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宝书岛 > 历史小说 > 潮声月影谁与归章节目录 > 一百九十九、应对之策

一百九十九、应对之策(2/2)

潮声月影谁与归作者:江风语火 2020-03-29 16:19
续做“人上人”呐;汉人要是不让,腐儒与包衣奴才们,也跟着主子后面鼓噪,说那就是大逆不道,违反纲常呐!

    杨孟晗:那就看这些腐儒和包衣女才们的马屁功夫和献身精神了,看还能忽悠几个人,还能忽悠多久啰!

    老父亲笑笑,轻轻摆摆手,没让这兄弟仨,就这个话题,再继续胡说八道下去。

    老父亲喝口茶,思量了一会,问道:晗儿,巡防师拿回镇江,应该不吃力吧?

    杨孟晗:现在,攻城炮还没有运过来,打江宁这样的大城,还有些费劲;打镇江,就是现在的陆军炮就够用了;而且,镇江位于江边,水上支队的大炮也够得着,问题不是很大。

    老父亲:需要多久才能拿下?咸丰皇帝可是个急脾气唉;战事不要迁延太久,否则,又是斥责圣旨满天飞。

    杨孟晗:部队运动到位了,准备好了,攻城之战,要是不计城内平民伤亡的话,放开让大炮轰,也就一两天的事。

    父亲一听,更不着急了;慢慢品着茶,脑子里估计把这事都暂且放一边了,开始在琢磨其他什么事了。

    杨孟晗:父亲,巡防师一鼓作气,拿下镇江不难。可拿下镇江后,向大人肯定要我们上江宁前线了;人家打江宁那么费劲,我们打镇江这么轻松;向大人肯定会明白过来的,知道我们一直留着力气;估计到时候,不管用什么招数,都会让巡防师上阵厮杀了。所以,打下镇江,还真说不好,是好事还是坏事;这样,巡防师的实力就暴露了。之前,虽然是文艺跟杨家过不去;整个朝庭上下,都是盯着曾家湘军的。我们一露脸,说不定,也让人家一起恨上了!

    老父亲: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军队总要送上战场见真章的。而且,两江三省,本就是为父的职责范围之内。要不是皇上捣糨糊,任命了向大人做钦差大臣,为父早就让你们上前线了。兵练好了,就上去打,长毛在安徽肆虐,那是我们的家乡,你能忍心任由他们胡作非为?晗儿,汉满矛盾归汉满矛盾,一码归一码;你不要因为这一点,就存了养寇自重的小心思;去年,我是对你新练之兵不放心;所以没催你上阵。今年,就别躲躲闪闪的了,给为父全力以赴,好好打。

    杨孟晗:父亲,要打,光盯着江宁城,反而不好打;恐怕至少要把安徽的战事,通盘考虑进去,才能保证作战效果。不阻断太平军外围后勤援助,江宁攻城战,容易旷日持久,双方不可避免会死伤惨重,平民也会跟着遭殃受苦。

    老父亲:仗该怎么打,你自己琢磨;部队怎么扩编,也是你自己做主;为父不管这些,就是一个目标,今年底前,拿下江宁。只要年前拿下江宁,为父,还有我定远杨家,跟谁都能交代了。

    好嘛,老父亲现在,对他这个儿子倒是挺有信心,撒手不管了,且让自己折腾了。看来,自己真要掏点干货了;嗯,这蝴蝶效应的小翅膀,要彻底地扇呼起来了;历史进程,有所改变,已在所难免了。嗯,已经改掉不老少了,不在乎再多改一点了。

    杨孟晗:父亲,黄河的丰北口都缺口好几年了,陆立夫大人生前就没修起来,现在怎么样了?

    老父亲:去年五月份,勉强合拢;好在去年全国干旱,没有再破口。下半年又整修加固了,现在应该问题不大了;不过黄泛区,不是一下半下,就能清理干净的,下半年能不能种上冬小麦,都不知道。嗯,可白瞎了这一大片好地呀,古之徐国,广陵之地,向来丰饶啊。

    杨孟晗听到这个消息,不知道是该高兴,还是该不高兴。未来几年,中原捻乱会愈演愈烈,北方中原会持续干旱;等到北方抢无可抢,捻军与太平军都会向多少还有点粮食的苏北地区袭扰。这黄泛区一旦排干了,就是一望无际的大平原,拦截都不知道在哪里拦截。看来,还要加强徐州、海州的防卫力量;不像现在,陈昱之陈睿霆的第一旅堵在凤阳、定远,袁甲三的部队堵在怀远,苏北、苏中就给屏蔽了。

    嗯,下一步,针对捻军是游动作战的特点,巡防师要建立相应的机动部队了;捻军打仗滑头得很,人家是不会跟你硬碰硬的,最多是抽冷子,敲你一闷棍。可不能犯僧格林沁一样的低级错误,输得特憋屈、特冤枉。

    对呀,自行车在这个地区,比较好用啊;组建自行车与马车结合起来的部队,比大部分骑着小毛驴、骑着小骡子的捻军,只快不慢呀;而且,骑自行车的疲劳程度,并不比骑马累多少,后勤供应还要简单些;嗯,这个要好好琢磨琢磨。搞好了,咱也玩一把古典版、草根版、山寨版的闪电战。不过,机动轻步兵,现在配套的重武器,是个短板,这个要尽快补上;光有步枪,人家往小寨子一躲,就没有太好的办法;拿战士的人命去填,杨孟晗肯定不愿意。

    老父亲:明天一早,我就启程回去;估计向欣然向军门也快急眼了,他手里,可抽不出兵马来收复镇江。江南大营就那么几个兵,抽少了不顶事;抽多了,弄不好两头都让人包了饺子。为父要赶紧回去,给他吃定心丸,别让他自乱阵脚。嗯,让小昊跟我一起走吧;昨天你舅妈说,翁小妹也有身孕了,估计也不能跟着了。

    杨孟晗想想:我让师部侦察加强连,跟你一块走;嗯,卓人,你也派个精干情报小队,跟着一块走吧。我这边,再晚,十天以内,就跟上来了;在这一段时间里,你要让他们把太平军的布防情况搞清楚。尤其是家父提到的,吉尔杭阿装备了英式火枪的那两个营,要重点关注;这样的部队,如果战术对头,很容易给我们造成重大伤亡。还有,我们对旗营的装备,了解得不多,但肯定有骑兵、火器什么的,查细一点,一定要把底细了解清楚。攻城战,免不了要打巷战;我们这方面的训练,就不是很充分;而且,躲在墙后面放冷枪,普通老式火枪与我们的火枪,技术差距就不明显了,也有杀伤力。卓人,你要知道,太平军的作战意志,和绿营、八旗,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困难要估计的充分一点。

    与太平军的第一次硬杠,就要开始了!