集中兵力于国内的卡尔斯堡垒要塞,和西线的斯里查要塞的打法一样。我觉得如此这般,守住东线,是没问题的;东线是次要战场,只要把俄军拖住了,就可以了呀;不一定非要取得决定性的胜利的呀。

    翁心佑:土军的东线指挥官,已经犯了两次错误。第一次错误是,分兵把守,只在边境地带,不咸不淡地摆了一个师六千余人,主力放在百里之外的卡尔斯;自然而然,战争一开始,俄国人一个突然袭击,边境那个师就送菜了。第二次错误是,边境部队遇袭后,这位仁兄又率领全军出击了,跟北极熊打野战;土军守城尚可,打野战,尤其是在兵力已经没有优势的情况下,几乎是必输无疑。嗯,等败退回来后,连守卫卡尔斯堡垒要塞的兵力和武器,都不充足了;大炮全丢了,现在成了北极熊的攻城利器。

    呵呵,就是知道这个关节;所以,杨孟晗才老早就忽悠犹太佬,留着一着棋,等着这一天嘛!

    江湖救急,又有里子,又有面子嘛!

    关键时候,半块饼子,能让人记住一辈子嘛!

    翁心佑半开玩笑地说道:人说杨三郎是小诸葛、幼张良,每每料敌在先、算无遗策,某家这次算是真信不疑了;这万里之外的奥斯曼土耳其之事,三郎都能看得这么清楚、这么远,布子布得这么早,真乃神人也!

    大阿哥杨孟晗:要不是在雅法港,还有这一支后备军;奥斯曼土耳其这下真是坐蜡了,束手无策了。七月份东线俄军一动,费兰克鲍尔中将就率领编练完毕的第一军出发了,在英法海军护送下,于八月中旬,在巴统港西南面之土耳其境内小港霍帕登陆;然后迅速挺进,包围了黑海海滨要塞巴统。并在巴统城东必经之路设伏,轻松吃掉一个匆匆赶来救援的六千人的哥萨克骑兵师。然后,又花了半个多月时间,慢慢用攻城炮,把巴统要塞一点一点敲碎了;负责要塞防守的一个齐装满员的六千人俄国整编师,最后能够走出来投降的,不足两千人。巴统之战完胜,费兰克鲍尔自己还损失轻微,好像也就损失两三千人,可歼灭敌人是一万二啊,打出了一比四的超大悬殊战损比。也让卡尔斯要塞防守压力大大减轻,更让东部战场局势稳定下来。费兰克鲍尔中将也因此一战成名;毕竟,之前,西方任何一个国家的军队,都没有打出这么悬殊的战损比;更没有人,能够在野战中,成建制地,吃掉一个哥萨克齐装满员整编师的先例;嗯,稍显遗憾的就是,好像这个哥萨克师有点水,成员大多数是来自中亚鞑靼人部族兵。

    杨孟晗摸摸鼻子:就是是中亚鞑靼部族兵,其实战力一点也不差的;领兵的军官,也都是北极熊正经的军官呀。这个战例表明,能够快速发射的火箭,对付骑兵,真是一大利器。

    大阿哥:费兰克鲍尔打仗,好像是跟你学的;也不着急,巴统要塞,修建的很复杂的,堡垒连着堡垒;能够相互守望、相互支援。费兰克鲍尔就是很有耐心,不紧不慢地慢慢砸;等到后续的第二军和华夏师,到达战场后,北极熊东线司令,连救都不敢救了。嗯,费兰克鲍尔他现在是上将了,成为了东线战场的总司令;卡尔斯堡垒要塞的土耳其军队,也归他统一指挥了。嗯,非常有可能,那个卡尔斯堡垒要塞土军原指挥官,要被苏丹陛下拖回去,一刀咔嚓了。

    翁心佑:也不知道是不是有有心人在背后推动,从奥地利到普鲁士,所有德意志大联邦地区的报纸,把费兰克鲍尔吹上天了。大家都在传说一个既神奇又励志的故事,一个年轻有为的日耳曼军官,勇闯天涯,远赴海外,经过数载的艰苦奋斗,成了东方一个不小的国家的国防军总参谋长。然后,又为了人类的正义事业,毅然放弃没有人能够舍得随便放弃的显赫的高官位置;不辞劳苦,筚路蓝缕,再次远赴雅法港;无私地帮助土耳其,训练最现代化的,比英法陆军还要更现代化的新式陆军;然后,在巴统港一战成名。再次以铁的事实证明,日耳曼军人,是世界上最好的军人!费兰克鲍尔将军,就是墙里开花墙外香的,新一代日耳曼最伟大的将军!

    杨孟晗笑嘻嘻地摸摸鼻子,费兰克鲍尔这下求仁得仁了!嗯,至今还单身的他,可成了钻石王老五了,成香饽饽了;也许,忽悠个公主做老婆,都有可能了,哈哈

    大阿哥:其实,英法两国报纸,也都不甘落后;都鼓起腮帮子,拼命宣传自己国家,在战场上的英雄。英国佬拼命宣传弗罗伦斯南丁格尔,一位主动要求上前线的,设立野战医院的女护士长,冠以“提灯女神”的炫目桂冠。法国佬则把马丁内斯杜蒙神父推上了神坛,嗯,就是咱们熟悉的那个法国小老头;说他是最有爱心最仁慈的牧师,是上帝的使者;在前线“霍乱”等各种传染病,在军营里横行,几乎无法控制的时候;他来了,还从东方带回了神奇的药物和治疗防治办法;他让法国士兵,负伤后死亡率下降了七成,霍乱传染率也大大降低,他是所有法国士兵心中敬爱的“小爸爸”

    杨孟晗:呵呵,这个小老头,除掉天天惦记着给你布道,让你有点烦之外;他确实是个好小老头

    大阿哥杨孟昭:今年,伦敦也起了霍乱;犹太人借着这个风头,把梓归堂的几款药,炒成了天价;嗯,顺带着,梓归堂药业的名气,在欧洲彻底打响了。嗯,关注大夏国的人,也多多了。

    翁心佑:嗯,是的呐,现在,就连土耳其皇帝阿卜杜勒迈吉德一世,可把咱们的公使丹尼斯威格尔,当成了座上宾。之前,他根本就没想到,在东方一个不起眼的大夏国,会有这么先进的军事技术和医疗技术。

    好嘛,一场准世界大战,连锁效应竟然这么多;是不是后面还会更加精彩嘞,让人好期待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